克列门特·哥特瓦尔德(Klement Gottwald,1896—1953),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著名活动家,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前主席,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前总统。
1896年11月23日,哥特瓦尔德诞生于捷克斯洛伐克摩拉维亚地区杰吉采村的一个农民家庭。迫于生活艰难,母亲替人家当奶妈。他12岁时被送到维也纳,在一个做木匠的亲戚家当学徒,一边做工一边学习。后来,他进入德国人办的学校读书,同学和老师都把他视为捷克乡巴佬,嘲笑他德语说得不好。哥特瓦尔德没有气馁,通过勤学苦练,学会了说流利的德语,做到书写无误。
1912年,哥特瓦尔德参加奥地利社会民主党领导的维也纳青年运动,开始接触有关社会主义的著作。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回到摩拉维亚老家当木匠,一年后应征入伍,在奥匈帝国军队服役。因不堪忍受军官的种种虐待,他于1918年逃跑回家。同年10月28日,奥匈帝国崩溃,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宣告成立。哥特瓦尔德一度到捷克斯洛伐克军队第六炮兵团服役。他感到这同样是一支压迫人民的部队,不久离开军队到工厂做工。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下,他成了捷克斯洛伐克社会民主党左翼的积极分子,并参加1920年12月总罢工。
1921年5月,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诞生。哥特瓦尔德加入共产党,成为党的专职干部。在1921—1926年间,他受党的指派,到斯洛伐克地区负责党报的出版,担任《斯洛伐克共产党人》、《穷人真理》和《人民之声》报的编辑,兼作发行、会计等工作。1925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被选入中央委员会和中央政治局。1926年起,任捷共中央宣传鼓动部部长。
1926—1929年间,捷共党内以伊雷克为首的右倾机会主义者,宣扬资本主义稳定的长期性,主张取消无产阶级的斗争。在1929年2月召开的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哥特瓦尔德参加了批判伊雷克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他指出:资本主义的稳定是相对的和暂时的,新的危机必将到来。在这次代表大会上,哥特瓦尔德被选为捷共中央总书记。
在他的领导下,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制定的路线强调:“争取工人阶级和贫农阶级中的大多数,为剥夺资本家,没收大庄园,实现被压迫民族的自决权”而斗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发表声明,要求“实行无产阶级战斗的统一以及工人、农民和被压迫民族的革命联盟,实现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联盟中的领导地位”,“通过暴力革命,推翻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1929年,捷克斯洛伐克进行全国选举,哥特瓦尔德当选为国民议会议员。他利用合法的议会讲坛,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的主张,揭露资产阶级反动派,批驳他们对捷共的攻击,为扩大党在人民中的影响作了不懈的努力。
1928—1943年间,哥特瓦尔德担任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1938年起任共产国际书记处书记。他同当时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一起,为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做了大量工作。斯大林认为:哥特瓦尔德是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内最有才干的领导人。他曾就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内的重大问题,多次同哥特瓦尔德商谈。
1933年1月,希特勒在德国上台。捷克斯洛伐克日益面临德国入侵的威胁。1936年,哥特瓦尔德在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阐明:在希特勒法西斯主义威胁面前,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的任务是反对希特勒,保卫捷克斯洛伐克。他积极主张建立国内和国际上广泛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抵御日益猖獗的法西斯侵略活动。
1938年5月,希特勒在德、捷边境集结兵力。哥特瓦尔德号召捷共党员奔赴保卫祖国的前线,唤起人民拿起武器抗德卫国。这一行动迫使捷克斯洛伐克的贝奈斯政府作出了局部动员的决定,加上国际反法西斯力量对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声援,希特勒暂时缩回侵略魔爪。
英、法两国政府推行绥靖政策,妄图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民族利益,对希特勒妥协让步。当年8月初,英国首相张伯伦派伦西曼到捷克斯洛伐克搞所谓“调停”。伦西曼曾经担任多届英国内阁大臣,以亲德闻名于世。哥特瓦尔德代表捷共发表声明,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坚决反对帝国主义者拿我国命运作交易的企图,人民不允许任何人对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边界的任何触犯”。
哥特瓦尔德亲自向贝奈斯总统转达斯大林的口信说:如果法国不履行与捷克斯洛伐克签订的同盟条约中规定的义务,在捷克斯洛伐克遭到侵略时,不给予军事援助;波兰和罗马尼亚又拒绝让苏军过境,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捷克斯洛伐克奋起自卫,请求苏联援助,苏联也准备给予军事援助。
9月29日,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同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签订了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在帝国主义的压力下屈膝投降。在民族危机的紧要关头,哥特瓦尔德再次拜访贝奈斯,明确指出:“我们不能赞同你,总统先生!赤着脚的、手无寸铁的阿比西尼亚(即埃塞俄比亚)入还进行了抵抗,而我们却要屈服。请你看一看,西班牙人民是如何抵抗的!我们有良好的军队和团结一致的人民。……慕尼黑的要求是不应接受的。”
1938年10月11日,哥特瓦尔德针对政府公开背叛民族和国家利益,在国民议会常委会上指出:“阿比西尼亚人民进行了战斗,中国人民也在进行战斗,而拥有一切防卫手段的捷克斯洛伐克,却不战而降”。他表示,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人,要继承胡斯运动的革命传统,奋起抵抗。
“慕尼黑协定”签订数月后,德国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捷共转入地下活动。1938年11月至1945年,哥特瓦尔德被迫侨居莫斯科,领导设在这里的捷共中央,制定了民族解放斗争的基本方针,指导国内的斗争。哥特瓦尔德号召捷克斯洛伐克人民武装反抗希特勒的占领,他指出:“作为捷克斯洛伐克人,作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的公民,作为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我们的责任就是作出最大努力,促使希特勒德国在军事上的失败。”
1940年,以贝奈斯为首的一批人在伦敦组织流亡的捷克斯洛伐克临时政府,从事复兴捷克斯洛伐克的活动。1941年7月18日,这个政府同苏联缔结对德作战联合行动协定。根据协定的规定,在苏联建立了由斯沃博达将军统率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哥特瓦尔德深入这支部队,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后来,这支军队在解放捷克斯洛伐克的军事行动中,与苏联红军并肩战斗。
1944年8月,斯洛伐克地区爆发反对德国法西斯占领者的民族大起义。哥特瓦尔德直接组织对斯洛伐克起义者的援助,他派捷共领导人什维尔玛和斯兰斯基前往支援,并呼吁苏军救援,把争取民族自由同争取社会解放的斗争结合起来。
1945年4月,哥特瓦尔德回到国内。他代表捷共中央起草并提出“科息斯政府纲领”。纲领的主要内容是:动员全国力量击败法西斯德国;惩办战犯、卖国贼和投敌分子;废除旧官僚机构,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没收德国地主和民族叛徒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实行银行、保险公司和大工业企业国有化;执行同苏联结成最亲密的同盟为基础的对外政策。
在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走向胜利的形势下,参加反法西斯斗争的社会民主党以及各资产阶级民主党派——民族社会党、人民党和斯洛伐克民主党,表示接受这个纲领。根据上述纲领,1945年4月3日,捷克斯洛伐克民族阵线联合政府宣告成立。社会民主党人兹德尼克·费林格任总理,哥特瓦尔德被选为民族阵线主席,出任副总理。
同年7月9日,哥特瓦尔德在布拉格州的干部训练班上作报告,对捷克斯洛伐克革命的基本问题作了理论概括。他强调革命的民族民主性质,指出国家的政治制度“不再是慕尼黑以前共和国的简单再版,而是正在形成一种新型的民主制度”。“国家的管理,就其程度来说,已经不象慕尼黑以前共和国时那样被掌握在官僚的手中,而是正在过渡到人民机关的手中,过渡到人民委员会的手中。”
1946年3月,捷共召开第八次代表大会,哥特瓦尔德在会上作了《目前形势、党的政策及其行动纲领》的报告,在他的主持下,党制定了“逐步扩大和巩固工人阶级权力,通过和平道路达到无产阶级专政”的总路线。哥特瓦尔德被选为党中央主席。
5月26日,捷克斯洛伐克全国大选。6月制宪议会一致选举贝奈斯任总统。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在大选中获胜,在300个议席中获114席,成为国内第一大党,哥特瓦尔德任民族阵线新政府总理。新政府开始实施1947—1948年经济恢复与建设的两年计划。它的最重要目标是消除战争与占领的后果,使工业生产比战前提高10%。
新政府成立后,国内资产阶级蓄意挑起事端,同共产党争夺领导权。1948年2月20日,参加民族阵线政府的三个资产阶级政党的12名部长,借口捷共控制的内务部用共产党人代替布拉格地区的八名警官一事,向贝奈斯总统提出辞职,制造“政府危机”(“二月事件”),幻想提前大选,击败共产党。2月21日,哥特瓦尔德在布拉格几十万劳动人民参加的集会上发表演讲,号召人民粉碎资产阶级的阴谋,迫使贝奈斯总统接受资产阶级部长的辞呈,并提出由共产党人填补空缺,重建新政府。
哥特瓦尔德组织15,000名工人民兵,荷枪实弹上街示威游行;命令国家的公安军和人民军作好战斗准备;在内务部揭露国家社会党准备武装叛乱的阴谋后,逮捕了两名准备武装叛乱的国家社会党军官;进行武装巡逻,封锁边界,加强西部边境的警戒,切断国内反动派同帝国主义的联系。这些措施确保了政局的稳定。
在工人群众的压力下,贝奈斯总统被迫批准12名部长的辞职,任命哥特瓦尔德代表捷共提出的新政府成员。1948年5月9日,制宪议会通过“走向社会主义”的新宪法。贝奈斯拒绝签署,辞去总统职务。6月14日,议会一致选举哥特瓦尔德为共和国总统。接着,他授命捷共中央领导人萨波托斯基出任总理,组织新政府。
在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粉碎资产阶级政变阴谋后,1948年11月召开了党中央委员会会议。哥特瓦尔德在会上提出,党应把注意力放在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巩固工农联盟。为保证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健康发展,1949年2月,在哥特瓦尔德领导下,党通过了“统一农业合作社法”,规定“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统一农业合作社”。
1949年5月,捷共举行第九次代表大会,哥特瓦尔德代表捷共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其要点是发展国民经济,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他认为,这条总路线的根本任务是要建成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为了实现捷共“九大”规定的总路线,哥特瓦尔德提出共产党不能官僚主义地进行工作,他要求党的干部必须对客观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在科学的基础上解决问题。捷共还号召:“凡共产党员都要成为突击手”。1949年10月27日,哥特瓦尔德在布拉格对受奖的突击工作者发表重要讲话。他要求“在突击队运动中产生社会主义新人、有觉悟的人”。“这种新型的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能保证我们从矿山和田园、成千的工厂和成万的机器和拖拉机的财富里,建成一个今天只有艺术家的眼睛才能预见到的家园。”
1951—1952年间,哥特瓦尔德在当时“反对铁托主义、清除铁托分子”的错误指导思想影响下,把捷共总书记斯兰斯基等一批党政要员,打成“反国家阴谋中心”,诬为“铁托分子”、“犹太复国主义者”、“帝国主义间谍”。1952年11月,斯兰斯基等人被处决。(此案已于1968年彻底平反)
在五十年代初期,捷克斯洛伐克的经济建设曾出现比例失调现象。1952年12月捷共召开全国代表会议,哥特瓦尔德指出,不解决比例失调现象,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将造成困难。他要求发展原料和电力工业,发展消费品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他特别强调农业生产落后于整个工业生产的状况。哥特瓦尔德希望消除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失调现象,通过发展国民经济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他告诫全党:“我们不应忘记,我们的一切努力,归根到底是为了人,为了关心人们的利益。”
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在哥特瓦尔德为首的捷共中央领导下,巩固和发展了人民民主制度,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经济上也有较大的发展。1953年工业生产比战前最高产量的1929年超过了一倍。其中斯洛伐克地区工业增长尤为迅速,达到1937年的三倍半。将近一半的农村建立了农业合作社。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哥特瓦尔德率捷克斯洛伐克党政代表团前往莫斯科参加追悼活动。3月14日,哥特瓦尔德因病在莫斯科逝世,终年56岁。
上一篇:哥伦布
下一篇:哥白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