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二世(Frie-drich Ⅱ,1712—1786),普鲁士国王,史称弗里德里希大帝①, 他是十八世纪欧洲一位颇有影响的君主。在他的统治下,普鲁士强盛起来并加剧了军国主义化。
弗里德里希二世1712年1月生于柏林。父亲是曾为普鲁士奠定军事统治初步基础的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母亲是英王乔治二世的妹妹索菲·多罗蒂娅。少年时期的弗里德里希机敏、聪慧、富于音乐才能,又从母亲那里受到法国文化的熏陶。被人称为“士兵国王”的父亲,执意要把儿子培养成军人,竭力向他灌输军事和国家管理知识。然而,威严的父亲却难以驾驭执拗的儿子。父子思想感情上的对立日趋尖锐,1730年8月,18岁的弗里德里希竟企图逃往国外,但在过境时被守军擒获,随即被父王监禁起来。同行者、他的挚友凯特则被处极刑。时隔一年,父子各作让步,矛盾有所缓和,这才重叙骨肉之情并确定了弗里德里希的王位继承权。
1733年,弗里德里希屈从父王的旨意,与不伦瑞克—贝韦恩侯国公主伊丽莎白·克丽斯蒂娜结婚。而弗里德里希几乎终生冷淡他的皇后,从1736到1740年,身为王储的弗里德里希按他喜爱的方式在莱茵斯堡生活了四年。这段生活对其毕生道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间,他曾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学习哲学、历史、文学,写出《反对权术主义》一书,该书1739年在海牙出版。26岁那年,他写信给自己狂热崇拜的伏尔泰,伏尔泰欣然接受他的致意。此后,二人常以散文和诗的形式保持书信往来,伏尔泰还帮助这位普鲁士王储修改和润色法文文稿。弗里德里希二世登基后不久,伏尔泰就应邀来访,并在波茨坦客居三年。弗里德里希经常邀集好友,讨论文学艺术问题。他收集名画,吟诗谱曲,举办音乐会。诸种爱好之中,尤以喜吹横笛闻名,甚至在日后的戎马倥偬之中,老弗里茨①仍有此兴趣。仅他留下的笛谱就有百余首。
王储弗里德里希经常出入军营,观看操练演习,或外出视察,监督税收。不久,人们就发现这位看来有些任性的储君在恪守普鲁士传统方面是异常严格的,他要求臣属一丝不苟地遵守秩序与纪律,凡事无条件听凭他裁断。人们预感到这将是一位威严的君主。
1740年5月,弗里德里希二世登基,在位达46年。他初登王位时,普鲁士军队近9万人。至1786年则达20万之多,与奥地利军队总数不相上下,但其居民总数却只相当于奥地利的1/3到1/4。弗里德里希把军队看得高于一切,不惜以全部工业收入供养军队。他的军费开支为1,300万塔勒,占国民收入的4/5。他采用了新式募兵制度,为以后实行义务兵役打下基础。弗里德里希的部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纪律森严。士卒以玩忽职守为耻,绝对顺从为荣,宁愿战死,也不临阵脱逃。恩格斯曾说,弗里德里希的军事组织“是当时最好的,其余所有的欧洲政府都热心地仿效它”。①弗里德里希曾对骑兵加以改编,以利于采用速战速决的战术。他所创建的骑兵和炮兵战术,后来在拿破仑时代被各国广泛采用。故恩格斯评价说:他“建立了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骑兵”。②弗里德里希热衷于研究战略战术,他认为打仗目的在于消灭对方力量,主张尽力选择有利战机,集中优势兵力,分割敌军,逐一击破。弗里德里希把“进攻”提倡为他的“军队所特有的精神”。他在给其将领的一份指令中说:“我们的士兵的天才就是善于进攻。”正是依仗这支部队,他“几乎进行过对整个欧洲的战争”。
好大喜功的年轻国王,在其继位当年便燃起战火。奥地利国王兼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死后,因无男嗣,由其女玛丽亚·特莱西娅继位。弗里德里希鄙视女皇,觊觎她的王位继承权,又垂涎于奥地利富庶的西里西亚省。1740年12月,他发动西里西亚战争。当时,奥地利在外交上取得一定成功,疆域不断扩展,但它在欧洲树敌颇多。西班牙、法国以及巴伐利亚和萨克森都与弗里德里希结盟,因而普鲁士一方力量较强。弗里德里希以精兵攻敌不备,轻而易举地占领了西里西亚。但是,奥地利得到匈牙利的支持。弗里德里希遭到奥匈联军的有力还击,预感战局不利,便背弃法国、西班牙、巴伐利亚等盟国,在1742年单独与奥地利媾和。1744年,弗里德里希第二次发动西里西亚战争。1745年,他又重演单独议和故伎,缔结普奥和约:普鲁士获得土地肥美、具有发展工业优越条件的西里西亚省,而前提是承认玛丽亚·特莱西娅的丈夫洛林大公爵弗兰茨·施特凡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数年后,欧洲各封建专制国家间的利益冲突,导致了两个国家联盟的形成:一方以英国、普鲁士为主,另一方是奥地利、法国和俄国。在英国的资助下,普鲁士重新对奥地利开战。1756年8月,弗里德里希率军进攻萨克森和波希米亚“七年战争”(1756—1763年)爆发。普军来势凶猛,咄咄逼人,打得奥地利措手不及。在1757年5月的布拉格战役中奥地利遭受重大损失。但1759年后的战局发展,却使普军处境日渐窘迫。在盟军的大力支援下,奥地利在库涅尔斯道夫战役中大伤了弗里德里希的锐气。普鲁士将领战死者近百名,被擒者数十名,首都柏林一度被俄军占领。1762年1月,正值普军四面受敌、濒临绝境之际,俄国沙皇叶丽萨维塔去世。继位者彼得三世非常崇拜弗里德里希大帝,改行亲普鲁士的政策,他立即下令俄国撤兵,为弗里德里希解围。1763年,战争以签定胡贝尔茨堡和约告终。条约保障了普鲁士在中欧的强权地位。
七年战争后,弗里德里希二世以十余年时间(1763—1778年)致力于普鲁士的经济复兴。他建立起严格的管理体制,其特点是集中统一,讲求实效。国王大权在握,不容忍下属机构的轻率和怠慢,从而使“管理与军队构成普鲁士的柱石”。
弗里德里希二世曾颁布过一系列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法令。如1763年关于取消波美拉尼亚农奴依附关系的法令,以及禁止把农民驱逐出份地的命令。他宣布保证农民的财产权和土地继承权,责成顽固的贵族允许流离失所的农民在战争中被侵占或已荒芜的农民家园上定居下来。国家改良了奥得河和纳茨河沼泽地;还曾为农民提供牲畜,修复住宅,重建村落。从1740至1786年,在马格德堡和普鲁士定居下来的共约30万人。弗里德里希统治期间,促进了采矿、纺织、造纸和玻璃工业的发展。国家实行保护性关税政策并采取一系列重商主义措施,修筑公路,开凿运河,如1745年竣工的普劳恩施运河和1772年开掘的布罗姆贝格运河等。经过整顿,普鲁士建立了“简便而又有条理的”税收制,减少对生活必需品粮食、肉类的税收。当时分别设立了国家和军队银行。一切工业税纳入军队银行,该行负责支付全部军用开支。其他款项均由国家控制。有名的柏林银行就创建于此时。国家还控制了烟草、咖啡和盐的销售。对外奉行的掠夺政策和国内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条理化,使普鲁士较快地兴盛起来:从1740至1786年,普鲁士人口从220万增加到543万,土地收入从300万塔勒增加到600万塔勒,税收从300万塔勒增加到1,100万塔勒。
1772年,在弗里德里希二世的倡议下,俄奥普三国乘波兰内政危机第一次瓜分波兰领土。弗里德里希分得西普鲁士,使波美拉尼亚与东普鲁士地区连成一片。三个强国践踏了自古以来属于波兰的领土,这次掠夺成了德国历史上一个洗刷不掉的污点。
1777年,巴伐利亚选帝侯马克西米利安第三死后无嗣,奥地利女皇之子约瑟夫第二欲取其位。为争夺巴伐利亚领土和德意志领导权,1778年3月发生了巴伐利亚王位继承权战争。年迈体衰的老弗里茨曾声言“不再登台”,然而战争一开始,他就骑上战马,以“捍卫德意志民族自由”为口号,亲自指挥其部队与奥地利军队交战。后来经过法王路易十六的调解才停火。1775年5月签订了帖欣条约。奥地利获得多瑙河、莱茵河和萨尔察河之间的一块巴伐利亚领土。普鲁士获得安斯巴赫和拜罗伊特。为了继续与奥地利抗衡,弗里德里希二世首先与萨克森、汉诺威两国达成谅解。1785年7月,他组织起诸侯联盟,加入该盟的共有15个德意志邦国。
弗里德里希二世在位期间,还曾对普鲁士法律进行过改革。取谛了自中世纪遗留下的多种酷刑,减轻了对盗窃、谋杀等罪的刑罚,提拔了一批受过良好教育、不贪赃受贿的法官。弗里德里希二世亲自参加制定了一部《普鲁士国家公法》, 该法在他死后的1794年正式生效。弗里德里希在宗教上采取容忍各教派的政策,颇得民心。在启蒙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他提倡科学和艺术;在他设立的科学院中,曾聘请许多具有启蒙思想的学者任职。他统治时期,师资培训有所加强,城乡初等教育获得一定发展。
这位国王虽然津津乐道于以艺术陶冶精神,可是由于他偏爱法国文化,对当代创造的灿烂的德意志文化了解却很粗浅,以至与莱辛、温克尔曼等文学巨匠相当隔膜,甚至遭到他们的诅咒。弗里德里希晚年愈加颐指气使。当时曾有许多人把这位七年战争后被尊为“大帝”的国王当作心目中的偶像加以崇拜,朝圣般前往波茨坦的逍遥宫(桑苏西宫)拜见他,得到的却常常是几句训斥。
弗里德里希二世的一切对外对内政策显然都是为其政治目的服务的,他实行的开明君主制,对普鲁士的进步起了推动作用。弗里德里希有句名言:“国王是国家的第一仆人”,他毕生以过人的精力躬身朝政,驰骋疆场,确实以行动实践着他的诺言,然而他一生的所作所为都是效忠于普鲁士贵族国家的。他如此崇尚武功,连年征战,对外扩张,不仅给邻国人民带来战祸,也使国内广大农民承受繁重捐税,生活困苦。弗里德里希的统治给以后德国历史的发展带来军国主义的影响。
1785年,老弗里茨身染重疾。1786年8月17日凌晨,这位在欧洲煊赫一时的君主寿终正寝。
上一篇:弗兰克尔
下一篇:彼得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