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舍希(Moshesh,约1790—1870),莱索托民族国家的创建者。
莫舍希出生于莱索托西部卡勒登河上游的门霍嫩。其父莫哈强内原属南部苏陀族一个半独立的小部落酋长。母亲科路,是很早就迁移到这个地区的巴福肯人的后裔。
莫舍希出世后,父亲为他取了个名字,叫莱波科。少年时代的莱波科,天资聪慧。无论学打猎,学放牧,他都很快学的得心应手,因而深得他祖父毕特的宠爱。祖父非常注意培养他,期望他日后英武能干,出人头地。据口头传说讲,祖父有一次特意带他去拜访一位本族德高望重的老酋长莫洛米。老酋长按部族礼节,用自己的前额摩擦莱波科的额头,以示祝福。后来还把自己戴着的一只长耳环摘下来,戴在莱波托的耳朵上,并对他说;“这是权力的象征”。老酋长还送给他一把斧子,一副盾牌和一支长矛。这些馈赠,意在祝愿他长大后成为勇士和首领。聪明的莱波科对此心领神会。他当即求教于老酋长,问他是靠了什么法术,得以在数十年内执掌大权,并深得族人的拥戴?莫洛米回答说:“权力是不能靠法术得到的。勇气就是法术。”
当时,南苏陀族在政治上还没有形成全族性的权力机构,也没有公认的全族首领。各个分散的部落实行的是具有浓厚“军事民主制”残余的酋长制。莫哈强内的部落,与苏陀族其他部落一样,经济生活都是以畜牧业为主,兼及农耕和狩猎。牲畜在他们中被视为主要财富。增加这种财富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用偷袭的方式夺取别的部落的畜群。在偷袭中,谁夺取到的牲畜越多,谁就越受到本部落成员的尊敬,并赢得“武勇”称号。然而,这种偷袭活动却成为这个地区连绵不断的部落战争的根源。
莫舍希成年以后,在参与部落战争,或处理部落内部的事务中,处处显露出过人的才智和勇敢,因而深受同族人的尊敬。“莫舍希”这个名字就是那些尊崇他的人给他取的,意为行动果断。
1820年,按照当地部落习俗(酋长之子成年后未能继承酋长职位时,需与父亲分家),莫舍希带领与他同龄的部落成员离开自己的父亲,到北部的布塔—布思另建自己的村寨。从此,他开始领导一个部落。这时,他治理下的人口仅有数百人。
南非东部地区在十九世纪初的二十年间,处在混战时期。崛起于今纳塔尔地区的祖鲁王国,在恰卡的领导下,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事武装。这支武装不仅征服了恩戈尼族各个部落,而且不断向西部和西南部地区发动征战。结果在这些地区引起了持续十多年的苏陀一茨瓦纳战争。那些被恰卡打败后出走的部落、或因不满恰卡的专制统治而逃离的下属部队,纷纷涌向西部高地草原区,甚至侵入卡勒登河流域,征服定居在那里的小部落,强占他们的地盘。在这场混战中失去自己地盘的小部落,只得设法去侵占更弱小部落的土地和牲畜。由此引起的连锁反应,使那些被摧垮的部落,有的从此销声匿迹;有的收拾残部,招纳落难的流民,重建新的部落。莫舍希的弱小部落,在这场战乱中虽然未能幸免于难,但却能够生存下来,而且得以发展壮大,这不能不归功于莫舍希的领导才能。
1824年,来自北部的特洛克瓦部落,在酋长塞康耶拉率领下,袭击了布塔—布思,夺走了莫舍希部落的牲畜,捣毁了几乎整个村庄。莫舍希并不因此气馁。他果断地带领余部迁往西南部的塔巴—博修。塔巴—博修高居丛山峻岭之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个理想的安身之地。莫舍希一面精心营建,决计把这个地方修建成为一座攻不破的堡垒;一面广泛收容那些因部落被摧毁而流落四方、无家可归的难民和散兵游勇,贷给他们牲畜,鼓励他们农耕,发展生产。为免遭强大的特洛克瓦部落的袭击,莫舍希主动向塞康耶拉交纳贡品。而对那些势力与自己不相上下的邻近部落,特别是马提旺内部落,则采取“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态度。这种策略果然收到了效果。经过三年相对稳定之后,莫舍希领导的苏陀部落恢复了元气,而且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它的人口总数达到两万多。
1827年,马提旺内部落发动了对塔巴—博修的多次袭击,均被苏陀人击退了。对马提旺内斗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莫舍希的威望。在整个卡勒登河流域,除塞康耶拉领导的特洛克瓦部落之外,再没有别的部落敢于向苏陀人挑战。
莫舍希在他同时代的酋长当中,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不效法祖鲁国王,依靠专制和高压手段实行统治,而是以温和克制、宽厚爱民之道治国。他不滥用自己的权威,并亲自作出规定:不滥杀人,不随意惩罚下属和百姓;不许巫师假祖先的名义用法术骗人,用妖术杀人。他最得人心之处是:对遭受迫害,处境危难的人,总要设法救助;对所有加入苏陀族的被救助者或收容下来的难民,不予歧视。莫舍希严令其部属:不得欺侮任何一个过路的难民,即使这个人曾参与袭击苏陀人部落。有一个叫马卡勒的医师参与过袭击苏陀人,但在他后来遇难陷入困境时,莫舍希亲自营救他。这件事一时传为佳话,因而慕名来投奔他的人络绎不绝。在投奔者中还包括象莫勒查尼这样颇有名望的酋长。到了三十年代末,苏陀族的人口很快增长到5万人左右。
1832年,莫舍希被他的部属和人民一致推举为塔巴—博修的最高酋长。在此后的几十年里,莫舍希励精图治,在政治、军事和外交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使苏陀族得以在克服重重困难中发展壮大,逐渐建成了统一的莱索托民族国家,其版图东起德拉肯斯堡山、西至卡勒登河两岸,北部以姆帕卡尼为界、南邻奥兰治河北岸。
莫舍希实行的重要改革有:一、实行中央集权制。莫舍希把全国划分为若干区,分派他的几个儿子和兄弟担任区的首脑,执掌各个区的管理权;任命他的长子莱蔡为自己的副手,安置在中央。这些措施旨在确保他的家族在政权中的地位。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他十分注意处理好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特别是同投奔来的各部落酋长的关系。在区以下一级,他授予各个部落酋长以相当大的自治权。在中央政权之下,他还设立了一个叫“皮特索”的最高会议。这个会议是由各区首脑,各部落酋长和人民代表参加的协商会议。设立皮特索的目的在于保持苏陀族内部的团结和稳定。凡重大问题和决策,都必须通过皮特索协商后作出决定。例如,1854年制定的莫舍希法律——禁止售酒,惩罚妖巫,不准欧洲人永久居留等法律,就是经皮特索通过后,才宣布为有效的。
二、实行军事改革。早在三十年代以前,欧洲人的火器和马队,已给莫舍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在同向南非东部地区扩张的布尔人多次接触后,莫舍希更加认识到,如果不进行军事上的改革,苏陀族就很难抵御布尔人的进犯。他通过贸易、交换、或者抢夺的办法,设法获得一批马匹和枪支,用以武装自己的军队。火器和马队的使用,必然带来战斗队形和作战战术的改变,因而须要加强军队的统一指挥和纪律。这一切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莫舍希在军事上的这些重大改革,是莱索托国家后来能够抵御布尔人频频入侵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发展文化教育,改革旧的风俗习惯。莫舍希允许外国传教士到莱索托进行传教活动,条件是:传教士和教会不得干预苏陀人的内部事务;人民有信奉基督教的自由,对不愿信奉基督教者,传教士不得强迫他改宗。为了表明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诚意,他曾准许自己的两个已改宗基督教的妻子与他离婚。
莫舍希允许欧洲人传教士进行传教的一个目的,是要利用教会所能提供的传教经费和教育设施来发展本国的文化教育,向人民传授科学知识。他本人有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十分感兴趣,而且常常同传教士讨论人类起源、科学技术和人们的风俗习惯等问题。传教士们协助莫舍希收集、整理和保存苏陀族的口头史和民间传说,为后人研究苏陀族历史留下了宝贵资料。
莫舍希对繁缛的礼仪和落后的丧葬制度进行了改革。在莫舍希着于进行这方面的改革时,他遭到了族人,特别是老年人的反对。但莫舍希并没有采取简单的强制手段推进改革,而是耐心进行说服,甚至以身示范。例如,在改革丧葬制度时,他下令对他一个死去的妻子按简易的基督教式葬礼进行殡葬。殡葬那天,他当众宣布,他归天时也要照此仪式办理。
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中叶起,向开普以东地区迁移的布尔人,不断侵犯莱索托的西部边境。布尔农场主实际上已经蚕食属于苏陀人在卡勒登河以西的肥沃土地和牧场。与此同时,英国人为了遏制布尔人向东扩张,正式宣布对奥兰治河北岸地区拥有管辖权。就当时整个形势看,抵御布尔人的侵略是燃眉之急的任务。为此,莫舍希一方面积极武装和训练部队,动员广大人民进行备战。另一方面,他决定利用英布之间的矛盾,与英国人结成暂时同盟以对抗布尔人。狡猾的英国殖民主义者也企图通过这个同盟诱逼莫舍希接受英国的保护。1843年,由英国驻开普的最高专员乔治·内皮尔出面,同莱索托签订了一项协定。协定宣称,莫舍希是“开普殖民地的一个朋友和同盟者”,同时把“内皮尔线”强加给莱索托,定为它的西北部边界线。莫舍希事后声明,他不接受此不平等协定的束缚。
但这时,英国人在奥兰治河北岸的兵力,不足以阻挡布尔人的扩张。所以英国人就企图把莱索托作为它与布尔人在奥兰治河两岸和德兰士瓦进行分割瓜分的一个筹码。莫舍希为捍卫本国的主权和独立,决定公开反对开普英国当局的阴谋。这就导致了双方同盟关系的第一次破裂,并发展成一场军事冲突。由于莱索托军作了充分准备,冲突以英军败北而告终。1854年,在英军被迫宣布放弃它对奥兰治河主权区的管辖权,从该区撤出,并表示尊重莱索托的西部边界之后,双方又恢复了同盟关系。这是莫舍希在斗争策略上的一次重大胜利。这次胜利使莫舍希在这一地区的声望大大提高。
莫舍希对英国人企图损害莱索托主权的活动虽然有所警惕,但是他对英国殖民主义侵略者的本质却认识不足。五十年代末,他为对抗布尔人,竟主动表示愿意接受英国女王的保护。这就为英国殖民主义者在莫舍希死后吞并莱索托留下了隐患。
1858年,布尔人在卡勒登河地区向莱索托发动了全面进攻。莱索托军民立即给侵略者以坚决的回击。遭受失败的布尔人,不得不于同年8月与莫舍希签订了北阿利瓦条约。在条约中,布尔人确认了莱索托的西北边界。这使莱索托赢得了七、八年的相对和平时期,使其能够顺利地进行内部的改革。
1865年,布尔人在积蓄了足够的兵力之后,再次向莱索托发动侵略战争。战争初期,布尔军队仗着武器优势攻进了莱索托,他们企图一举占领塔巴—博修。莱索托军在莫舍希领导下,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击退了进攻塔巴—博修的敌军。但在整个战场上,莱索托军因枪支弹药不足,也多次失利。正当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的时候,英国人乘机出面“调解”。因为英国人担心,莱索托一旦被布尔人征服,它在这一地区的既得利益就会丧失;布尔人将会趁势迅速向纳塔尔地区推进,从而在东海岸获得一个出海港。英国人调解结果,莱—布双方签订塔巴—博修条约。这个条约使莱索托丧失了西部边境的一部分肥沃土地,但莱索托的主权和独立得到了承认。这无疑是莫舍希在外交斗争策略上的一次成功。到1870年莫舍希逝世为止,莱索托一直保持了自己政治上的独立。
莫舍希作为莱索托民族国家的缔造者,至今仍然受到本国人民的深深敬仰。在南部非洲,他也博得了广大非洲人民的尊敬。许多史学家赞誉他为班图族中出现过的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上一篇:莫洛托夫
下一篇:莫雷洛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