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812—1889
【介绍】:
著名诗人,出生于伦敦,父亲是英吉利银行职员,家境宽裕。勃朗宁未接受过多少正规教育,但博览父亲的藏书。二十一岁时,他匿名发表第一首长诗《波琳》(“Pauline,a Fragment of a Confession”,1833),在风格和观念上都带有很强的雪莱的印记。批评家认为诗人过分袒露自己的心迹,自我意识太重。此后他不再直抒胸臆,而改为以戏剧独白的手法表现他人的心灵。诗作《帕拉塞尔萨斯》(“Paracelsus”,1835)和《索尔戴洛》(“Sordello”,1840)分别展露了他的才华和缺陷。前者结构精巧,后者晦涩难懂。之后,勃朗宁创作了一系列的诗剧,包括《比芭走过》(“Pip pa Passes”,1841)、《维克托王和查尔斯王》(“King Victor and King Charles”,1842)、《德鲁兹人的归来》(“The Return of the Druses”,1843)、《纹章盾上的污点》(“A Blot on the Scutcheon”,1843)、《科隆蓓的生日》(“Colombes Birthday”,1844)、《一个灵魂的悲剧》(“A Soul's Tragedy”,1846)等,但都没有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些诗剧被汇编成《铃铛和石榴》(Bells and Pomegranates,1841—1846)。1845年1月勃朗宁和伊丽莎白·巴雷特坠入爱河。次年9月他们秘密结婚后私奔到意大利。这期间,勃朗宁写了一系列诗歌,诗艺日臻成熟,出版了《圣诞夜和复活节》(Christmas-Eve and EasterDay,1850)以及他中期的杰作《男男女女》(Men and Women,1855)。1861年伊丽莎白去世后,他带着儿子回到伦敦。1864年发表《登场人物》(Dramatis Personae,1864),并开始创作他最伟大的作品《指环与书》(The Ring and the Book,1868—1869),描述1698年罗马的一场审判。这部作品最终确定了他的显赫地位,使他获得了公众的认同和赞赏。1881年勃朗宁学会成立。1889年12月12日他在威尼斯逝世。勃朗宁对诗歌的突出贡献在于他将戏剧独白的手法应用到诗歌中。诗人以旁观者的身份,通过诗中口语体的独白,客观地展示人物的心灵和灵魂。这种手法对于二十世纪英语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勃朗宁反对浪漫派诗歌中过分的主观性,追求诗歌的客观性。他经常通过诗中人物说出自己的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他的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奇特,表现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上一篇:《勃朗宁,伊丽莎白·巴雷特》作家人物简介
下一篇:《勃朗特,夏洛蒂》作家人物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