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895—1972
【介绍】:
小说家、文学批评家,生于英格兰一个传统的小康律师家庭,其名莱斯利取自弗吉尼亚·伍尔夫父亲莱斯利·斯蒂芬勋爵。少年哈特利就读于哈罗公学,1915 年入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学习现代史。1916年他弃学参军,曾服役于发生过神秘集体失踪事件的诺福克团,1918年因病退伍。尽管未曾直面战场,这一段军旅生活,用哈特利自己的话说,还是动摇了他对于人性本善的信念。次年哈特利重回牛津,并加入了以关注社会问题而闻名的布拉肯伯利协会。同年与其恋人,传记作家大卫·西塞尔勋爵在牛津相识。1920 年他成为学生报纸《牛津展望》(Oxford Outlook)的编辑之一。在小说家赫胥黎等友人的引荐下,哈特利进入了当时的文学精英圈子,与伍尔夫、E·M ·福斯特、伊迪丝·华顿等杰出的小说家和文学批评家为伍,并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哈特利的早期作品颇具神秘和恐怖色彩,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黑夜的恐惧》(Night Fears,1924)和《毒瓶》(The Killing Bottle,1932)等。统称为《尤斯塔斯与希尔达》的长篇小说三部曲《虾与海葵》(The Shrimp and the Anemone,1944)、《第六重天》(The Sixth Heaven,1946)和《尤斯塔斯与希尔达》(Eustace and Hilda,1947)描写了一对姐弟间复杂的情感纠葛,为他赢得了擅长刻画人物心理的声誉。哈特利最著名的小说《信使》(The Go-Between,1953),讲述了一个孩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为一对恋人传书的故事。其他作品包括小说《完美女性》(A Perfect Woman,1955)、《雇员》(The Hireling,1957)、《砖厂》(The Brickfield,1964)、《恋爱老手》(The Love-Adept,1969)和文学评论集《小说家的责任:讲稿与论文》(The Novelist's Responsibility:Lectures and Essays,1967)等。哈特利的中产阶级上层背景及所受的精英教育使他成为一名所谓的“绅士作家”。他的作品描述的多半都是自己所熟悉的这一阶层的人和事,并常带有自己生活经历的影子。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细致深刻的心理描写,优美流畅的语言风格,神秘色彩与象征的使用及对于人性之恶的省视是哈特利作品的主要特点。
上一篇:《哈代,托马斯》作家人物简介
下一篇:《哥尔德斯密斯,奥利弗》作家人物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