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856—1950
【介绍】:
剧作家,192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被誉为“英国现代戏剧奠基人”。萧伯纳出生于爱尔兰的都柏林,父亲是个破落的贵族,酗酒成性,无力养家;母亲是个音乐家,对艺术有一定的鉴赏力。萧伯纳十四岁时便失学,二十岁到伦敦,边打零工边自学,并为《星报》(The Star)撰写音乐评论,后来成为周刊《世界》(World)的音乐评论专栏作家。1884年,萧伯纳参加了英国改良主义组织的费边社,成为中坚力量。萧伯纳的政治观点十分复杂,他无情地揭露英国资产阶级的垄断,反对帝国侵略战争,同情国际无产阶级运动,但始终是个改良主义者。萧伯纳以小说开始他的文学生涯,写了如《业余社会主义者》(An Unsocial Socialist,1884)等五部长篇小说,但都不很成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他转向戏剧创作。萧伯纳受易卜生的影响,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文艺理论,强调戏剧的社会教育作用,主张戏剧应该真实地反映迫切的社会问题。他认为作家的责任不是虚构故事去迎合观众的口味,而是批判和反映现实,甚至以文学作品去改变社会现状。萧伯纳一生共创作了五十一部剧本,主要的有:《鳏夫的房产》(Widowers' Houses,1892)、《华伦夫人的职业》(Mrs. Warren's Profession,1894)、《魔鬼的门徒》(The Devil's Disciple,1897)、《人与超人》(Man and Superman,1903)、《英国佬的另一个岛》(John Bull's Other Island,1904)、《巴巴拉少校》(Major Barbara,1905)、《伤心之家》(Heartbreak House,1919)、《苹果车》(The Apple Cart,1929)、《真相毕露》(Too True to be Good,1931)等。萧伯纳唯一的理论专著是《易卜生主义的精髓》(The Quintessence of Ibsenism,1891)。萧伯纳擅长机智幽默的警句、俏皮话和似是而非的艺术手法,将资本主义社会里的尖锐矛盾演化成一幕幕滑稽可笑却又令人伤感的丑剧,或揭露资产阶级的虚伪,或反对军国主义,或嘲讽资产阶级议会制度,引人入胜,发人深思。
上一篇:《菲尔丁,亨利》作家人物简介
下一篇:《萨克林,约翰》作家人物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