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湖》杂志,一朵不染尘的莲
接到心琴约稿时,正在忙碌琐碎的事情,儿子中考,放榜,报名,以及老父的生日再加上外地好友到来,让我忙得马不停蹄。忽然停顿下来,才发现这事已成了心头的一块重石,再也容不得片刻延缓,指尖轻颤的瞬间,世间万物和内心同时安静下来。我知道,我与它之间的缘分,竟再无法逃避。
初识大台山文艺,是在一名老友进入县文联之后,我得到了一本杂志。对它,并无特殊感情,依旧例打开,匆匆浏览之后便和所有的杂志一样躺在我的书柜中了。虽然也有文章在其中发表,但是感情并未加深。
再见,已经是2010年的春天。朋友递到我手中的杂志,已悄然变了模样,翠绿色的封面,“莲花湖”三个大字赫然其上,旁边两朵莲花,一朵绽放,另一朵含苞,一只蜻蜓作势欲落。轻轻翻开,仿佛那是一幅浏览图,只是与常规的图不同,是一个更幽雅的所在,图中一一标明各种景致的幽雅名称。刊首语,散文百家,诗词长廊,红诗咏诵,按图索引,各种景致纷纷入眼,可见编者的用心与智慧。
记忆最深刻的当属刊首语中的寥寥数语。
湖是大地的眼睛,是流动的深情,是大自然与人的慷慨。莲花湖是铁岭县特有的风水,它犹如镶嵌在辽北大地上的一颗绿宝石,绿影婆娑,气韵天成,给予铁岭县人一切跟水有关的大智大美。众所周知,铁岭县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文化底蕴丰厚,素有“南辽北铁”之称。在明代,有镇辽名将李成梁;在清代,有以手指作画鼻祖高其佩、《红楼梦》续作者高鹗为首的“高家军”。此外,清朝魏燮均的诗可谓道尽百姓疾苦,李锴的《尚史》闻名遐迩,被收入《四库全书》;庆宽设计的颐和园举世闻名,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样的文化背景,历史太厚,遗迹太多,游览可以,贴进去却莫名吃力。而《莲花湖》的介入,让一切有了舒缓的连接,有了水的衬托,一切都生动起来。有了水的介入,一切便都热络起来。
我与县文联,正是因为水的介入,才有了再一次接触的机会。2012年9月25日,铁岭县“亲水文化周”开幕仪式在如意湖钻石广场隆重举行。我的文章《出游榛子岭水库》获得了征文二等奖。我有幸与各界的师友相聚在钻石广场。一周的亲水文化虽然无暇一一参与,但是它带给我的震撼却是无法衡量的。我吃惊于它的蜕变与成长,文化本身是硬朗的,但是因为水的介入,让它显得更加谦和。在这种意义上,《莲花湖》完成了一次质的飞跃。
所以,《莲花湖》的主编把那莲花印在封面上,他们想把莲花的高洁与水的柔软都带进县文化里去。他们立足于本土文化,只发表铁岭县作者自己的文章。他们精益求精,稿子的质量千挑万选,看似一本普通的杂志,却凝聚了编者太多的心血。可以说,现在的《莲花湖》已经不逊于铁岭任何一本杂志,它走出了自己的路,也走出了自己的精彩。
现在,时值七月,湖里的莲开得正艳,似乎开成了气候,大得让人惊讶,我知道,《莲花湖》和它一样,已经把辽北的夏天点缀得分外妖娆。
上一篇:《木府风云》——一部雪山的绝唱
下一篇:不朽的中国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