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哀痛,杜伯烈,难道就没个了时?
难道你慈父之情
在你心头引起的那许多悱恻之思
添哀痛永无止境?
你那爱女既已经不幸而归于泉路,
那也是人所同归,
难道这不幸对你竟成了一种迷楼,
使得你不能解蔽?
我知道她的童年有多少天真可爱,
我哪能颠倒是非;
我哪能只顾友谊要减轻你的悲哀,
便蔑视她的妩媚。
可是她生在人间,人间事物愈妍美,
命运就越发无情,
她既是朵玫瑰花,就只有玫瑰花的
一个早晨的寿命。
而且即使她能够照你的衷心祝愿,
获得寿命的延长,
即使她能够获得生白发死在遐年,
其结果又该怎样?
难道你就以为她年老了进到天国,
能受到更大欢迎?
或者她在棺材里能不受尘土消磨,
能不受蛆虫侵泯?
不啊,我的杜伯烈,一旦司命的巴克
把灵魂撤出身躯,
年龄就立刻幻灭在那斯蒂克斯河
与死者不相从属……
死神的残酷无情绝不和一般相等;
你徒然向他哀求,
那残忍者掩着耳只当作不听不闻,
任从我们去号哭。
穷人在他矮屋里有茅檐为他掩蔽,
不能逃他的掌心,
卢佛宫的禁卫军密布在宫阙周围,
也难保君王性命。
若对他口出怨言,愤激而不能涵忍,
就未免不识高低,
上帝之所欲,欲之,这才是不二法门,
使我们精神宁息。
(范希衡译)
注释:
这首诗是马莱伯的成名作。杜伯烈是一名律师,马莱伯的朋友。
巴克: 古希腊神话中的司命女神。
斯蒂克斯河: 古希腊神话中的阴司界河,即所谓阴阳河。
【赏析】
弗朗索瓦·马莱伯是法国17世纪前期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轻天才灵感,重功夫技巧,他的诗歌形式严谨,节律工整。他的诗歌创作少而精。这首《慰杜伯烈丧女》,写于他蛰居外省的时候,是他的成名之作。诗中所指的杜伯烈,是一位与马莱伯交往甚密的朋友。1598年,杜伯烈5岁的爱女玛格丽特不幸早夭,杜伯烈陷入极度的苦痛之中。马莱伯为安慰挚友,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告慰诗”。事实上,这首诗并不是马莱伯的即兴之作,而是将1590年创作的一首题为《慰克雷奥夫》的抒情诗加以细致地修改和完善,最终发展为此诗。由此可见马莱伯诗歌创作的严谨态度。
全诗由十节四行诗组成,紧紧扣住一个“慰”字,即劝慰好友不要过于悲伤,感情诚挚,说理委婉而透彻。我们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可以看出诗人明显的唯理主义倾向。
诗歌开首两节,诗人连用了几个反诘语气,直接指出好友过于沉溺在丧女之痛中:“你的哀痛,杜伯烈,难道就没个了时?……哀痛永无止境?……你不能解蔽?”虽然字字句句涉及好友的悲伤,但诗人真正关心的内容并不是悲伤的惨痛,“慈父之情”的深挚,而是如何驱除、消散悲伤,如何令好友释怀。在关切好友的同时,诗人的理性精神情不自禁地渗透出来,点明了我们每个人真实而残酷的命运:“泉路”是“人所同归”。
写到这里,诗人也意识到自己过于理智的劝慰会让人觉得他冷漠,“只顾友谊”而“蔑视她的妩媚”,于是将注意力转向玛格丽特,在惋惜玛格丽特早夭的同时,继续以理性的姿态奉劝友人节哀。玛格丽特生前“天真可爱”,像娇艳的玫瑰花般,带给周围的人诸多快乐和甜蜜,但是啊,“她既是朵玫瑰花,就只有玫瑰花的/一个早晨的寿命”。在法国文学传统中,美好的生命往往与美秀的玫瑰联系在一起,而且总是强调完美事物的转瞬即逝。诗人在此巧用传统的比喻,强调的也是花期的短暂,命运的无情。随后诗人假设玛格丽特如真能获得长寿,“死在遐年”,但“其结果又该怎样”?诗人认为,早夭与寿终的差别,仅仅在于生命周期的延长,她在天国的礼遇不会有差,她在人间的躯体同样受泯。诗人的这种对待生与死的理性认知,绝不是因为事不关己而夸夸其谈。事实上,他此前也失去过两个孩子,他作为慈父的心也被伤透过两次,但最后理智给诗人坚强面对生活的理由。正是经历过,哀痛过,奢望过,然后醒悟了,诗人才能发出这样的假设,才能那么冷静客观地劝慰友人。
在最后三节诗歌中,诗人回到死亡面前众生平等的议论,希望友人能够收起悲伤,顺应天命,以求得感情与精神的“宁息”。当死神挥动手中的锋锐犀利的镰刀,他从来都是“残酷无情”的: 哀号声无法使之动容,穷人的“掩蔽”无法逃过他的“掌心”,君王的威严无法恐吓他的意志。他只听命于上帝的指令,对所有灵魂一律平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接受上帝的安排,顺应普遍法则的支配,以坚韧的态度应对人生在世的一切苦难和挫折,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心灵的安宁。
全诗明白晓畅,措辞、用韵、节奏和诗节都很严谨,值得推敲。尤其是在诗行的长短句设置上,马莱伯总是将感性的抒情放在较长的诗行,而紧跟其后的较短的诗行则是哲理的阐释,充分体现了马莱伯对待感情的放与收的态度。而在诗歌内容上,马莱伯同样将感情的洪流抑止在理性的闸门之内,以真挚亲切的语言和侃侃而谈的雄辩来抚慰好友的伤痛。《法国诗歌史》的作者萨巴杰曾写道:“我们沿着他的著作可以找到三大主题: 死亡、眼泪和安慰。”这首《慰杜伯烈丧女》,突出地体现了马莱伯处理此类主题的主张与风格: 理性多于抒情,“以工巧求朴质”。
(蔡海燕)
上一篇:《情诗·莫里哀》读后感|赏析
下一篇:《我不喜欢那类闺秀·坎品》读后感|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