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默默无声,专等候神,
我的救恩是从他而来。
惟独他是我的磐石,我的拯救;
他是我的高台,我必不动摇。
你们大家攻击一人,把他毁坏,
如同毁坏歪斜的墙,将倒的壁,
要到几时呢?
他们彼此商议,
专要从他的尊位上把他推下;
他们喜爱谎话,
口虽祝福,心却咒诅。
我的心哪!你当默默无声,专等候神,
因为我的盼望是从他而来。
惟独他是我的磐石,我的拯救;
他是我的高台,我必不动摇。
我的拯救,我的荣耀,都在乎神;
我力量的磐石,我的避难所,
都在乎神。
你们众民当时时倚靠他,
在他面前倾心吐意。
神是我们的避难所。
下流人真是虚空,
上流人也是虚假,
放在天平里就必浮起;
他们一共比空气还轻。
不要仗势欺人,
也不要因抢夺而骄傲;
若财宝加增,不要放在心上。
神说了一次、两次,
我都听见,
就是能力都属乎神。
主啊!慈爱也是属乎你,
因为你照着各人所行的,
报应他。
(孙小平译)
【赏析】
这首诗选自《旧约·诗篇》,是第62首。《诗篇》是《圣经》中篇幅最长的一卷,分5卷,共收录150首作品。这些作品的时间跨度横跨数百年之久,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最晚的则是公元前2世纪的作品,是希伯来人的一部重要诗歌集。《诗篇》中的诗作大多注有作者姓名,其中有73首标明是以色列——犹太王国的创立者大卫所作,故《诗篇》又有“大卫的诗”之称。
《诗篇》中的诗每篇可独立成章,它们表达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和体验,如孤独、羞愧、罪恶、恐惧、憎恨、快乐、死亡等,这可说是《诗篇》的特色之一。《圣经》中的大部分篇章都是上帝对人的教诲、训诫和许诺,而《诗篇》则是人向上帝言说,是人向上帝述说着人类真实的生活。《诗篇》中的诗大部分是颂神诗和祈祷诗,其主题是颂扬上帝的伟大,祈求上帝的庇佑。颂扬和祈祷这两种主题经常是联系在一起的,因为人向上帝的祈祷为上帝所知晓并得到回应,这进而又激发了祈祷者对上帝的颂扬。
《我的心默默无声》是一首颂神诗,诗前标注是大卫所作。全诗着力突出两个主题,稳定性和确定性,这亦是宗教吸引人之所在。人处于茫茫宇宙之中,有时会觉得自己把握不了这个世界,不知自己在这世界中处于怎样一个位置,不知自己在这世界中该何去何从,而宗教正是给人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中提供一种稳定的力量。
先说“稳定”,这一主题通过诸多意象表现出来。首先是“磐石”、“高台”和“避难所”这一组意象。在现实生活中,这些意象代表着稳定性,它们给人的感觉就是安稳、安全,这与神之于人的感觉是一致的,因此作者在诗中三番两次地重复着这些意象。但是,总是强调这些意象不免给人单调乏味之感,因此作者又巧妙地在诗中插入了另一组意象,这就是“歪斜的墙、将倒的壁”、“虚空”、“虚假”和“空气”。这些意象与前一组意象恰成对比,它们给人的感觉就是岌岌可危、不可倚靠,而且两相对比,更能使人感觉到神的伟大,能得到神的庇佑是多么重要。
再说“确定”,这一主题主要通过选词用句表现出来。全诗重复出现了两个形容词“专”和“惟独”,两个动词“在乎”和“属乎”,这些词体现了神的唯一确定性,它们造成的效果就是使人相信,拯救人类的只有唯一确定的神。全诗的句式也有其特点: 以“神”或“他”做主语时,则宾语变化,主语不变;以“神”或“他”做宾语时,则主语变化,宾语不变。这种句式特点使人在诵读过程中形成这样一种印象,即万事万物都归结于神。万物在变,而神不变,这就是一种确定性。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的结构。很明显,第一诗节与第三诗节基本相似,只是变动了个别词而已,这种重复叠唱的结构既具有艺术上的美感,也造成了语义的深化。较为不易看出的则是全诗首尾的呼应。全诗起首的“默默无声”其实与结尾的“听见”是互相对应的,正是由于心灵完全的信仰于神,“专等候神”,它才能够在纷纷攘攘的尘世中不为各种诱惑所动,保持一份沉静,只有如此,心灵才有可能“听见”神的教诲和训诫,最终得到神的报应。
(程禾)
上一篇:《我的心灵和我的一切·卡蒙斯》读后感|赏析
下一篇:《我的恋人如此娴雅·但丁》读后感|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