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瑰丽的天体
已光芒普照大地,
上帝的工作开始了:
我的灵魂,愉悦领会吧;
既对明亮的光辉惊异,
可以想象造物主的样子!
假如人也能飞得高,
一直飞上青天,
我们的眼睛能逼近地
一霎时把太阳观看,
于是这永远燃烧的海洋
从四面八方呈现在眼前。
那里火热的巨浪汹涌,
滔滔地没有边际;
那里酷烈的狂风盘旋,
多少世纪争斗不已;
那里石头像水一样沸腾,
那里有滂沱的热雨。
这个可怕的庞然大物,
在你面前不过是个火星。
哦,我的主啊,你点亮
一盏多么明亮的神灯!
既为了我们日常劳作,
也可以使你发号施令。
黑暗的夜色退却了,
森林、海洋、山峦和田地
在我们面前展现开来,
无不充满着你的奇迹。
那里任何生物都欢呼:
我们的主多少了不起!
白日虽然光芒万丈,
但也只能照到表皮;
而你的目光能洞察深处,
不知道什么是边际。
由于你的目光明亮,
万物无不欢天喜地。
主啊!请用智慧之光
来开启愚昧给我的蒙蔽,
不论你教我做什么,
都永远愿意好好学习,
瞻仰你所创造的一切,
颂扬你,永远的上帝。
(王士燮译)
【赏析】
罗蒙诺索夫是18世纪前半期俄国最重要的古典主义作家,也是俄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学者、思想家。他从事语言研究,提出俄国重音诗体的理论,为建立俄罗斯民族文化和民族文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罗蒙诺索夫文学创作的成就主要是诗歌。他写有长诗、赠诗、悲剧及讽刺文章,创造富有哲理和崇尚公民激情的颂诗。他的诗颂扬英雄的业绩,充满对祖国的热爱,其中《与阿那克里翁的对话》、《攻克霍丁颂》、《伊丽莎白女皇登基日颂》、《彼得大帝》等诗篇被誉为俄国文学史上古典主义的佳作。
《晨思上苍之伟大》与下一首《夜思上苍之伟大》是他最为著名的以颂诗体裁写成的雄伟瑰丽的“科学诗”,这两首诗虽形式同于《圣经》中的赞美诗,但其中所表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却代表了他所持的进步立场和先进的世界观。他在诗中解释自然现象,并表达对科学和理性的推崇。
颂诗《晨思上苍之伟大》一开头就把读者领进一个美的世界,一个瑰丽的天体让世界从黑暗走向光明,站在太阳的光芒普照之下,诗人心中不禁涌起万千遐想,灵魂愉悦地接受这明亮的光辉,对造物主的崇敬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在诗的第二节,诗人渴望飞升到太阳之上,用科学家的严谨,也用诗人的想象,来审视这四面发光的硕大天体,审视这永远燃烧的海洋。接着,诗人用满腔的热情描绘了他想象中的太阳: 那里有火热的无边无际的巨浪,有酷烈的永不歇止的狂风,有滂沱的沸腾不息的热雨。第四节中,“你”指的是上帝,是伟大的造物主,它可以控制太阳的明灭,对这硕大的天体发号施令。如此烈焰熊熊的庞然大物,在造物主面前也不过是一粒微小的火星,一盏明亮的神灯,太阳也终究不过是上帝的杰作,由此可见,造物主该是何其的伟大。
第五节诗中,黑夜在太阳的光芒之下顿时隐去,万物都沐浴在造物主的光辉之下,并心怀感激和敬意。第六节诗中,白日虽然炫目,但他照射到的只是地球的表面,而造物主的目光却是可以洞彻万物的,他创造万物,令万物荣,令万物枯。
最后一节诗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主啊”,这是诗人对造物主的吁请,也正是诗人所苦苦思索的,造物主的伟大在于它有智慧,诗人满怀虔诚的希望主能用智慧之光开启我们尚未启蒙的心智,让人类成为有理智的、有思想的人。
雪莱在《诗辩》中写道,诗是伟大民族觉醒的先驱,优秀诗人的作品应当燃烧着电光般的生命,反映出时代的精神。《晨思上苍之伟大》所体现的是古典主义诗人罗蒙诺索夫崇尚理性、提倡学习科学文化、反对因循守旧的启蒙主义思想。
这首诗从形式上看是对造物主的宗教性质的颂歌,但却远远超越颂诗而成为哲理的探索和生命的礼赞。在诗中,罗蒙诺索夫把自然看成是有生命有灵气的人格或精灵,看成是“造物主”意志的直观体现,普照万物的太阳变成了生命力与智慧之光的象征,是上帝的杰作。人应该像太阳一样,用自己的眼睛去认识和照亮大千世界。在这里,对自然的崇拜就具有了对理性、对智慧的崇拜的意味。
诗人在诗中采用了联想的手法。罗蒙诺索夫认为诗人通过“敏捷的联想力”,即艺术想象的途径同样可以像科学家一样达到揭示真理的目的,而且具有形象生动的直观效果。在这首诗中,诗人由“瑰丽的天体”联想到“上帝的工作”,由“飞上青天”联想到“永远燃烧的海洋/从四面八方呈现眼前”,诗人的思绪如同一片恣意奔腾的海浪,随着白日里的太阳飞上青天,仔细观察这火热的庞然大物,并希望能用智慧之眼洞穿宇宙的深处。
《晨思上苍之伟大》体现了罗蒙诺索夫的颂诗风格和美学原则。他的颂诗空间广阔,气势宏大、音调铿锵、庄严雄辩、富有节奏感。这首对造物主的颂诗同时也是饱含人生的哲理、洋溢着理想主义的哲理抒情诗,在华丽的辞藻、瑰丽的想象、鲜明的色彩之下流淌的是启蒙思想家怀着巨大的人生热情对理性与智慧的虔诚向往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张娜)
上一篇:《晚歌·克劳狄乌斯》读后感|赏析
下一篇:《晨星·波洛茨基》读后感|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