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事实苦涩,
我愿道出真情,
既然心灵触到了胆汁,
隐瞒是愚蠢的举动。
谁将自由放纵
在我的懒惰中育成?
贫穷。
谁使独眼龙变作美少年,
使“没人理”变作精明汉?
谁为贪婪的老头儿
提供约旦河的方便?
谁不是真正的上帝
却能将石头咬成面团?
金钱。
谁能用残暴无情
吓掉国王的王冠和权柄?
谁不谙法律
却能赢得圣名?
谁不顾忌卑贱
昂首仰望天空?
贫穷。
谁不是妙药灵丹
却能打动昏官,
一涂在他们的手上
就软化他们的心田?
是谁用黄金而不用利剑
打通他们的机关?
金钱。
谁想让徒有的光荣
远远地离开人生?
谁明明将基督信奉
却有着异教徒的面容?
谁使得人们
抱怨卑贱和悲痛?
贫穷。
谁能将高山推入深谷?
谁能使美女嫁给丑汉?
尽管并无可能
却总会随心如愿?
谁能在世界上
轻松地覆地翻天?
金钱。
(赵振江译)
注释:
在克维多的时代,“约旦河”是使人返老还童的象征。
为救饥民,耶稣使石头变成面包。
【赏析】
克维多的《贫穷——金钱》可以说是一首语言质朴、寓意深刻的哲理诗。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问答交替的对话体诗句,把贫穷和金钱放在一起对比拷问,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全诗共六个诗节,构成了三对贫穷和金钱的比照,每一诗节又是一轮独立的对话。首节诗统领全局,以“尽管事实苦涩”起句,把“事实苦涩”这一命题前景化,使之成为全诗的基石观点。诗人坦言: 尽管事实是苦涩的,但我还是愿意讲真情实况,因为我的心灵已经触及苦涩无比的胆汁,任何隐瞒的企图和举动都只能使我的愚蠢昭然若揭。点明全诗的主题之后,诗人在首节开始他的第一个问答: 是谁放纵自由而使之娇生惯养?是贫穷。隐喻是诗的语言,这一点克维多发挥到了极致,他把贫穷看作是一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它在懒惰中放纵着自由,并迅速长大。
第二诗节话锋一转,聚焦贫穷的对立面: 金钱。只要有了金钱,独眼龙也可以变成美少年,由一个没人理睬的人变成一个精明能干的人。诗人莫非是在暗示金钱可以使人受到良好的教育,改变一个人的命运?金钱似乎是无所不能的。只要有了金钱,即使是一个老态龙钟的贪婪老头儿,也可以驻颜有术,返老还童。只要有了金钱,哪怕是毫无德行的人,也可以将石头变成面包,施舍给他人,俨然上帝一般。
第三节是对于贫穷的两种形态的描绘。中国话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又“贫穷是最大的暴力”,就是讲人会因为贫穷铤而走险,什么残暴无情的事也干得出,连国王也怕他们三分。因为贫穷,不谙法律,胡来蛮干,却圣名远扬,这样的事在历史上不乏其人。又有一些人,尽管贫穷,但“人穷志不短”,昂首仰望天空,以宣示自己的存在与价值。
第四节又是对于金钱的描写。尽管金钱远非灵丹妙药,但却可以打动昏庸贪官,只要金钱撒在他们的手上,他们就放弃原则,出卖自己的灵魂,出卖自己手中的权力,利令智昏。
第五节与前几节迥然不同。诗人转而写贫穷如何贬低人的形象和地位。本来可以是一个高贵的人,却因为贫穷而失魂落魄。因为贫穷,那徒有的光荣也与你无缘。因为贫穷,即使你虔诚地信奉基督教,你的面容看上去却与异教徒无异,照样遭到富有的教友的歧视和排斥。也因为贫穷,所以人们总是抱怨自己卑贱的身份,或是不停地表达自己的悲伤。
与贫穷截然不同的是,金钱可以翻手做云覆手做雨,无所不能,这是第六节的内容。只要有了金钱,便可以移山倒海,呼风唤雨,改造周围的一切。只要有了金钱,丑汉也不愁找不到美女做妻子。即使是绝无可能的事情,有了金钱就可以随心所欲,哪怕是翻天覆地的壮举,金钱也可以搞定。
诗人就在这样的对比问答中揭示了人生两种抑或是多种截然不同的境况,而促成这些不同境况的根源只有两个: 一个是贫穷,另外一个就是金钱。克维多对于金钱的看法可以用当下流行的一句话来概括:“有钱能使鬼推磨”,而他眼里的贫穷则是苦难和不幸的代名词。从16、17世纪的西班牙到现今世界各地,从一个个的生命个体到一个个的社会、国家组织,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贫穷和金钱博弈的结果。由此,我们不得不佩服诗人眼光的独到和思想的深刻。
(闫建华)
上一篇:《谣曲:爱的炎热常常光临·奥尔良》读后感|赏析
下一篇:《贫穷问答歌·山上忆良》读后感|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