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飘四方,
洒满鲙鱼和酱汤,
树下乐未央。
(陆坚译)
【赏析】
这一俳句,作于1690年(日本元禄三年,中国康熙二十九年)。松尾芭蕉时年47岁。樱花盛开,心情舒畅。赏花之兴,也是充满诗情的景象。人们纷纷在花下铺着草席,摆开带来的菜肴,笑言快语,交杯劝饮。芭蕉就是截取了这一野外欢宴的情景而作成此句。
由于微风吹动,落花缤纷,花瓣洒满一地,也可以说是一种花的海洋。在通常情况下,“酱汤、鲙鱼”这类平日极为普通的食物,不为和歌取作吟料。而芭蕉则反其道而行之,抓住春天的常有之景和生活中的常见之物,加以尽兴的描写,创造出新的意境。
从这一俳句看,芭蕉可能早就意识到西行的那首和歌:“春日风和爽,樱树底下躺。吉野山花落,纷纷被一床。”另外,还有木下长啸子(16世纪歌人)的和歌:“寝室檐旁樱,微风花如倾。地板与枕旁,似雪白晶晶。”这可能也是浮现于芭蕉脑际的作品。
《三册子》中,曾引述芭蕉生前的话说:“作此句时,老师(指芭蕉)讲,赏花时稍用心观察,即有所得,就轻快地成句。”“轻快”此语,杉浦正一郎解释说:“就是把这种极其平常的世界,非常浅易地创作成句。”
中国唐朝杜甫有一首《花底》诗,十分细腻地描绘了诗人在花底下观花赏花的情景,其诗云:“紫萼扶千蕊,黄须照万花。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深知好颜色,莫作委泥沙。”其大意是: 紫色的花蒂仿佛精心地包托着许多花蕊,黄色的花心又高高地映照着无数花朵。那朵朵鲜花上滚落下的晶莹水珠,仿佛是飘洒着潇潇暮雨;那千朵万朵鲜花汇成了花的海洋,织成了花的云锦,仿佛使人觉得置身在一片绚丽、万道金光的朝霞之中。诗的最后,在写喜花之心的同时,又写到惜花之情。惜花之情的深沉,正反映出喜花之心的热烈。
(陆坚)
上一篇:《贺新婚曲(节选)·斯宾塞》读后感|赏析
下一篇:《赞小巧女人·鲁伊斯》读后感|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