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道那柠檬花开的南国?
暗绿的叶间橙子燃着金黄的火,
恬静的桃金娘啊,高扬的月桂,
来自蓝天上的和风轻轻地吹,
你可都知道吗?
向彼方!向彼方——
我愿与你,我的情人啊,一同前往。
你可知道那房屋?圆柱撑起屋顶,
室内微光隐约,大厅灯火通明,
大理石雕塑伫立着向我凝视:
你受了多少委屈啊,可怜的孩子!
你可都知道吗?
向彼方!向彼方——
我愿与你,我的恩人啊,一同前往。
你可知道那山岭和云中小桥?
骡子在云雾间摸索,寻找山道,
岩洞中盘踞着古龙留下的苗裔,
悬崖崩落,崖顶激流直泻谷底,
你可都知道吗?
向彼方!向彼方——
路在召唤我们!父亲,让我们前往!
(飞白译)
【赏析】
《迷娘曲》是歌德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的学习年代》中的一首抒情诗。在与迷娘有关的几首诗中,这首最为著名。
歌德写作《威廉·麦斯特》前后历时约50年,完成了《学习年代》与《漫游年代》这两部分。小说主旨是描写主人公的成长、探索和自我完善的过程,这种体裁称为“教育小说”。主人公威廉·麦斯特出身商界,却醉心于戏剧艺术,曾参加剧团,到处流浪和演出。途中他遇到一个演杂技的意大利少女迷娘,她身世悲惨,受尽虐待,威廉把迷娘从杂技团赎了出来,因此迷娘在曲中对威廉用了“情人”、“恩人”、“父亲”三重称呼,来表达自己的复杂心情。迷娘抱着对她出生的南国无限怀恋的心情,唱了“你可知道那柠檬花开的南国”一曲,即一般所称的《迷娘曲》。但因在流浪生涯中身心受到摧残,迷娘终于病死了。
原文是一首抑扬格的格律诗,三节歌词形式对称,都以“你可知道”的深情回忆开始,而以“向彼方”的热烈召唤结束。第一节描写的是南国的自然风光,诗人只用了短短数语,然而色彩浓艳,情感真挚,含有无比动人的力量,是脍炙人口的名句。第二节描写有古罗马和文艺复兴传统的意大利建筑艺术,以及故园对苦命少女的慰问。第三节描写回意大利的必经之路——险峻的阿尔卑斯山脉,描写中充满了神秘色彩。迷娘的故乡,正在阿尔卑斯山脉南麓的马焦雷湖畔。
在迷娘对故园的无限眷恋之情中,其实也寄托着诗人对南国的一片憧憬和向往。歌德厌倦了魏玛公国小朝廷的庸俗公务,一心想要逃避这种烦闷的生活。在作《迷娘曲》之前,歌德已经两次从瑞士的山上眺望过山南的意大利;在作此诗后三年,他终于化名画家,从魏玛出走到意大利住了近两年时间,在有古老文化的明媚南国重新汲取了创作的热情。
法国作曲家托玛根据歌德的小说创作了歌剧《迷娘》,其中的主题歌《迷娘咏叹调》(“你可知道那柠檬花开的南国”)旋律缠绵,诗情浓郁,也成了一支世界名曲。
(飞白)
上一篇:《达蒙的迈那鲁悲歌·维吉尔》读后感|赏析
下一篇:《退隐的生活·莱昂》读后感|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