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般的玫瑰
抹了一层绚丽的红艳,
在同样绚丽的色彩上
闪烁着光泽如同珍珠的睡莲。
在巨大的海洋的空间,
映照出花朵的灿烂,
而树枝上的明亮的果实
也变得鲜红,像花朵一样。
鲜美多汁、红里透黄的果实
在浓密的簇叶中藏身,
令人惊叹的大卫呀,这簇叶
造就了被你颂扬的竖琴!
在许多壮丽的玫瑰中
流溢出花卉的五颜六色;
周围的纤细的嫩枝
也显露出鲜红的色泽。
柏树炫耀自己的美丽,
在成片的玫瑰和睡莲上散发芳香;
而谷地中的成片的睡莲
在升起的太阳下闪烁光芒。
一阵甜蜜沁人的风
从山上朝钻石般的睡莲吹拂。
从子夜的山峰上吹来的风
使睡莲溅满露珠。
一株株山谷中的睡莲
沐浴在露水和色彩之中;
山谷中的鲜花得到了
来自金色云彩的霹珠的滋润。
星辰来到了天际,
用火光围住了月亮,
并将钻石般的十字架
竖起在自己的天穹之上。
(吴笛译)
【赏析】
格里戈里·纳雷卡吉是一位献身宗教事业的学者型诗人。他的主要作品有长诗《忧伤的赞美诗集》等。
在这首极具地域特色,歌咏大自然神奇造化,描绘时空变幻的诗中,纳雷卡吉通过比喻、拟人、指代、反衬等修辞方法,展现了亚美尼亚独特的自然风情,其诗委婉含蓄,蕴藉深厚,令读者回味无穷。
对阳光的颂扬,始终贯穿了全诗。在第一诗节中,纳雷卡吉对阳光的溢美之情是曲折体现的。从表层看,他分别用“钻石”与“珍珠”来比喻“玫瑰”和“睡莲”。而从深层看,它们所散发出如珠宝般夺目的光彩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太阳所赋予的。由于阳光的照耀,玫瑰才能变得晶莹剔透,睡莲也才能变得珠圆玉润。“抹了一层绚丽的红艳”是本节的诗眼,指代彤色绚烂的阳光。阳光是难以直接摹绘的,诗人独具匠心地通过这两个美好的比喻,曲笔反衬了阳光,含蓄地抒发了他对阳光普照大地所带来的美景的赞誉之情。第二至四诗节中,诗人继续用比喻和反衬的方法描绘了太阳下的光耀景致。阳光的恩泽是如此之大,大至海洋,小至花朵、树木、果实都囊获其中,它的受益对象也包括了万灵之长的人类。在“令人惊叹的大卫呀,这簇叶/造就了被你颂扬的竖琴!”在这句中,诗人感叹在阳光的哺育下,连枝枝叶叶都成为了艺术的来源,给予艺术家创作的灵感和对象。人在艺术中与自然和谐相处,水乳交融。第五诗节中,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自然于“人性”,将柏树和太阳人格化,用柏树的炫耀来反衬阳光的无私无畏,暗赞太阳的居功不傲。在这一诗节中,诗人终于直笔写出了本诗中主要歌咏的对象——“升起的太阳”,它在柏树炫耀的时候,依然默默地将光芒撒向万物,同时巧妙地点出了时间概念,为后面的诗句作铺垫。
第六至第七诗节中,全诗发生了时间的转换,倏然进入了“子夜”风景。第六节中,对“风”的动态描写使得全诗动静结合,静中有动。第七节中,诗人所描绘的“山谷中的睡莲”,同时沐浴在子夜的“露水”和“彩霞”这两种不同时间的自然物之中,这并不是审美形态上的时空错位,而是与亚美尼亚地处外高加索南部的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关。
最后一个诗节,在大自然中,出现了十字架的意象,充满了浓重的宗教象征意味。在时空变换前,人类往往感到了自身的渺小,从而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世界的关系,对宇宙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诗人用这一含蓄隽永的象征结尾,具有多种解读的可能性和文学的话语蕴藉特点,无限的意味蕴蓄在有限的话语中,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本诗的意象大多含混暧昧,也使得读者在阐释本文时可能感到其中含蕴多重意义,每每回读总能获得新的体味。
(杜夕如)
上一篇:《野蔷薇·歌德》读后感|赏析
下一篇:《银杏·歌德》读后感|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