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接受我最后的致敬,
我愚蠢懦弱的祖国!
你只会吻暴君的脚跟,
默默地顺从他的眼色。
你能抱婴儿安然睡去,
你能哄孩子,给他解愁,
少年能找个温情的少女,
可男子汉却找不到自由。
山区的猎人碰上兽群
狂奔而来,他多么恐惧,
立即趴下不敢起身,
等危险气喘吁吁地远去;
当统治者的脚步走近,
祖国啊,你也这样匍匐在地,
屏住惶恐不安的呼吸
等脚步声从身边过去。
飞吧,船,像白云飘然,
去把熊熊的神圣之火追求!
冲吧,海,淹没那深渊,
那把我和自由隔开的鸿沟!
新世界啊,自由的世界,
她的岸上开满了花朵,
专制的浪潮在岸旁碰破。
向你致敬告别,我的祖国!
(飞白译)
【赏析】
莱瑙被称为“奥地利的拜伦”。因为他的作品中既有拜伦式的忧郁、低沉的音调,传达出一种“世界悲哀”的情绪,又回荡着拜伦式的热情奔放,追求自由的响亮呼声,表现出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他的许多作品描写了各国的革命人物和革命运动,表达他的信念: 自由的阳光不会长久地被“紫袍或黑色法衣”所遮盖。
《去国行》写于1832年,反映了诗人对自己祖国奥地利的失望和对“新世界”美国的向往。诗中流露的感情和拜伦的《若国内没有自由可为之战斗》十分相似。
1830年,传来了法国爆发七月革命的消息,它对欧洲公众的影响,起到了电击一样的作用。所有的目光都转向巴黎,在精神活跃的知识阶层里,人们感觉到了一种热情——自由的热情。但诗人不得不失望地看到,他的祖国奥地利仍在“吻暴君的脚跟”,“默默地顺从他的眼色”。作为一个真正的爱国者,他深深地为自己的祖国感到耻辱。
透过诗的字里行间,我们体会到的是一种民族自卑感的痛苦表达。诗人必须讲真话,但这个真话却有损于祖国的形象: 诗人爱他的祖国,但又恨铁不成钢。这种矛盾复杂的情感纠结在一起,促使诗人既庄严地向祖国作了“最后的致敬”,又毫不留情地指出了它的痼疾——“愚蠢懦弱”。诗人以一个生动的比喻将本民族的劣根性赤裸裸地展示在国人面前。通过这幅耻辱的画面,诗人表达了一个爱国者的赤子之心。
但是在这首诗的后两节里,一种欣喜若狂的兴奋之情压倒了痛苦的别离之情。诗人想到自己马上就要去定居的“自由的新大陆”——美国,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喊出了“飞吧”、“冲吧”的呼声。在诗人的想象中,新世界无比自由、美好,“她的岸上开满了花朵,专制的浪潮在岸旁碰破”,诗人渴望早日进入这个自由的新天地,实现自己的夙愿。整首诗就在痛苦与兴奋、对祖国的失望与对新世界的企望这两种感情的撞击中唱出了“一个移居国外者的歌”。
莱瑙到新大陆后,并没有找到他所想象的那种自由的“花朵”。失望之余,他放弃了在美国定居的计划,同时,也由于德语国家浪漫派诗人共有的“乡愁”,他一年后就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张德明)
上一篇:《原上月 [阿根廷]卢贡内斯》读后感
下一篇:《又题马拉美小姐的扇子 [法国]马拉美》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