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峰的山坡上,平息的和风
把上下起伏的树木催入梦乡,
沉寂的鸟儿酣睡在露水之中,
星星已将碧波浪花镀上金光。
在沟壑的边缘,在高地的荒野,
一道湿热的烟霭隐没了路径,
月光凄清地浸淹漆黑的树叶,
耳朵再听不到人的细语轻音。
神圣大海吟唱在远方的沙滩,
高大森林的巨声发出了呜咽,
传声空气把大海之歌、林木长叹
送到夜晚照得明晃晃的云天。
升空吧,神圣的喧嚣、天籁之音、
大地和天空交谈的柔声细语,
升空吧,请问一下明亮的繁星,
有没有永恒之路直通到天宇。
大海啊,沉思的树林,虔诚之音,
你们曾在不幸之日回应过我;
你们曾平息过我徒劳的伤心,
你们也会永远在我心里唱歌。
(郑克鲁译)
【赏析】
李勒曾迷恋雨果的诗歌,后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一套诗歌美学理论,这套理论成了巴那斯派的纲领。李勒写作诗歌的态度认真,他不想迎合读者的口味,而是把诗歌艺术看作宗教般的神圣,不求功利的写作使他最终受到了普遍的尊敬和崇高的威望。
李勒的诗歌主张主要有“艺术的非个人化”、“艺术与科学联姻”和“追求完美诗艺”。非个人化针对浪漫主义的个体感情泛滥,李勒认为那是肤浅的;科学则给艺术开辟了新的实证的方法;他尤其批评浪漫主义不注重诗的形式美,强调与追求诗歌语言的准确、整洁和诗歌形式的完美,包括诗歌的造型、色彩等。《夜》这首诗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诗人的这些艺术追求。
本诗语言沉着、平静,节奏舒缓,诗人把力量主要倾注在对事物的描述中,即把复杂的主观感觉尽量纳入所叙述的物象,表面看不动声色,其实已充分把握事物。如这首诗对夜的描绘,作者以辽阔的视野感受着夜的事物,夜幕笼罩下的万物状态与声响,以事物的动静表述出诗人心灵中的张望与倾听。
在这首诗中,森林和大海是主体意象,作者强调了它们的声音动静,所谓“大海之歌”和“林木长叹”。描述的准确也是作者所追求的诗艺之一,所以描写中细微之处的把握十分重要,因为就在这细微中透露着诗人的主观信息。像“月光凄清地浸淹漆黑的树叶”,唯有漆黑的树叶是腐烂的颜色,它喻示了死亡般的寂静出现。又如“和风”把“树木催入梦乡”的“催”,事物间关系的人为确定当然有着它的深意,树木在夜间被催入梦,树木是主体,风是环境。后面“高大森林的巨声发出了呜咽”也异常出色,巨声却是呜咽,形成独到的低沉但雄浑的诗境和语调。
诗歌的主旨还不局限于事物或对事物的深沉体验,对存在的永恒性的寻找才是根本。无论向着夜的深处的张望或聆听,“大海啊,沉思的树林”,都不过是此心灵的回应,所以是“虔诚之音”,是“神圣的喧嚣、天籁之音”。对永恒的寻找不会停息,“你们也会永远在我心中唱歌”。
李勒的诗语言强劲有力,语境辽阔,状物如雕像般饱满,更有主观的复杂深度。他对19世纪的法国诗歌有重大影响,实际上许多后来的大诗人那时都曾在他那简陋的客厅里接受过启蒙和指点。
(南野)
上一篇:《夜 [巴西]梅雷莱斯》读后感
下一篇:《夜播 [澳大利亚]坎贝尔》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