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又忧愁,当痛苦袭上心头,
有谁可以和我分忧……
期望……总是空怀期望有何益?……
岁月正蹉跎,韶华付东流!
爱……爱谁?钟情一时何足求,
相爱不渝却又不能够……
反顾自己么?往事消逝无踪,
欢乐、痛苦,全不堪回首。
激情算什么?这种甜蜜的病症
会烟消云散,如理智开口;
只要你向周围冷冷地扫一眼,——
人生空虚、愚蠢真少有……
(顾蕴璞译)
【赏析】
诗人总是多愁善感的。莱蒙托夫也许是俄国诗人中最忧愁的一个,忧伤、忧患、忧愤是他诗风的主旋律,这首《寂寞又忧愁》代表了莱蒙托夫的诗风——愁的极致,美的极致。
三个段落从不同的角度来抒发。第一段第一句开宗明义:“寂寞又忧愁”,这种劈头慨叹的手法表现了情绪之强烈。接着用两个疑问句感叹无人分忧的孤单,末句点明忧愁的原因在于岁月蹉跎,光阴虚度。第二段谈到爱情,潜台词是: 这忧愁可以借爱情来化解吗?但爱情也是缥缈的,永恒的爱情乃是奢望,而过去的日子也没有美好的回忆值得慰藉。第三段说,即使偶有激情迸发的时刻,毕竟一经现实的碰撞便烟消云散,归结到最后,就是人生空虚、绝望,愁到深处,已经无法开解。
这种忧愁的情绪既是诗人个人生活的折射,更是时代风气的投影。莱蒙托夫不满三岁时母亲就去世,而他的外婆又赶走他的父亲,亲情对于他是淡薄的。在求学的过程中,又曾因与教授意见不合被大学开除,走上社会又因思想激进遭到当局的打压,爱情生活也无收获,他那颗敏感的心未曾体验到多少人生的欢乐,只能把深深的忧伤倾注于诗行。在俄国19世纪三四十年代这特定的历史时期,崇尚自由主义的进步知识分子群体也找不到欢乐的理由,那是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之后的十几年,沙皇尼古拉一世的政府对进步人士充满敌意,成立秘密机构对他们进行监视,许多人被流放甚至杀害,卑鄙者当权,高尚者蒙难。在这样的黑暗时代,迷惘愁闷的情绪弥漫在整整一代人的心头。这首诗的末两句“只要你向周围冷冷地扫一眼,——人生空虚、愚蠢真少有”,就依稀透露出时代的信息。
诗人的心各各不同,然而它们是相通的,古今中外的诗作常常表达忧愁的情怀,各具特色。李白说,“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其中的时光流逝之叹与本诗的首段有相似之处。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同样慨叹忧愁深得无可开解,无可挽回,这情绪是由个人的惨痛遭际生发的,愁中是泪。而莱蒙托夫的《寂寞又忧愁》散发着一种迷离之美,每段都是用疑问句来提出希望,又以回答让希望落空,宛如在雾中寻找出路,终归茫然;整齐的长短相间的句式和反复叹惋的语气读来轻柔而富于韵律之美,这样优美的形式之下却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深不可解的愁绪,颇能触动人们心中对人生的普遍共有的感受。
(蒋平)
上一篇:《家 [瑞典]海顿斯坦》读后感
下一篇:《小吉丁(节选) [英国]艾略特》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