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的祖国今安在?——
崇高的思想曾火花迸射,
献给美的桂冠曾鲜花盛开,
坚强的心曾乐于为一切神圣事业
红火并燃烧起来:
那曾是我祖国的风采!
诗人的祖国名叫啥?——
它正躺在儿女的尸骨上,
它正啜泣在异国的枪刺下;
想当年,它素称橡树之国
自由之国,德意志之国:
那曾是我的祖国我的家!
诗人的祖国为何要流泪?——
各族的王公贵族
屈从于暴君的淫威,
庄严的誓言已粉碎,
它的呼唤无人理会:
我的祖国为此而伤心落泪!
诗人的祖国向谁呼唤?——
它呼唤不会张口的诸神
带着绝望的雷霆,
它呼唤自由,呼唤救星,
它呼吁报仇雪恨:
我的祖国为此而呼唤!
诗人的祖国想干啥?——
是奴才,它要打倒在地,
是暴徒,它要驱逐出境,
自由地赡养自由的子孙,
或是让他们自由地为我们的沙漠献身:
这就是我祖国的决心!
诗人的祖国是否在期待?——
它期待伸张正义,
它期待忠贞的人民幡然醒来,
它期待伟大的上帝为它作主,
它并未将这位惩罚者错怪:
我的祖国正翘首以待!
(顾正祥译)
【赏析】
要理解这首诗,必须回顾一下1813年前后的欧洲历史: 德意志的一个主要邦国——普鲁士王国,于1795年被拿破仑军队打败,被迫同意法国兼并莱茵河以西的领土;1806年普鲁士再次与法国作战,又败于拿破仑,不得不割让了易北河以西的全部领土,并赔款1。3亿法郎。
1806年对法战争的惨败,唤起了普鲁士人民的民族主义情感,继而首相卡尔·施泰因又推行一系列改革,让公民参与政治,实行地方自治,全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绪更步步高涨。到1812年冬天,拿破仑军队攻打俄国失败,普鲁士便于次年再度参加反法同盟,在1813年3月打响了对法战争,诗人克尔纳便参加了这场战争直至阵亡。
克尔纳短暂的一生几乎都生活于普鲁士受法国入侵、辖制时期,在受压迫、受凌辱的境地中诗人产生了强烈的民族情感,《我的祖国》便是这位德国诗人表达爱国主义情怀、痛斥王公贵族卖国求荣行径的战斗诗篇。
诗歌开篇先回顾了祖国光辉的过去: 这个国度曾经产生过多少崇高的思想、美好的艺术作品,有过辉煌灿烂的历史。可是今日,祖国却在侵略者的枪刺下啜泣。诗句自第二节起,语气极其沉痛和愤慨——沉痛于祖国的屈辱和人民的悲苦,愤慨于卖国贼的软弱和“暴君”的淫威。继而诗人呼唤: 打倒奴才,驱逐侵略者,夺回德意志的自由与尊严!
有压迫处,必有反抗,侵略者的强横,唤起了弱国民众强烈的民族情怀。此诗正应合了当时德国国内汹涌高涨的爱国主义,成为一篇简截有力、庄严悲慨的战斗檄文。
(钟丽茜)
上一篇:《我的灵魂 [西班牙]希梅内斯》读后感
下一篇:《我的祖国 [蒙古]那楚克道尔基》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