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一切都有感觉!
——毕达哥拉斯
人啊,自由的思想者!你是否以为,
在这万物有灵的世上只有你能思想?
你的自由使你拥有了无限的力量,
可宇宙得不到你的任何建议。
请尊重兽类活跃的思想!
每朵花都是向自然开放的灵魂;
一种神秘的爱在金属里面藏身;
“一切都有感觉!”一切都比你强。
小心假墙中窥伺你的目光:
动词依恋的是物质本身……
别滥用物质,亵渎上苍!
卑微的生灵常有神祇藏身;
如同新生儿的眼睛,被眼皮遮挡,
石头里产生着一种真正的思想!
(胡小跃译)
【赏析】
万物有灵论源于上古时代的人类信仰,它主张灵魂存有,并由人推及万物,相信人与万物之灵的共存关系。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甚至认为“万物有灵”观念是宗教的起点,基督教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但这种观念更容易深深地附着于各种自然神论和多神论宗教。在现代,它则成为很多注重幻想的诗人的哲学基础,浪漫主义诗人尤甚。在奈瓦尔这首名诗中,我们亦明显感到了万物有灵论对他的影响。而且,奈瓦尔身上闪烁出的异教光芒何尝不是以此为基础呢?他注重幻想,注重事物之间的神秘幻觉,这自然使得他相信那隐藏在事物之后的神秘力量。
其实,对于浪漫主义者而言,提出“回到自然”也就是回到万物有灵的世界,借此来发现一个不同于城市工业文明的乡土。万物有灵论往往和神秘主义联系在一起,或者说,用所谓的现代科学理性的眼光来看,它本身就是神秘主义的。在这首诗的开头,奈瓦尔就发出警告,提醒在科学理性启蒙下成长起来的人类不要骄傲自大,不要因为自己有了思想和自由就盲目地贬低周围的非人类的世界。他站在毕达哥拉斯这位神秘主义思想家的立场上,指出兽类也会有思想,植物也会有灵魂,矿物质里也蕴藏着情感,“一切都有感觉”,“一切都比你强”。奈瓦尔在此重申万物有灵观念,目的不仅是改变人们的思想,更主要的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与世界相处的方式,改变生存的态度。所以在最后两小节中,他用假墙中的目光、生灵中的神祇、石头里的思想来提示人们,不要滥用物质,胡作非为,要尊重身外的世界,把一切非人类的存在视为同类,从而与自然万物共同呵护一个灵性的世界,共筑诗意家园。
另外,本诗所表现出的神秘力量与象征主义鼻祖波德莱尔在《契合》一诗中表达出的观念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只不过奈瓦尔在表述时的语调是教训式的,甚至有点恐怖,语气上也显强硬,远没有波德莱尔柔和。如在诗的第一节中,诗人的语调除了警示的成分以外,还表现出了对人类面对宇宙时的无知与无能的一种嘲弄。这种差别也许与二人创作的目的有关,奈瓦尔是写给大众的,而波德莱尔的《契合》是将斯威登堡的宇宙观转化为一种文艺美学的诗意表述,主要是写给诗人和艺术家看的。不过,在核心思想上,两首诗是相同的。如第二节中“每朵花都是向自然开放的灵魂;/一种神秘的爱在金属里面藏身”这两句与波德莱尔《契合》中“自然是一庙堂,圆柱皆有灵性,从中发出隐隐约约说话的音响”这样的诗句有着类似的回响,也可以在兰波的《洪水过后》中“噢!宝石藏匿,——花朵已睁开双眼”这样的语句中找到回声。这使得奈瓦尔与后辈的象征派诗人有直接的相通之处,他们都把关注点放到了超越主体之外的客体力量上,都意在依靠某种力量以建构一个神秘和谐的世界。第三节中的“小心假墙中窥伺你的目光: /动词依恋的是物质本身……”这一句,似乎又是兰波几年后《元音》一诗的事先宣告,奈瓦尔在此也是想运用一种新的语言来描述那个神秘的世界,这是一种全新的审美认知方式。
种种特征都表明,奈瓦尔无论是在诗学观还是表现手法上都具有超前性,他所追求的东西在他的后辈象征主义者和超现实主义者身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探索。
(林晓筱、韩德星)
上一篇:《金屋(和声) [英国]王尔德》读后感
下一篇:《金达莱花 [朝鲜]金素月》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