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提要】
1769年8月15日,拿破仑出生于科西嘉岛。10岁时前往法国,就读于巴黎的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就任军职。法国大革命时期参加革命军,并逐渐成为一名指挥官。1796年与贵妇人约瑟芬结婚。同年率兵打败奥地利。1798年他率军远征埃及,在埃及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却在海战中遭到英军的沉重打击。1799年回巴黎发动雾月政变,组成执政府,自任第一执政官。1804年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多次发动对外战争,一度称霸整个欧洲。但最终在滑铁卢遭遇惨败。1814年退位,并向英国寻求保护,最后被放逐到南大西洋的孤岛——圣赫勒拿岛,并于1821年死于该岛。
【作品选录】
在议会的讲台上站着波拿巴和他的军官们,议员们向这位年轻的救星欢呼,但是波拿巴并不在意这些掌声和欢呼声,因为他是不会沉浸在这暂时胜利的喜悦之中的。他漠然地看着大厅,心想: 他们就是国家的领导人么?当他们听到大炮的滚动声时,他们抖得多么厉害呀!我告诉你们,别忘了你们这发抖的惨状!现在我是你们的保护者。我将继续保护你们,直到你们所有的人对我俯首听命。
理所当然,他被任命为内防军统帅。现在他有一大批追随者。那些先前不受重视的军官希望跟着这位曾被免职的将军青云直上。那些害怕反动势力的官员们也希望在他那儿得到保护。所有感觉到被拿破仑拯救的人现在都成了他的追随者。但是群众肯定会憎恨他,因为在那天晚上的几个小时里数以百计的手无寸铁的市民、好奇的旁观者和妇女被打死了。这对他算什么呢?他的目的并不是受人爱戴。
他突然有了钱,有了佣人,有了马车。但是,即使到了现在他什么也不想要,他把一切都给了亲眷们。他的弟弟们突然官居要职,他的母亲又开始过舒适生活,她储蓄的嗜好也得到了满足。约瑟夫身兼数职,甚至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也都为官作宦。但是现在拿破仑很少写信了。大哥约瑟夫的口气却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他写信给拿破仑说:“我将做一切能帮你,对你的幸福有所贡献的事。”拿破仑成了一家之主。
现在的拿破仑小有所成,他的心在幸福地颤抖。就在这几周内,他陷入一生中唯一的热恋。
德西蕾却错过了这个机会。在几个星期以前,他还在陆军部的办公室里写信恳求约瑟夫居间说合,要求她立刻答复。“我渴望有个家!”现在他的信件里关于上层社会漂亮女人的评述越来越多了,因为现在他在上层社会的影响力上升了,受到女人青睐的希望也上升了。拿破仑结识了一些风韵犹存的半老徐娘。他曾闪电般地先后向其中两名女士求爱。她们一个是科西嘉的女贵族,她母亲的朋友;一个是漂亮的名妓,谢尼尔的情人。她们两个人的年纪都比拿破仑大得多,也都拒绝了拿破仑的求爱。但是这些交际花及情场老手的气息却充溢着这些新沙龙,使人们情绪高昂,拿破仑曾一度被此包围。“吻这两位夫人,吻第一位的唇,吻第二位的颊。”直到现在他的生活中还没有女人,所以他寂寞的心很容易被爱情之火点燃。
刚刚被任命为内防军统帅,这位新总司令就下令禁止民众拥有武器,彻彻底底地搜查,然后全部没收。现在却有一个十二岁的男孩,出现在他的办公室里,那样子惹人爱怜,并请求归还从他母亲那里没收的亡父的佩剑。拿破仑答应了他的请求,并且随后就接待了前来道谢的男孩的母亲。多么标致、天真、率直,多么迷人的女人啊!三十多岁吧!谁知道呢?她没穿紧身衣,但依然显现出她那苗条的身材,高雅的仪态。棕色的面庞流露出异国情调。她是在巴黎长大的克利欧尔人。在这恐怖的时代里,她学会了怎样用她的妩媚去征服男人。
当将军来到她处在巴黎偏僻郊区的小屋,拜访她的时候,他那由于过去的贫穷而变得锐利的眼睛大概注意到了室内强装门面的布置。但这并没有使他感到不舒服。这位军官,直到二十七岁才过上体面、自由的生活,因此他看重钱,但他并不看重富人。就像在生活中他看重男人的是才干、成绩,而不是其他。他看重女人的也同样是成绩——长相、气质,以及开发这些素质的本领。
约瑟芬做作献媚,撒娇撒痴,她对于妩媚就像穷人对于手中的钢镚儿,恨不得一个掰成两个来使。这不能怪她,因为在她失去了丈夫博阿尔奈后,再没有从热带雨林的老家马蒂尼克得到任何聊以维持生计的东西。她和丈夫曾长年分居,在丈夫从海外回到巴黎后,他们又重新生活在一起,一直到他后来作为王党分子被处决。她自己也过了三个月恐怖的牢狱生活,多亏罗伯斯庇尔政府垮台,她才重获自由。这恰巧和波拿巴被投进监狱是同一天。刚出狱后的生活很艰难,朋友们曾给这个穷困潦倒的人很大帮助。但是她和她的两个可爱的孩子奥坦斯和欧仁却始终没过上安稳的生活。
贫困的她却喜欢奢华,所以她必须讨好男人。她生来就妩媚动人,很能吸引男人。她贪图感官享受,也乐意接受男人的殷勤。她凭借这些优势,利用一切机会使自己变成了放荡的交际花。约瑟芬的朋友,漂亮的塔丽恩夫人把自己的情夫巴拉斯介绍给了约瑟芬,自己又找了一个富裕的银行家。目前约瑟芬是巴拉斯的情人,但是巴拉斯却受到她们两人的控制,因此公安委员会供给她们两人马和车。但是这位博阿尔奈夫人出身高贵,知道怎样安排动人的宴会,和两个党派的人都有来往。“广交豪杰”本是好事,只是在她家进进出出的那些伯爵和侯爵们是不带太太的。她已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革命时期的女冒险家。
那么波拿巴的境况如何呢?难道不是每一次政局的改变都可以使他丢官弃职吗?难道今天他已不再是一个革命冒险家了吗?如果上次缪拉没有搞到大炮,这位将军早就被枪毙了。他和约瑟芬一样,生存并没有保障。
拿破仑本是一个不乐于和人交往的人,女人对他来说更是陌生。但是就像布力安俄的教师所说的那样,他那沉默的心灵里却隐藏着火山。难道有比使这样一个人变得对女人如痴如狂更容易的事吗?约瑟芬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真正拥有的一个女人——一个彻头彻尾的恋爱艺术家。他真的像火山一样,面对这位克利欧尔女人爆发出滚滚爱焰。对于约瑟芬来说,这真是天降喜事。就这样她意会了拿破仑与她结婚的意图,但她丝毫没有恋爱的炽热。
她给她的朋友塔丽恩夫人写信说:“您在我那儿看到过波拿巴将军了。就是他将要成为我亡夫遗孤的父亲和我这寡妇的丈夫了。我钦佩这位将军的勇敢,以及他的渊博学识……但是我不得不承认: 我惊恐于他那试图征服一切的威力。他那具有穿透力的目光中具有一种罕见的、不可言说的力量,即使我们的执政官们也会对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最使我动心的是他那千百次向我证明的狂热的、令人窒息的激情。但也正因为此,我把即将答应结婚的念头又打消了。我现在已不再年轻,我能指望现在他对于我那近于疯狂的热爱会长久地持续下去吗?”
不知道什么东西在纠缠着这个聪明的、有心计的女人,使她害怕,犹豫不决。但是她那颗惊栗的心大概已预感到,有什么东西将会发生在她身上。要知道,拿破仑是一个要么什么都不去占有,要么就力图占有一切的人,况且他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他从来没有献身过任何人、任何事物,因为他必须支配一切人,拥有一切事物。如果拿破仑在他一生中作第一次,也是仅有的一次恋爱献身的话,他会将其全部身心投注在他所爱的人身上。
“我在等你,我的心完全被你占据了。你的玉照和那个令人心醉的晚上使我的五脏六腑都不得安宁。甜蜜的,举世无双的约瑟芬,你是如何深深地攫取了我的心啊!你生我的气吗?你在伤心吗?你的内心很不平静么?……当我投身那狂热之中,用燃烧我的火焰去燃烧你的芳心、樱唇时,我不能安静下来了。啊!就是在这天夜里,我发觉你的玉照绝不可能代替你。你该正午动身,三小时后我就会见到你。再见!吻你一千次!但你可别吻我,因为那会使我热血沸腾的。”
他没有告诉她他的计划,但是他向她透露了更多的事情。“这些执政官们以为,我需要他们的帮助才能取得成功,但我相信,有朝一日他们会为能得到我的恩泽而感到幸福,我将用我的剑为自己开道!”对此约瑟芬这样写道:“您怎么看待对这种成功的信心呢?这种自信心除了用不可测度的狂想作基础外,还能有任何别的吗?一个少将要保护政府的要员们!我实在莫名其妙。但是,正是这种荒谬的自信常常使我相信这个怪人所要完成的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
面对拿破仑就好像面对一扇炽热发光的心灵之门,透过锁孔可望见里面燃烧的灵魂。
但是拿破仑为什么非要娶这位他已经占有的女人为妻呢?为了独自拥有她吗?这不符合他唯我独尊,既占有一切又一切都不占有的性格。即使他自己确信是为了独占她,那他也是自欺欺人。和她结婚,他既得不到金钱,也不能通过她影响权贵们。那他是为了什么呢?当然,她对于拿破仑是有用处的,拿破仑正好可以用她的贵族出身来提高自信。他肯定考虑过,把这位和老王朝曾有过交往的她作为妻子肯定会驱散笼罩在他身上的“他只是一个科西嘉人”的最后一团疑云。但是正因为拿破仑是个科西嘉人,具有意大利人的家庭观念(看重子嗣、门第)的科西嘉人,所以他要寻找一个贵族血统的女人与之通婚。难道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就不竭尽全力、热切地渴望生命的延续了吗?
拿破仑的子嗣——这是唯一一件拿破仑不能单独完成的事——必须流淌着高贵血液。拿破仑自己也不是平民出身,而是在拥有双星徽章的古老家族的争战中长大的。拿破仑为摧毁贵族对平民的偏见作了很大贡献,但这决不是出于他的人道主义精神,而是出于他好斗的天性。和一个平民通婚对于他有什么益处呢?他娶了这个很久以来已经属于他,对他百依百顺的女人为妻,就是因为她的父系、母系都是世世代代的贵族。约瑟芬声名狼藉,且穷困潦倒,为什么她在沙龙里还大受欢迎?除了她的女性魅力外,还有因为她出身贵族。最有权势的执政官巴拉斯,自从上次巷战以来就把宝押在拿破仑身上,有意结交拿破仑,希望拿破仑和这个放荡的女人结合在一起,自己也好顺水推舟作个人情,这样他就有了改组内阁的后盾力量。在这个情爱自由的国度里,拿破仑突然拘泥于名分贞节,就会被人讪笑。因为现在已不再有什么王侯将相、骑士贵妇了,只有男公民和女公民,他们自由结合,自由分手。
巴拉斯早已决定,让拿破仑统帅驻意大利军队,并且给了对此半信半疑的子爵夫人约瑟芬肯定的允诺。巴拉斯这样做完全是为了讨好拿破仑吗?不,他有他的打算,就是要把最危险的人物派到最困难的前线。
拿破仑的那项使他得到陆军部职务的大计划现在送到了尼斯,被该地总司令加批送回:“写这项计划的人肯定是个疯子。他最好自己来实施这个计划。”这正是执政内阁所期望的。加批语的总司令被撤换了下来,“疯子”接替了他的职务。
现在既然拿破仑有了地位,谨慎的约瑟芬就不必踌躇不决了。一个能作公证的朋友远在她的出生地西印度群岛,不能提供受洗证明,人们只好信她胡说,她谎称芳龄二十八,实际上已三十三了。可拿破仑也颇为大度,虚报一岁。于是这桩婚姻就这么错打错着地开始了。约瑟芬除了一身债务之外,一无所有,拿破仑只好声称他仅剩便装与军服,于是他们签字,夫妻财产各归各管。既然如此,他们也就不需要举行什么婚礼了。但拿破仑还是让她在戒指上刻上“命由天定”几个字。
两天后,拿破仑告别了巴黎,踏上新的旅程,约瑟芬收到了他从十一个宿营地发出的十一封感情炽热的情书。他在尼斯与他的部队会合,挥剑接管了突击队。突击队将引导着他翻越欧洲的分水岭——阿尔卑斯山。
正是秋分时节,海上波浪滔天。拿破仑伫立于塔楼之上,凝望着敌方海岸。他在想:“那是我梦寐以求的攻略之地。身后是巴黎,约瑟芬的卧室满悬壁镜——这是幸福,我已拥有。前方,山那边,在敌国里荣誉在召唤着我,我渴望获得。”
他掉头望去,看到一脉熟悉的青山隐逝在蓝天中: 它已不再让他魂牵梦萦了。
那是他业已失落的故土——科西嘉岛。
群峰巍然耸立,白雪皑皑的峰尖直刺蔚蓝的晨空。阿尔卑斯山的冰峰熠熠闪光,如同冒险家拿破仑一样,英气逼人,雄视山野,笑傲众生。在这里,造物主向统帅象征性地展示了她是不可战胜的: 它用阿尔卑斯山这座天堑阻断了拿破仑的前进之路,他要从法国进军到他祖先的故土。
但是他,拿破仑,向来就不独钟情于武力征服,而是倾心于以智谋取胜,他积年累月地思虑着这个老难题。汉尼拔曾经翻越过阿尔卑斯山,而拿破仑却欲绕山而行。假如能与敌军遭遇于他们最薄弱的环节,也就是亚平宁半岛紧挨阿尔卑斯山的地段,自然为上上之策。该处地势低平,易攻难守,那么何必非要等到夏天呢?动手越早,积雪就越坚硬,雪崩的危险性也就越小。挺进吧,挺进到我祖辈的故国去!
裹足不前就意味着失败。要知道现在敌军对他并未构成威胁,他们正在冬哨所里休整,安然地睡着大觉,驻于伦巴底东边的奥军,西边的撒丁军,以及四分五裂的意大利的大大小小的共和国和大公国,在融雪之前,都不会预料到法军会突袭的。可是法军正面临着饥荒。因通货膨胀导致经济趋于崩溃的巴黎督政府,除了供给他们一些几乎毫无价值的纸币外,余无他物,况且就是这些东西也被军火商们中饱私囊了。“法兰西定会战栗的,”波拿巴到达之前,一位军官在家书中写道,“如果能查明所有在这里因饥饿和疾病而捐躯的战士的数目的话。”倘若不能解决军队给养问题,这位新统帅将怎么办呢?
“弟兄们!你们正饥寒交迫,向政府告急,却有求无应。你们驻军荒山野岭的勇气和耐心,令人肃然起敬,但却毫无荣誉和益处可言。现在我将带领你们向世界上最富庶的平原进军。那里欣欣向荣的城市,物产丰饶的乡村正期盼着你们。在那里你们将获得功勋、享受和财富。意大利方面军的弟兄们!难道你们缺乏勇气和毅力吗?”
初次阅军时,他慷慨激昂地发表了上述演讲,行列中仅有寥寥数声微弱的欢呼作为回应。重又躺到营房里后,士兵某甲对某乙说:“新头头面黄肌瘦、文质彬彬,看来是个新手,只会纸上谈兵,空谈什么‘富庶的平原’吧。得了,他最好还是给我们弄些靴子,不然我怎么去那里?! ”当年以色列人听摩西许诺“希望之乡”时,不也是这种感觉吗?司令官在这里遇到的只有反对。
在这山顶上困驻三年的军队里有谁是拿破仑的知音呢?这支军队四分之一的人员躺在医院里,同样数目的士兵不是阵亡、被俘,就是业已开小差溜之大吉了。军官们呢?他们还不是像七年前的奥克桑那的上尉们一样,并没有全心全意服从这个古怪的年轻首长,难道是消极抵制他吗?当他坐在办公桌边写写算算的时候,扑金的刘海与双目相齐,脑后长发垂肩,衬衣几乎无纹饰。这个外国佬在房里来回踱着步,口授着各种命令,法语讲得错误百出。司令部里除了他带去的三四个随从之外,无人对他有好感。有人告知他的一个随从:“他被视为一个数学家或空想家。”
要是他两者兼而有之呢?他正是这种天才人物!
最初他似乎仅是一个算术家,其实不然。他马上给巴黎督政府的执政官们发函,以此发动了一场书信战。这也恰如他用大炮和骑兵进行战役一样,投入了同样的激情,获得了同样的胜利。他说:“你们要求我创造奇迹,很抱歉我对此无能为力。须知举凡宏业,皆深谋远虑所成。胜负之间,仅一步之遥。从重大事件中我深知: 千里之行,取决于微步;一趾之疾,可丧七尺之躯。”可是在给杰出的军事组织家加诺的私人信件中,他却讲了许多公函中不能道出的苦衷。“您也许不相信,”他咬牙切齿地说:“我连一个工兵指挥官都没有,连一个参加过攻坚战的指战员都没有!…… 我根本没有炮兵,您能想象我是多么的愤怒吗?! ”事实上他总共仅有二十四门大炮,四千匹劣马,三十万枚银法郎以及供他的三万人的部队按半额制配给的一个月的口粮。就靠这些杂碎他得去征服意大利!
但他既然敢于夸下海口,也就只好以此为基础开始行动了。他像狂飙一样用不倦的努力迅速地把这支军心涣散、萎靡不振、业已重新唱起效忠专制王朝赞歌的军队改造成一支效忠于共和国的军队。
他到任第三天的文卷记录如下: 派遣一百一十名工人修路;弹压一个旅的哗变;组织两个炮分队;命令两名军官调查窃马案,回复另外两名军官的管辖要求;命令土伦的一位军官率部前来尼斯;命令另一位军官集结安提贝斯的国民自卫军;命令另一军官查出哗变旅里的主谋将官,给总参谋部写报告;发布阅兵命令。在最初短短的二十天之内,仅关于部队给养问题的文告他就发布了一百二十三道,其中有无数对于贪污盗用、缺斤少两、以次充优的警告。所有这些,他都完成于行军途中,十二次司令部拆迁之间,六次小战之内。
刚一跨过狭窄的关口,他就立即按照新作战计划展开行动。他采用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法,两次小战之后就切断了敌对盟军之间的联系。其实这些不过只是锋线部队的交锋罢了,很适合法国人的性情和法军平时的操作,对于那种大规模行列式的阵地战,法军尚是门外汉。但话说回来,交战初期,速度和勇敢比指挥官的指战艺术素养要管用得多。
纵马飞驰间,穿山越谷时,炮声隆隆中,遮护约瑟芬肖像的玻璃片忽然震碎了——他把这幅肖像装于贴身口袋里,曾经千百次地亲吻——他神色黯然,勒马而立,对布里昂说:“震碎了。我的夫人不是生病了,就是有了外遇,不忠于我了。走吧!”
一切都取决于他的承诺的兑现。他明白,假如这次他能说到做到,言行一致,部队就会相信他;而一旦他们相信他,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服从他、拥戴他。的确如此。就在他发表预言做出承诺的两周后,他的军队打了个胜仗,沿着斜坡向南下行,实际上正行进在最后一座高峰上,忽然间,士兵们发出了由衷的欢呼!长期在深山幽谷中停滞之后,他们忽然看到皮埃蒙特平原展于脚下,一望无垠,繁花似锦。波河和其他河流潺潺流向远方,冰天雪地的世界终于抛于身后了。“如同用魔力一样他们翻越了阿尔卑斯山这道巨大的屏障,而它就像是另一个世界的疆界。”
“这一切都是你们的!”拿破仑强迫两对手之一撒丁国王停战求和,献出他疆域内的所有物产。这是波拿巴戎马一生中第一个通过阴谋诡计和威吓讹诈而取得的休战。在这里,他以他并不曾拥有的强大的兵力恫吓对手,事实上他自己正两面受敌,根本不可能这样做。他的士兵们大为惊叹总司令的言出必践,他曾许下诺言,两个星期后他真的履行了诺言!
从这时起士兵们开始拥戴波拿巴了。战役初始,他已不再用“Buonaparte”签署公文,因为意大利已成为敌国,他不能用这个意大利名字,他改用“Bonaparte”。
不久以后,他将再次更名。
(阳若迅等译)
【赏析】
作为法国将军、法国第一执政官和法国皇帝,拿破仑的一生可谓叱咤风云。在他的一生中,拿破仑实行多项改革,在法国和西欧许多国家的体制上留下了永恒的印记。对于这样一个人物,如何展现他的一生,如何刻画他的性格,确实是传记家面对的难题。路德维希的《拿破仑传》从一个独特视角,即通过描写拿破仑的心路历程,给我们呈现出一个内心复杂变化而又充满自信和想象力的拿破仑。在该书中,作者从拿破仑出生到离世,选取他一生各个阶段的典型事例,用生花妙笔,将他描绘得神情毕具。
路德维希对重大的军事场面并没有作过多的描写,而是着力抓住传主的心理活动,对人物的个性特征进行深刻描写和分析。拿破仑对待革命和正统的态度,对待社会秩序和欧洲问题的态度,他少年时代“宁作鸡首、不为牛后”的抱负,都是通过心理描写的方法得以展现的。内心倾向在作者看来既是描写的手段,也是描写的目的。通过描写拿破仑的精神生活,进而解释由他内心倾向产生的决定和克制、行为和痛苦、幻想和计算。在他小有所成时,他的内心幸福地颤抖,而同时他也开始为下一个目标思索;在情感上,他沉默的心灵里隐藏着火山;在对意大利的战争中他想到:“那是我梦寐以求的攻略之地。身后是巴黎,约瑟芬的卧室满悬壁镜——这是幸福,我已拥有。前方,山那边,在敌国里荣誉在召唤着我,我渴望获得。”其内心的独白生动地说明了内心的激情是他对外战争的动力。
印度有句谚语说:“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在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性格确实对人生的成败起着决定的作用。拿破仑这位风云人物,其人生的成败与其鲜明的个性、独特的性格密切相关。路德维希认为主宰拿破仑灵魂的三种基本力量是自信、精力和想象。而在这些性格中,作者又着力表现他的政治个性。透过作者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拿破仑的政治个性首先表现为他有着极强的权力欲。他野心勃勃,十分重视权力价值,有着强烈的支配欲和成就感。在他还是一个普通的将军时,他就认为他是议员们的保护神,他有一种强烈的欲望,要让这些国家的政要们俯首听命于他。钱和豪华的马车以及别人的生命对他都无关紧要,只有权力才是他的最爱。他自己在做执政官时和挚友罗代莱毫不避讳地说:“我从未有丝毫的野心,或者说,如果有的话,那也是与生俱来的,与我的存在息息相关,正如我血脉中涌动的血液一样。”其实,这暗示了他的野心是与生俱来的。拿破仑的政治实践是其雄心与野心的相互交织,同步发展。随着职位的不断提升,政治实践的不断深入,拿破仑的权力占有欲不断提高,正如他的部下马尔蒙将军所说,拿破仑是一个为权力而生的人。其次,拿破仑的政治个性表现在他注重行动,并在行动中善于改变,果敢迅速,手腕灵活。为了政治需要,他强迫皇后约瑟芬与其离婚,而与奥地利公主玛丽·路易丝结婚,尽管她并不十分美丽;同样为了政治需要,他随意改变宗教信仰,就像换衣服一样平常。再次,他自信坚定,意志顽强。他的自信是与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密切相关的,战场上的胜利使他成为士兵们爱戴的指挥官。在每次战役中,他不仅仅钟情于武力,而更多的是以激发士兵的战斗意志和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以智取胜,在对他一生具有重要意义的进攻意大利的战役中,他的自信和军事才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战前法军面临诸多的困难,积雪、寒冷与饥饿,他深知“裹足不前就意味着失败”,于是不断鼓舞士气,把士兵们对财富的渴望转化为战斗力,他以统帅的无畏个性身先士卒,以无比的想象力抓住战机,采取与众不同的战术出其不意地击溃了敌军,从而铺平了他通向权力之巅的道路。他的自信也滋生了他的傲慢专横,他曾说“道德和习俗的法则都不适用于我”。他做执政官时说:“我脑中唯一的念头就是,此刻,除了我没有任何人能统治法国。” 由于他的傲慢与专横,他最终使法国军队在入侵俄国的战争中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作者在刻画拿破仑的政治个性时,也穿插了许多浪漫的爱情故事。拿破仑既是一个军事天才和野心家,也是一个普通的人,有着七情六欲,儿女私情。他一生艳遇如云,从马赛姑娘黛西蕾·克拉里的身上尝到了初恋的滋味,在与“波兰夫人”玛丽·拉金斯卡的相处中品味到了爱情的忠贞,与约瑟芬的结合使他有机会登上权力的顶峰,与奥国公主玛丽·路易丝结婚则不仅为了娶个“肚皮”,为他生一个继承者,还实现了政治联姻的目的。在这四个女子中,拿破仑又爱又恨的应该是约瑟芬。因为她不仅风韵绰约,心计多多,而且是拿破仑通向权力之巅的阶梯,但又风流浪漫,常常给拿破仑戴绿帽子,令他异常苦恼。约瑟芬与热月党政客塔利安和巴拉斯交情颇深,并借势成为闪耀社交界的名媛之一,生活放荡不羁。1795年10月5日,巴拉斯介绍她认识了拿破仑——他比她年轻六岁。拿破仑立即被这个在巴黎颇有名气的贵妇人征服了。“我在等你,我的心完全被你占据了。你的玉照和那个令人心醉的晚上使我的五脏六腑都不得安宁。甜蜜的,举世无双的约瑟芬,你是如何深深的攫取了我的心啊!”一个追求浪漫的拿破仑的形象此时跃然纸上。爱情加上权力,永远是拿破仑所追求的。从拿破仑众多的情书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痴情将军,他的情书的语言具有极强的诱惑力,说明他有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
拿破仑的语言魔力也在尽显其卓越军事才能的战场上得到很好的表现。他能用语言激发起士兵的斗志,正因如此,他曾被称为一个极富想象力的谋略家,战场上的演说家。譬如当拿破仑被重新器重后,率军进攻意大利。征服意大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当时军队后方供给不足,大军将面临饥荒,他在阅军时,慷慨激昂地说:“弟兄们!你们正饥寒交迫,向政府告急,却有求无应。你们驻军荒山野岭的勇气和耐心,令人肃然起敬,但却毫无荣誉和益处可言。现在我将带领你们向世界上最富庶的平原进军。那里欣欣向荣的城市,物产丰饶的乡村正期盼着你们。在那里你们将获得功勋、享受和财富。”他的这些富有诗意的演讲,自然能激起士兵的勇气和战斗力。
通观《拿破仑传》,路德维希紧扣拿破仑的心路历程,展示其个性魅力,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拿破仑的钟爱之情。当然,钟爱并未发展为偏爱,作者自始至终坚持以历史事实为原则,观察入微,鞭辟入里,直击人性卑微的弱点,而又没有流于庸俗低级。拿破仑是不朽的,因为他以雄心、野心及个性魅力书写了军事史上的奇迹;拿破仑是可叹的,因为他想超过社会公理以个人意念来改造世界;拿破仑又是浪漫的,因为他的征服欲望又派生出他的不少爱情故事。
(许勤超)
上一篇:《拉神巡游记 [古埃及]佚名》读后感
下一篇:《挪亚方舟 [古希伯来]佚名》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