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1982 彩色片 85分钟
法国马里荣影片公司 法国电视三台/瑞士奥斯影片公司联合摄制
编导: 罗贝尔·布莱松(根据列夫·托尔斯泰小说《伪息券》改编)摄影:埃马纽埃尔·马舒埃尔 主要演员:克里斯蒂安·帕台(饰伊翁) 冯·登·艾尔森(饰小个子女人) 卡洛琳·朗格(饰爱丽兹) 万桑·里斯特鲁奇(饰吕西安) 迪迪埃·博絮(饰照相器材商店老板) 马克·恩斯特·伏尔诺(饰诺贝尔)
本片获1983年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创作奖
【剧情简介】
巴黎凯旋门附近的福煦元帅大街。一幢文艺复兴风格的高级公寓住宅大楼。
中学生诺贝尔悄悄地打开了父亲在卧室里的写字台抽屉。他从钱盒里拿出几个硬币。父亲得知儿子需要钱,只给了他一张面额不大的钞票和几个硬币。诺贝尔说自己在学校欠了别人的账,但父亲仍然不给。他满肚子不高兴地去找母亲要钱,又碰了壁。无计可施的诺贝尔给自己的同学马夏乐打电话,说要把自己的手表卖给他。
他骑着摩托车来到帕西区马夏乐家里,把手表摘下来交给他。但马夏乐没有要他的表,反而从两个笔记本之间抽出了一张面值为500法郎的钞票,并告诉他这是一张伪造的纸币,问他能否识别出来。诺贝尔承认自己认不出来之后,两人一起到街上去碰运气。
两人在一家照相器材商店门前停住车。进店后马夏乐买了一个小镜框。诺贝尔从口袋中掏出那张500法郎的伪钞,递给了老板娘。老板娘觉得这张钞票不对头,就进入暗室翻来复去地检查。最后,她还是收下了这张伪钞,并找钱给了诺贝尔。两个孩子如愿以偿,走出店门,把找回的钱各分一半,跳上摩托,扬长而去。
晚上,商店老板发现了这张伪造的钞票,对他妻子说:“你不知道在巴黎市面上有几千张这种假票子吗?你真笨!”但老板娘反唇相讥:“前几天,你自己不是也上过当,收过两张500法郎的假票子吗?”老板把三张伪钞放在一起收入钱柜。
伊翁是一位年轻的燃料油送货员。他在照相器材商店后院的油仓注完油之后,开了一张发票,走进商店。店伙计吕西安把发票接过来,交给了老板。老板看了看发票,把那三张500法郎的钞票和一些零钱付给了伊翁。
伊翁到一家小餐馆去吃饭。付账时,他把那三张钞票递给了餐馆老板,老板说三张都是假钱。伊翁想把钱要回来,以便去找照相器材商店评理,但老板不但不把钱退给他,还骂伊翁是骗子。一怒之下,伊翁把老板推倒在地,一张餐桌也被撞翻了。
警察闻讯赶来,带着伊翁来到照相器材商店。不料店老板指使店伙计吕西安,告诉警察说他们根本不认识伊翁。当伊翁拿出支票存根为证,指给吕西安看, 吕仍佯装不知。
伊翁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一筹莫展。他的妻子爱丽兹建议去找律师,到法院告发照相器材商店老板及其店伙。但在法庭上,被老板收买了的吕西安矢口否认曾经见过伊翁。结果法庭判决伊翁诬告,罚他缴纳诉讼费。更可悲的是,第二天他就被公司解雇而失了业。
照相器材店老板娘在街上偶然撞见了诺贝尔,她到学校把事情经过告诉了校长。校方通过教神学课的神甫查证属实后,通知了学生家长。诺贝尔的母亲为了平息事端,给照相器材店老板娘送去了加倍的钱,这件事才算了结。
贪得无厌的吕西安,乘老板外出之机,抬高商品价格欺骗顾客,将差价中饱私囊的事被老板发现,也遭解雇。但他在离店时,用肥皂把保险柜的钥匙做了印记。他和两个同伙乘老板夫妇外出午餐之机,把保险柜偷盗一空。老板夫妇回店看到保险柜洞开,瞠目结舌,面面相觑。
吕西安的胆子越偷越大,不仅将偷来的支票从银行中兑出现金,而且干起了从自动取款机偷窃的勾当。转眼之间,他就发了横财。据说他用偷来的钱还做了几件扶危济贫的事。后来,他还给昔日的雇主寄来一张支票,并附上一封短信。信中说:“你用几张假钞票坑害了伊翁,但我是有怜悯之心的人。把这张支票拿去吧。别忘了你们的老伙计。吕西安。”老板读这封信时,感动得泪流满面。
毕竟恶有恶报。吕西安终于被捕入狱了。
失业后的伊翁,穷困潦倒。为了生活,不得已参与一桩银行抢劫案,他被指定为匪徒逃离现场时开车。然而警察及时发现了这桩案件,全部匪徒被当场击毙。惊慌失措的伊翁夺路而逃,车子撞到树上,他被捕入狱。妻子爱丽兹探监时,如鲠在喉一言未发。伊翁从妻子的信中得知,他们的独生女儿,在他入狱之后不久身染重疾,抢救不及而死。伊翁泪如泉涌,痛不欲生。在极度痛苦中,一名犯人拿他妻子的贞操开玩笑,被激怒的伊翁抄起一把菜刀,揪住了那个犯人的脖领,正在这时一名看守从身后抱住他,伊翁又把菜刀举在看守头上。虽然最后他把菜刀扔到地上,但监狱法庭仍认为伊翁有意杀人,因而把他投入特殊牢房。在那里,伊翁得知妻子在丈夫入狱、独女夭亡的双重打击下,痛苦万分,离家出走,去向不明。
家破人亡的伊翁陷入了绝望。他把每天积攒起来的安眠药一口吞了下去。但求死也未成,伊翁被人及时发现,得到了抢救。
事有凑巧,吕西安也被关进同一狱中。在监狱小教堂里见到伊翁时,吕西安建议他一起越狱,但伊翁对他恨之入骨,未加理睬。吕西安越狱未遂,被关进外省的一座重罪特殊监牢,在那里他将永无出头之日。
最后,伊翁获释了。
伊翁出狱的当天夜里,就在一座郊区小客栈里,杀死店主夫妇,抢走了钱财。
第二天,他在乡村邮局遇到一位上年纪的小个子女人,便尾随她到了家。这位心地善良的女人给他做饭并把他安顿在贮藏室中。伊翁把自己杀人抢钱的事如实地告诉了她。
次日凌晨,当小个子女人给伊翁送来热咖啡时,在院子里遇到了她的公公。老头子要她赶走伊翁,并打了她一记耳光。自从儿子死后,老头子整日酗酒,脾气变得十分乖张,经常无故打骂儿媳。这位天使一般的女人,在丈夫谢世之后,像奴隶一样伺候公公,同时照料一个残疾儿童, 日复一日地过着逆来顺受的日子。伊翁对她产生了感激和同情。
客栈夫妇惨死一案,引来了警察,他们来到伊翁藏身之所附近巡查。
这天夜里,伊翁在贮藏室中找到一把板斧,潜入老人的卧室,手起斧落,老人立即毙命。接着,他又把小个子女人的姐姐和姐夫砍死在楼梯上。最后,伊翁推开了小个子女人的房门,逼问她钱放在什么地方,但她并不惊慌,只把双臂交叉在胸前,温柔地看着伊翁,并低声叹息说:“可怜一下你自己的灵魂吧!”杀红了眼的伊翁又把这位善良的女人砍死在血泊中,连家中的小狗也未能幸免。全部生灵都惨死在伊翁的斧下。疲惫不堪的伊翁靠墙坐在地上抱头痛哭。
次日黎明,警察部队包围了小村,满身血污的伊翁走进一家布满宪兵的咖啡馆,对警官说:“我图财害命,杀了客栈店主夫妇,刚才我又把这一家人都杀了。”警察押着带手铐的伊翁,穿过愤怒的人群,离开了咖啡馆。
【鉴赏】
金钱像爱情、死亡一样,似乎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爱弥尔·左拉写过以《金钱》为题的小说,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莫里哀在《悭吝人》中,近代法国作家马塞尔·帕涅尔在《窦巴兹》中,都对金钱的社会职能发表过大同小异的观点。纵然各国都有“金钱不能给人带来幸福”的谚语,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在资本统治的商品社会中,俨然成了一条真理。人为财死的悲剧,每天都在世界各地上演着,而且版本总在不断翻新。看来,这类悲剧还得继续演下去。罗贝尔·布莱松根据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中篇小说《伪息券》改编的这部影片,是金钱悲剧在现代社会中的一个翻版。布莱松说:“我这部影片无意在道德观念上给人带来什么新的启示“但他的艺术处理却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故事的主线描写青年工人伊翁无辜地做了两个使用假钞票的富家子弟的牺牲品,受屈含冤,鎯铛入狱,家破人亡,求死不能。出狱后,图财害命,丧失理性,以怨报德,滥杀无辜。最后他投案自首速求一死。伊翁的悲剧可以说是金钱异化功能的又一图解。
故事的引子是诺贝尔和他的同学,他俩利用一张假钞票在街上骗钱,虽受到校方警告,但诺贝尔母亲的做法只是为了息事宁人,并不能杜绝这类悲剧的重演。
吕西安的遭遇是本片的一条副线,从受人唆使诬陷伊翁,小偷小摸到盗窃保险柜和自动取款机,被捕坐牢,越狱未遂最后被打进死牢。导演通过吕西安的命运告诫人们,贪图不义之财的人,必遭灭顶之灾,这是一条客观规律。
《金钱》这部影片的故事情节比托氏小说更加凝炼,虽然保留了原著的基本情节和部分对话,但布莱松重新进行了结构。在托氏小说中,作者意在描绘一张假息票的诈骗所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搅乱了五六个人的平静生活,给人以平地风云祸从天降之感,充满着托氏喜爱的神秘主义色彩。而影片《金钱》的故事是由伊翁这个人物贯穿始终的。布莱松认为,伊翁从一个普通青年工人变成一个丧失天良的杀人犯,是由不可知的命运造成的。在金钱的诱使下,任何人心灵中的罪恶因子萌动之后,都可能变成十恶不赦的恶棍。很明显,布莱松的用意不在于叙述这个并不复杂的故事,而在于在各镜头段落之间表述他这一寓意。
布莱松在1975年发表的《电影纪实》中说:“一个画家不是靠颜色,而是靠颜色之间的关联来表达自己意图的。同样地,电影也不是靠画面,而是靠画面之间的关联来传达作者观念的。如果单独来看某一个画面它是中性的,但当它与另一个画面连在一起,第一个画面就活了,就产生了生命。这不完全是故事本身的生命,或是剧中人物的生命,而是影片的生命。从画面的生命诞生那一刻起,电影才成为一门艺术。”
自1951年拍摄《一个乡村牧师的日记》以来,布莱松拍片时,不再聘用职业演员,不搭布景,不用词藻华丽的对话,力求直接反映生活。他采用和新现实主义导演截然不同的表现手法:深入解剖人物的内心世界,分析他们的性格和行为。这部影片以独特的风格、新颖的电影语言、深邃的寓意轰动了西方影坛,成为法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
《金钱》在戛纳电影节获奖时,记者问他为什么不聘用专业演员,布莱松回答得十分明确:电影不是演出,而是写作。你无法改变一个演员的内心世界:真诚的目光不是一种可以创造发明出来的东西。职业演员的表演可能会很精彩,但这不是我所追求的。制片人需要技艺超群的明星,这是他们的事。而我在影片中探索的东西,是一条通向未知的前进道路。总而言之,未知的东西是自然界和人,而不是演员。”《金钱》的全部角色都由非职业演员担任,人物的对白台词很少,也没什么需要高超演技的镜头。布莱松从来不允许演员“演戏”。根据巴斯卡尔理论,只要一表演,就难免会落入俗套,角色本身的个性就会丧失。
为了抓住人的真挚表情,他要求演员绝对服从他的调度,不给演员留有任何可以自由发挥的余地。为了洞察人物的性格和分析他们的行为,他想方设法使剧中人物被关闭在与外界隔绝的密室之中。《金钱》和他过去拍摄的《死囚犯的越狱》、《圣女贞德的受审》和《一个乡村牧师的日记》一样,主人公都处于孤身一人被封闭的环境之中。布莱松认为,人只有在这种境遇中,为社会交往所需要的那层“超自我”才会被剥离,而真实的自我才会显现,更深一层的下意识才会被挖掘出来。
法国电影美学家让·米特里认为“布莱松是法国电影界最严格的文体家。他热衷高度的抽象,刻意使自己的风格干枯、贫乏,给人某种‘苦行’、‘禁欲’的感觉。一垛白色墙壁的视觉主题是与纯洁无暇的精神主题关联一致的。”有人说布莱松理想中的电影应是面对白色的银幕(或一垛光秃秃的白墙),加上一个毫无感情色彩地读着笛卡尔《方法论》的画外音。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他“电影是人的内心活动”的主张。也许正因为如此,《金钱》像布莱松的其它影片一样,在观众和评论家中间引起截然对立的两种反应。一部分人认为是稀世之作;一部分人则认为味同嚼蜡。然而大家都一致认为伊翁在狱中的那几组镜头十分精彩。
伊翁在狱中,妻子中断探监之后,他写给妻子的信全被退回,他内心的孤独感跃然画面,使他近乎疯狂。在这种状态中受人侮辱而顿起杀机,当是意料中事。被关入特殊单人牢房,孤独发展成绝望,势必导致伊翁产生自杀念头。当他听说仇人吕西安被转移到特种监牢,自己无法亲自报仇时,更感自己已经失去生存的价值。既然工作、妻子、女儿、仇家已经不复存在,过去的伊翁也应随之消失。伊翁出狱妄杀无辜而后自首,只是为了速求一死。对小个子女人受公公虐待而表现出的义愤和同情,只是他良心未泯的一丝闪光。图财害命的恶魔已经占据他那颗早已冷酷的心,因而演出了以怨报德的悲剧。金钱是万恶之源的寓意自然会引起观众反思。
布莱松的电影风格以绘画性见长。法国著名导演特吕弗曾称“与其说布莱松的影片酷似一帧帧精美绝伦的照片,毋宁说更像出自名家之手的油画。”事实上,布莱松本来就是画家出身,尔后兼职电影剧作,最后才成为一名导演的。他刻意挖掘镜头内的丰富表现力,特别注重镜头结构、场面调度、影调、照明、色彩变化。他十分注重镜头的绘画表现力与动态的摄影技巧。这从《金钱》结尾前,伊翁血洗小个子女人全家的几组镜头就可见一斑:
远景。楼梯的最下一级上,小个子女人的姐姐躺在血泊中,姐夫的尸体正从上面几级的楼梯上缓缓地向下滑动。一支亮着灯的手电筒从楼梯上直滚下来。小狗迷尔扎呻吟着跑过来,在两具尸体周围转了几个圈,又跑开了。
远景。小狗迷尔扎跑进残疾儿童卧室,在他床边跑来跑去,孩子坐在床上哭泣。接着,小狗跑出来(镜头跟拍)站在小个子女人卧室门口。正在这时,伊翁(后背)把门猛力推开(镜头缓慢向前推),我们看到惊呆了的小个子女人,睁大着眼睛,从床上欠起身来,一盏小床头灯射出昏黄的亮光……
中景。伊翁持斧的胳臂向上一扬,使足全身气力,劈了下去(斧劈声)。
特写。床头灯被斧子碰倒,在桌上摇来摇去,墙上灯光映出的圆形光环里,现出溅在墙上的几滴鲜血。最后,台灯滚落在地,伴随着灯泡爆裂的声音,全室顿时跌入黑暗之中。
在这组镜头中,我们只听到两句简短的对白:
伊翁:钱放在什么地方?
小个子女人面对忘恩负义的杀人强盗,既不惊慌也不喊叫,只把双手交叉在胸前,温柔地看着伊翁,低声叹息着说:
“可怜一下你自己的灵魂吧!”自身死之将至还在关心杀自己的人的灵魂安宁,若非天使,谁能有这般心肠?
影片不乏凶险场面,但布莱松是以他特有的方式来表现的,即只表现几个能说明问题的细节:当他要表现暴力的时候,只让人看一只抓住毛衣的手、一只举起斧头的胳臂或是一张正在翻倒的桌子;拍摄伊翁的第一起杀人案只让我们看到洗手池的水是红色的;最后一起也只有两具尸体和一盏翻倒的床头灯和几滴溅在墙上的鲜血。布莱松也拍摄了一些惊险样式的高潮戏,如汽车追逐、企图越狱、谋害人命等。但很明显,这些都只是为叙事服务的。对导演来说,只有一点是最关键的,即以金钱为齿轮的邪恶的社会结构如何掀起伊翁心中的波澜;厄运、不公正、怯懦、凶残如何使这个人遭灾、沉沦、毁灭。从本质上来说,我们感到作品更接近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风格,而非托尔斯泰。
布莱松手法的简练,在这部影片中可谓登峰造极。抢劫银行那场戏,从头至尾借一个看报纸的过路人来交待;囚犯进监狱要默不作声地办理一切例行手续,而手续本身就反映出无聊、繁琐、令人窒息;拍摄寄给监狱中的伊翁的那些信时,布莱松却让这封催人泪下的信在无动于衷的狱吏手中传看。
影片充分展现了布莱松的独特风格,即逼真的音响和单调的谈话语调适成反比,毫无表情的脸和真实的布景融合为一。每一幅画面都具有符号价值。
上一篇:《野草莓》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下一篇:《钢琴课》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