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说法》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1985 彩色片 112分钟
阿根廷伊斯托里亚影片公司摄制
导演:路易斯·普恩索 编剧:阿依达·波特尼克 路易斯·普恩索
摄影:费利克斯·蒙蒂 主要演员:诺尔玛·阿莱昂德罗(饰阿里西亚) 埃克托·阿特里奥(饰罗伯特) 春丘娜·维亚伐奈(饰安娜)
本片获1985年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哥伦比亚卡塔赫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最佳外语片金球奖,多伦多电影节影片奖,纽约影评协会最佳女主角奖,芝加哥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哈瓦那新拉美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本奖;1986年美国影艺学院最佳外语片奖
【剧情简介】
1983年的布宜诺斯艾利斯。40岁开外的中学历史女教员阿里西亚正认真地向学生们讲授阿根廷历史,但学生们对她的讲授却不以为然,有的心不在焉,有的交头接耳,有的还不时发出怪声,这一切同阿里西亚严肃的教学态度形成强烈的反差。
对于阿里西亚来说,她的生活是美满幸福的。五年前她同在一家跨国公司任重要职务的罗伯特结了婚。家境虽不能同百万富翁相比,但房子、汽车、家具、佣人,一应俱全,也是属于中产阶级的一员了。平时丈夫常带她参加上流社会的社交活动,结识的净是法官、将军、巨商、社会名流等显赫人物,在家里尽情享受丈夫的体贴抚爱。美中不足的是她有不育之症,不能为罗伯特生儿育女。但宽容的丈夫在同她商量之后,从医院里收养了一个叫佳比的女婴,使这个家庭变得更加温馨完美。佳比现已5岁,长得活泼可爱,阿里西亚视她为掌上明珠。在阿里西亚看来,周围的一切都如同她的家庭一样美好和谐,官方的一切报导和丈夫的每句话,都是金玉良言毋庸置疑的。
然而生活本身并非如此诗情画意。偶然发生的两件小事竟完全改变了阿里西亚的信念和生活轨道。
一天,在同几个中学时代的女友聚会时,阿里西亚意外地见到分手多年、一直毫无音讯的挚友安娜,她热情地把安娜邀到家里作客。不料罗伯特对安娜的到来不仅显得异常冷淡,甚至对其表现出某种程度的蔑视和厌恶。晚饭之后两个好朋友在客厅里高兴地攀谈起来。阿里西亚责问安娜为什么当初会不辞而别,安娜痛苦地讲述了过去几年的遭遇。她是数以万计的神秘失踪者之一,不同的是她侥幸活下来,并重现在人群面前。七年前的一个夜晚她被闯进家来的几个大汉蒙上头带到一辆车上,几只脚踏在她的身上,狠狠地将她打昏。等她清醒过来时,已经是一丝不挂地被按在一张桌子上受审了。她受尽了各种酷刑,还被一个尖嘴猴腮的人多次强奸。说到这里安娜已是泣不成声。阿里西亚诧异地半晌说不出话来,她简直不能相信这种骇人听闻的野蛮行径竟会发生在她的周围。她问安娜这是为什么,安娜说她也是后来才明白,因为她的丈夫佩德罗被指控为颠覆分子。据她所知,佩德罗早已被人秘密杀害了。安娜还告诉阿里西亚,她被秘密监禁的那个地方挤得满满的,许多人的孩子都是在那儿失踪的,那些孩子被卖给了那些不问孩子来历的家庭……阿里西亚感到无比震惊,她本能地想到佳比。她神色慌乱,像被人揭了短似地粗暴地质问安娜,为什么要对她讲这些,说完不礼貌地做了个送客的表示。安娜对女友的反应感到疑惑不解,但还是礼貌地告辞了。阿里西亚心烦意乱地拿出佳比的一张照片端详起来,一股莫名的忧伤和困惑袭上她的心头,她的心再也不像昔日那样平静了。
几天后,课堂上又发生了一件小事。阿里西亚走进教室后发现黑板上贴满了传单、剪报。她命令一个学生把东西揭下来交给她,并随便看了其中的一张,那上面登载着一些失踪儿童的照片。她不由地感到一阵慌乱,赶快把传单放到讲桌上开始讲课。然而她的思路被打乱了,只好改变方式向学生们提问。当问及科斯塔为什么没有证据就轻信一种假设时,科斯塔不加思索地回答道,没有证据那是因为历史是刽子手写成的。阿里西亚一听,脸色一沉,将科斯塔撵出了教室。
从学校出来,阿里西亚驱车回家,第一次途经“五月广场”。只见那里聚集着近百名包着白色方头巾的母亲,每人手中都举着标语牌,有的上面贴着男孩和女孩的照片,有的上面写着:“把非法监禁和在押期间出生的孩子们交还给他们的亲生父母!”阿里西亚木然地看着,她的血像凝固了一般,心里奔涌出忧伤、同情、羞愧、困惑的复杂情感。她想起学生们的那些传单,想起自己交到校长办公室的那些材料,她感到无限的内疚,赶忙悄无声息地离开了示威的人群。
阿里西亚忧伤疲惫地回到家里,找出佳比的出生证明仔细地翻看起来。失踪儿童的照片、母亲们绝望悲痛的神情、佳比的相貌,全都闪现在阿里西亚的脑海里,她无法从迷乱中理出个头绪。佳比会不会也是个被卖给他们的失踪孩子呢?阿里西亚霍然顿悟,只有认真调查一番,才有可能弄清真相,遂开始做起调查的计划来。
等罗伯特回来,阿里西亚鼓起勇气询问起佳比当时被收养的细节。没想到罗伯特一反常态,极力回避问题。这反而增加了她的怀疑。见难以从丈夫口中获悉真相,阿里西亚决定亲自进行调查。她找到佳比出生的拉普达拉医院,希望能得到1978年出生婴儿的资料,但医院职员互相推诿,不肯帮忙。她又找到失踪人员查询资料室,翻阅了大量资料,但仍未能查到佳比的来历。
阿里西亚的早出晚归引起了罗伯特的注意。尤其是听到妻子担心佳比是个失踪的孩子,并为此正进行调查时,大为恼火。他断言是安娜搞的鬼,失口说出他知道安娜的丈夫是个颠覆分子。罗伯特的反常引起阿里西亚对他的怀疑。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罗伯特在车库里碰上了安娜。安娜冷冷地告诉他,她完全了解他的底细,正是他当年告发了她。罗伯特钻进汽车,气急败坏地说了句“我就要这么做!”,然后驱车飞驶而去。
阿里西亚像往常一样把佳比送到幼儿园。一个银发爬满双鬓的老太太叫住了她。在就近的咖啡馆里,老太太告诉阿里西亚她叫萨拉,从外地来到首都寻找她的五岁的外孙女。她见佳比长得同她女儿五岁时的照片非常相像,才找阿里西亚打听。听完萨拉的讲述,阿里西亚的泪水忍不住地流淌下来。一切都明白了,她的佳比果真是丈夫买来的一个失踪的孩子。
第二天,阿里西亚把萨拉带到家里,告诉罗伯特,萨拉可能是佳比的外祖母。罗伯特顿时暴跳如雷责骂阿里西亚疯了,并声嘶力竭地让阿里西亚把萨拉赶走。萨拉走后,二人激烈地争吵起来,阿里西亚怪罗伯特骗了她,掩盖了收养佳比的真相。正是罗伯特卑鄙地出卖了像安娜这样善良、正直、无辜的人,当局才看中了他。罗伯特发疯似地把阿里西亚打倒在地,又揪起她的头发,发狠地按住她的头往门框上撞,猛一关门,将处在合页处的阿里西亚的手挤得血肉模糊。
阿里西亚看着同自己共同生活了五年的罗伯特,现在似乎感到完全的陌生了。她忍着疼痛到卫生间用纱布把手包好,从卧室拿出手提包和风雨衣,坚定地朝门口走去。望着阿里西亚渐逝的背影,罗伯特木然地立在原地。手里的电话耳机,传来正在奶奶家的佳比甜甜的儿歌声……
【鉴赏】
这是一部深刻地反映了阿根廷社会、历史问题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的政治影片。影片是一个民族在经历了一场重大的浩劫之后痛定思痛的反思,是对政治麻木的人们敲响的警钟,是给健忘的人们留下的备忘录,是一篇讨伐犯罪者的檄文。
1975年,阿根廷发生了以魏地拉为首的右派极权的军事政变,从而把历史推向最野蛮、最黑暗、最漫长的一页。军政府为维护其不得人心的统治,灭绝人性地对阿根廷人民实行血腥镇压,造成了全国性的白色恐怖和骇人听闻的迫害事件。在将近8年的军人独裁中,数以万计的人神秘地失踪、死亡或流亡国外。以阿方辛为代表的文人政府上台之后,在国内实行民主化进程,但对于独裁时期所造成的众多问题并没有进行认真的清理和给予公正的解决。
影片导演普恩索在谈到本片的拍摄时曾对记者说过:阿根廷一直有两种历史,一种是真实的历史,真正的说法,另一种是当局通过严格审查所公布的歪曲的历史,官方的说法。本片片名正是不无讽刺地针对这一事实而起的。导演把影片女主人公写成历史教员。历史缺乏对现实的联想,便只会是僵化的行为记录,人对现实缺乏认识,只能算是苟且地活着。影片开始部分女主人公给我们留下的正是这样的印象。她接受官方说法,对自己的生活、丈夫的过去和现在、女儿收养的过程,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从来没有深思过,怀疑过。阿里西亚间接地成为幸存者伤痛的做孽人,是因为她被眼前幸福的一切所蒙蔽:可爱的女儿,中产阶级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历史教科书训练出来的思维逻辑。是朋友的痛苦体验和无意中的暗示,是示威人群的亲人和照片中的失踪者的一张张活生生的面孔,向她揭示了世界阴暗的一面,这是女主人公心灵变化的外在力量,而女性对孩子所特有的敏感,才最终促成她打破谎言樊笼的决心,这是女主人公完成立场、感情转变的内在力量。导演说,他本人虽未直接受到迫害,但耳闻目睹的事实,以及通过对家庭、亲朋及同事的那几年的经历认真思索之后,对国家发生的事情逐渐有了明确的认识。看到许多人至今仍否认独裁时期所存在的恐怖,甚至不相信发生过无数的迫害事件,或者闭上眼睛不予承认,他感到有一种历史责任感拍摄这样一部影片。他认为,只要真相没有被揭露,只要所有参与失踪事件的人,哪怕只有最后一名未被发现并受到惩处,阿根廷失踪问题就不会被搁置不提。相反,只要不对有关人员进行审理,这一问题就会像幽灵一样笼罩着全民族的未来。不惩罚少数执行者,就等于是惩罚大多数的公民。凡是想生活下去的人,都应该以仇恨的目光回顾过去大规模屠杀人民的那段血腥历史。“我们是经历了那段历史的人。尽管我们无力止住往后转的历史车轮,但我们中的许多人都直接或间接地成了造成浩劫的帮凶。我们必须分析一下,我们是怎样允许发生这一切的。”拍摄这部影片,还想告诉人们,即使是集体所做下的不公也不能冲淡个人的责任。不然,谁也不能保证,类似的悲剧在今后的历史上不再重演。影片结尾并没有明确指出孩子是属于谁的,因为每个人的情况各有不同,不可能有解决办法。但没提供解决办法并不等于没有结局,结局就是主人公的变化,发现了她所处的位置,认识到了官方说法及历史教科书的虚假,终于同她的丈夫——军政府的支持者分道扬镳,走出充满虚伪瞒骗的历史和假意奉迎的现实。
影片虽说是一部政治性很强的影片,但并没有沿袭一般政治影片的模式。除个别示威场面外,影片中没有出现多少具有煽动性的政治口号或对话,没有着意宣扬某党某派的政治观点,而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交谈,让每个人自然流露出他们各自的现实立场和爱憎。对于以安娜为代表的受害者在肉体上所受到的种种酷刑、拷打与精神上所受到的折磨、摧残,影片仅仅通过安娜之口平淡地表述出来,甚至连一个闪回的镜头都没有使用,有意识地避开了会给观众造成强烈感官刺激的血腥、暴力、恐怖的场面。影片从始至终都是围绕着阿里西亚的日常生活而将故事向前推进,每一个场面都是那么的平淡、自然,同现实生活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而正是这种日常生活的细节,使人们的心灵受到猛烈的撞击和震撼,这正是影片的成功所在。
影片以其朴实无华的叙事风格,通过女主人公的心灵历程,把人们带到了残酷的历史现实之中。这部影片并非导演的处女作,此前他不但拍过许多广告片,还拍了一些故事片和电视片。他并非不懂得各种艺术手法和蒙太奇的使用,但他坚信在影片中使用这种风格一定能成功。果然影片问世后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国际电影界的普遍承认。
影片没有按照传统的戏剧方法,着意通过情节的编织和道具的使用,人为地造成矛盾和矛盾的激化,而是依据女主人公心灵的变化和历程将矛盾自然地推进。阿里西亚同女友安娜分别多年后不期而遇,自然会无拘无束地回忆分手后各自的生活,自然是谈论那些令人开心的片断,所以两人不时爆发出会心的笑声,甚至是哈哈大笑。当阿里西亚问起安娜分手后的生活时,两人的脸上都是带着笑容,从安娜从头到尾讲述自己的不幸遭遇的过程中,阿里西亚的面部表情从含笑到惊愕,从惊愕到严肃,从严肃到忧伤、痛苦。这种表情的自然过渡,既没有使用特写之类的艺术手段,也没有给演员以感情积累的时间,场面表面上是那么平淡无奇,却起到给人们心灵以震撼的强烈效果。正当阿里西亚为女友的不幸感到同情时,安娜无意中讲到许多孩子神秘失踪的事,阿里西亚的表情在瞬间变得那么复杂和迅速,由同情变为难为情,由难为情变为反感,继而下了逐客令。整场戏处理得细腻入微,毫无矛盾爆发的任何提示或铺垫。恰恰是这种自然引发的冲突和矛盾,既无牵强跳跃之感,又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这不仅是导演的成功,而且也足以显示两位女演员深厚的功力。
提到演员的表演,不能不介绍一下女主人公的扮演者诺尔玛·阿莱昂德罗。她出生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艺术家庭。父亲的熏陶使她自幼酷爱艺术,6岁时便登台演出,13岁在电台播演节目。她先后主演过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等人的许多经典剧作,如《惩恶扬善故事集》、《漂亮的唐·迭戈》、《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多次荣获最佳戏剧女演员奖,9次获得马丁·弗耶罗电视剧表演奖。她长得并不动人,但多才多艺,理解力强且戏路广阔,在《官方说法》中的精湛表演,使她在影坛也声名远扬。
为了拍摄本片,导演不仅多方收集资料,还走访了许多实地和家庭。他从1983年开始写作剧本,后找到曾流亡国外的阿依达·波特尼克一起合作,先后易稿三次。影片始拍于1984年,尽管当时已进入民主进程时期,但剧组仍然冒着巨大的风险。男女主角都是军政府时期黑名单上的人物。诺尔玛·阿莱昂德罗因公开反对军政府,她的家和她工作的剧院都曾被炸。她和男主角及编剧曾流亡国外多年,随时都受到死亡的威胁。在拍片过程中,编剧本人和扮演孩子的演员的妈妈就多次收到过恐吓信和匿名电话,拍片的资金也非常困难。但导演和剧组全体硬是凭着强烈的责任心和认真负责的精神最终将这部艺术佳品奉献给了观众。
《官方说法》为阿根廷电影界赢得了第一个奥斯卡金像奖,极大地振奋了阿根廷电影界人士,为长期处于萎缩状态的阿根廷电影业的复苏注入了一股强劲的活力。
上一篇:《安德烈·鲁勃廖夫》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下一篇:《审判》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