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中尉的女人》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1981 彩色片 127分钟
英国朱尼珀电影公司摄制
导演:卡洛尔·赖兹 编剧:哈罗德·品特(根据约翰·福尔斯同名小说改编) 摄影:弗雷迪·弗朗西斯 主要演员:梅丽尔·斯特里普(饰萨拉·伍德拉夫和安娜) 杰罗美·伊恩斯(饰查尔斯·史密森和迈克)
本片获1981年英国影视艺术学院最佳女演员奖,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最佳女演员金球奖
【剧情简介】
1979年,英国一个电影摄制组来到英国南部滨海小镇莱姆,拍摄影片《法国中尉的女人》。这是个发生在维多利亚时代的故事。第一个镜头开拍时,扮演女主人公萨拉的演员安娜,全身穿着黑色服装,站在莱姆港的防波堤上。导演一声“开拍”,萨拉起步,沿着伸向海中的石堤朝前走去。她走到石堤的尽端,停下脚步,呆呆地望着远处浪涛汹涌的大海……
1867年的莱姆,一位爱好地质考察的青年绅士查尔斯·史密森从伦敦来到这里,探访已与他订了婚的富商之女欧内斯蒂娜·弗里曼。夏日的一天,查尔斯在和未婚妻外出散步之际,突然发现防波堤尽头站着一个黑衣女人,呆望着大海。强劲的海风卷起巨浪,拍打着石堤,她的头巾随风飘摆。查尔斯从未婚妻那里得知这位妇女名叫萨拉·伍德拉夫,是个可怜的悲剧人物,当地人都轻蔑地称她“法国中尉的女人”。
萨拉出身于一贫寒家庭,受过很好的教育,喜爱艺术、绘画。她不是莱姆镇人,她以前是在一个靠海的市镇当家庭教师。一次海船失事,一名负伤的法国中尉被送到镇上疗养,萨拉被他所吸引,于是,她跟随法国中尉离开小镇。但是不久,她发现自己仅仅是他的消遣对象。萨拉明白自己的社会地位,无法像上流社会的女人那样得到应得的一切。她只身来到莱姆镇,她孤傲、沉默,经常一个人呆呆地凝视着大海。这件事引起了查尔斯的极大兴趣。
在一间现代化的旅馆房间里,灯光暗淡,床上熟睡着一男一女,他们是扮演查尔斯的迈克和扮演萨拉的安娜。显然,背景、环境已回到现实世界中。电话铃响了,迈克拿起话筒同对方交谈。他放下话筒后开亮了灯,叫醒安娜,告诉她摄制组正等她拍戏。安娜有些发窘,穿上衣服懊丧地说:“他们会知道你在我房间里了!”
教区牧师介绍萨拉到波坦尼夫人家担任伴随,夫人古板严峻、神态凛然,具有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的伪善性格,她要求萨拉:“作为伴随,必须具备无可指责的道德品性,把那个外国人完全忘掉,并且不准再眺望大海。”夫人严肃地递给萨拉一本《圣经》让她朗读。还没念上几行,夫人已经鼾然入睡了。
萨拉在夫人家感到更加压抑和孤独,她瞒着波坦尼夫人,还是经常在海滨漫步,她一次又一次地与在海滨采集标本的查尔斯相遇。查尔斯对她的命运充满同情。还有几十天查尔斯就要和欧内斯蒂娜举行婚礼了。但他感到在萨拉身上有某种非同一般的气质,而欧内斯蒂娜不过是个平庸的女人,她需要的只是一种甜蜜而豪华的生活。在和这两个女人的交替相见之间,他感到非常矛盾。无论如何,他得帮助萨拉摆脱目前的处境。渐渐地萨拉感受到查尔斯的热情、真诚和不流俗的见识。查尔斯主张萨拉离开这个令人窒息的小镇,到伦敦去。但是萨拉不愿离开这个把她视为淫妇的小镇。因为她受的教育超过她的身份,可实际的社会地位却仍很低下。假如去伦敦,她就会真的沦落为人们秽言中的那种人。这番话使查尔斯感到迷惑不解。当查尔斯发现自己对萨拉产生感情之后,他征求一位朋友、一位笃信达尔文主义的格罗根医生的意见,据医生分析萨拉患有“隐性忧郁症”。
性格奇特的萨拉,曾经对人世绝望,立意在孤独中接受厄运的摆弄,在心灵自由中获得安慰,但查尔斯的出现却使她无法掩饰内心的激动。当萨拉故意藐视波坦尼夫人的教诲时,夫人把她辞退了。人们传闻萨拉失踪了,只有查尔斯收到萨拉一张便条:“秘密已暴露,我在悬崖下的谷仓内,站在我和乌有之间的唯有您一人。”查尔斯没有听格罗根把萨拉送到一家私人精神病院去治疗的建议,却劝萨拉前往埃克塞特,并让她的律师送给她所需的生活费用。
安娜戴着眼镜在旅馆迈克的房间里看书,她似有所感,对迈克念道:“1857年,伦敦郡有八万名妓女,成百上千的妓女本来都是像家庭女教师那样的好姑娘,只是因为失了业……”接着她又拿起《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剧本,翻到某一页朗读起来:“我要去伦敦。如果我去伦敦,我会成为人们在莱姆镇已经称呼我的那种人。”安娜乘拍片的间隙回伦敦去看她的法国丈夫戴维。她还答应和迈克再次相会。
查尔斯情不自禁地乘车来到埃克塞特找萨拉。萨拉住在安迪柯旅馆,萨拉的脚扭伤了,此刻正缠着绷带,坐在壁炉前的单人安乐椅里。她穿着一件长袖睡袍,围着披肩,见到查尔斯进来,垂下了眼皮,低下头轻声地饮泣。萨拉终于委身于查尔斯。查尔斯吃惊地发现萨拉原来还是处女。萨拉真挚而奇特的感情使查尔斯很激动。查尔斯不解地问:“真有这个法国人吗?”“有。”萨拉轻声地说:“我确实去过威茅斯小旅店,我看到他从旅店出来,带着个一眼就看得出的那种女人,他们走远后,我就离开了。”查尔斯决心马上返回莱姆镇,解除婚约。“萨拉,请给我一天时间,一定要等着我。”临行时萨拉说:“我什么也不要求你,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我早就梦想有这一天……现在我知道你曾有一天真正爱过我,我可以忍受一切,你已经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
查尔斯回到莱姆镇 ,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和欧内斯蒂娜解除婚约。这位高贵小姐的父亲让律师起草了一份侮辱人格的认罪书,要查尔斯在认罪书上签名,作为解除婚约的条件,而这份东西随时都会登在《泰晤士报》上。查尔斯毅然在认罪书上签了名,摔下笔,扬长而去。然而当查尔斯回来找萨拉时,她已经离开旅馆不知去向了。
电影快拍完了,迈克因要和安娜分手而感到痛苦,故设法让妻子出面邀请摄制组人员吃烤肉午餐。迈克乘此机会热切地恳求安娜和他作一次严肃的谈话,而安娜却只喃喃地说了一个字“温德米尔”——即这部影片最后一场外景地名。
查尔斯花了三年时间寻找萨拉,终于收到他的律师发自温德米尔的电报,“已找到她,她现叫拉夫伍德太太。”原来萨拉和查尔斯不辞而别后,在一个建筑师家里找到了家庭教师的工作,主人待她很友善,还鼓励她自由地绘画。这时萨拉才把她现在的地址告知查尔斯的律师。他们终于重逢了,查尔斯责备她不该甩下他三年杳无音讯:“你差点毁了我。”萨拉请求查尔斯宽恕她的追求给他造成的痛苦,“时至今日,我才得以找到我的生命,我的自由”。查尔斯终于宽恕了萨拉,他们在灿烂的阳光下拥抱在一起。在一只小艇上,萨拉坐在船头,查尔斯坐在船尾,慢慢地在宁静的湖中划着……。
最后一个镜头拍完了,摄制组全体人员在新庄的花园里举行联欢会。小乐队在演奏,演员们纷纷起舞。联欢会尚未散场,安娜和丈夫戴维便坐上白色汽车走了,把迈克一个人留在那里。
【鉴赏】
本片是80年代英国“文化反思电影”的一部佳作,也是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的典范之作,公映后备受影评家的赞誉,英美报刊甚至称其为“战后儿十年来最有英国特点的影片”。
英国电影也像其他西方国家的电影一样,在六七十年代经受了反传统浪潮的猛烈冲击。这一时期英国电影的基调就是彻底否定传统,大反现存秩序。进入80年代后西方电影明显出现了一股“回归”热,但80年代的回归并不是完全回归到旧传统上去,而是在表现旧传统时对其进行反思,根据今天的标准对其褒贬臧否,这就是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英国的“文化反思电影”即是这总的“回归”热潮的一个组成部分。所谓“文化反思”,就是指以现代的观点对传统文化,包括传统的道德价值观、传统的生活习俗等进行批判性的审视。历史上的英国相当保守、传统势力极强,这主要表现在社会制度僵化、阶级壁垒森严、道德价值观念虚伪等方面,这些都和今天的社会现状、今天的价值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对比。80年代的英国电影工作者从这种反差和对比中找到了自己的创作视角,陆续推出了一大批深受观众欢迎的文化反思电影,其佼佼者有《甘地》(1982)、《热与尘》(1983)、《印度之行》、《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等。本片是这股潮流中比较早、也是各方面都比较成功的一部代表作。影片是根据1969年出版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的,原著讲述的是百余年前英国一对社会地位悬殊的恋人间的感情纠葛,在讲故事的同时不断有个现代人以现代的思想准绳去评论男女主人公的言行。这样做完全符合文学的特性,但原封不动地搬上银幕却可能令人生厌。许多著名导演对此都望而却步,本片编导品特和赖兹却巧妙地以片中片的方式妥善解决了这一问题。品特把这个现代人的旁白改成了现代人的形象,即让现代的电影演员安娜和迈克分别去扮演历史故事中的萨拉和查尔斯,品特在表述这个百余年前的故事时寓意深刻地穿插了安娜和迈克在拍摄影片期间的一段恋情。赖兹以娴熟的导演技巧将两段爱情交织在一起,两相观照,处处加以对比,两个时代迥异的社会环境和道德价值观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反差。这样,观众便能更清楚地意识到英国旧有的社会结构和道德价值观是多么地荒谬不合理。影片虽然在结构和情节上与原著有相当的差异,但它却忠实地抓住了原著的精神实质。这种不靠抽象的说教而靠形象的故事阐述主题的手法更受观众欢迎,更符合电影的表现特性。
在本片中,编导是通过萨拉这个艺术形象来阐扬自己的思想的。萨拉是维多利亚时代一位农民的女儿,她受过教育,爱好绘画,但她的社会地位不允许她施展她的艺术才华,不允许她有爱和思考的自由。像她这种地位的女人,要么嫁给农民生孩子,要么流落大城市当妓女,除此在那个时代是没有别的路可走的。萨拉抗拒命运的安排,爱过一个遇海难的法国中尉,但当她发现那中尉不值得她爱时又毅然断绝了与他的往来。她常常独自到防波堤的尽头远眺浩渺的大海,以此抒发自己抑郁的心情。然而在那个封建保守的村镇,人们却认为她还在想念那个“抛弃”了她的风流法国佬,并因此蔑称她为“法国中尉的女人”。她对此并不在乎,依然我行我素,笑骂由人。查尔斯为她的气质和美貌所征服,不顾上层社会亲朋好友的反对,作出巨大的牺牲,解除了与富家女欧内斯蒂娜的婚约准备娶她,她却不辞而别,神秘地失踪了。查尔斯踏破铁鞋无觅处,然而三年后萨拉却主动和他建立了联系。萨拉的行为看似神秘莫测、难以理喻,其实她是很有个性的。她不愿作男人的附属品,不愿让自己的命运捏在他人手中。她委身于查尔斯是因为真心爱他,她并不要求他回报,不以自己的贞操换取经济上的好处。相反,为了不破坏他与欧内斯蒂娜的婚姻关系,不损害他的社会名誉,她才不辞而别。后来萨拉又主动与他断线重续,是因为此时她已做了家庭教师,雇主给予她充分的行动自由,她有了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生活,找到了自我,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抱负,只有在这时,她才愿意在平等的基础上与查尔斯来往。不难看出,萨拉的人生观是超越了她那个时代的,她具有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她的社会地位与她的人生观之间的强烈反差以及她的思想观念在时代上的错位为她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不仅她周围的人反对她、咒骂她,甚至连查尔斯也难以理解她。查尔斯自己可以说已走在了时代的前面,他信奉达尔文主义,思想开明,蔑视社会上的种种陈腐观念并敢于与之抗争;然而他也捉摸不透萨拉,被萨拉的变幻无常搞得目瞪口呆、狼狈不堪。欧内斯蒂娜在影片中是作为萨拉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她不仅是大家闺秀,而且是维多利亚时代合乎体统的妇女的代表。和她结婚,意味着建立一个规范的上流社会家庭,过一种富裕然而却是平庸而死气沉沉的生活。萨拉的出现改变了查尔斯的一切,她虽然贫穷,地位低下,名声不好,但她赋有艺术气质,不乏反抗精神,并且很富于浪漫色彩。与她相比,欧内斯蒂娜便立显肤浅、僵化、凡俗。从深层意识上来说,萨拉无疑更符合查尔斯的理想,他情不自禁地渐渐被她俘获,即便身败名裂亦在所不惜。
这段浪漫史的结局,原小说有两个截然不同的结尾。一个是查尔斯为爱情宽恕了萨拉对他的伤害;一个是他离开了她,因为他接受不了她的独立人格意识,接受不了她可以和他同居但不结婚的“古怪”念头。品特在改编剧本时又一次展现了他超凡的艺术功力,他对维多利亚时代的爱情故事采用了第一个结尾:这对恋人坐在一条小船上,穿过一个黑暗的桥洞,驶向开阔而阳光灿烂的平静湖面;而对现代故事中的婚外恋,他却采用了第二个结尾(虽然表现形式不一样,但最后的结局却是相同的)。品特构思的现代恋爱故事不仅为“文化反思”提供了参照系,而且增强了影片的张力,使影片更富有戏剧性。萨拉那超越时代的个性,无论对查尔斯还是对迈克都极具魅力。迈克喜欢安娜自不待言,他在扮演查尔斯追求萨拉时,又逐渐把安娜认同于萨拉,因为她们确实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对于迈克的假戏真做,安娜也一度沉迷于这种浪漫的情调之中。但她始终比较清醒,戏一演完,她就回到了现实之中。她明白她不能永远扮演萨拉,她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迈克的妻子和自己的丈夫)的痛苦之上,她必须从这理不清的婚外恋中及时抽身,正常地过自己的生活。因此,她在为庆祝影片拍完而举办的联欢会上对他若即若离,并且未等及联欢会曲终人散便与丈夫乘车离去。迈克四处寻她不着,只看见她的车消失在门外,情急之中他脱口而出:“萨拉!”这最后的呼喊的确是品特的神来之笔,它形象地表明,在迈克心目中,安娜和萨拉早已浑然一体。
本片的画面造型也是非常有特色的,赖兹调动电影手段把社会环境形象化,把自然景色情绪化,用视觉语言强化了影片的主题。如萨拉在莱姆镇时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这时她的形象是抑郁的,她常常穿黑色或深色衣服,她还时常孑然一身独处于灰蒙蒙的海边或幽暗的谷仓和树林中。她的对立面欧内斯蒂娜,作为上流社会的闺秀,则总是与阳光明媚的房间和色彩鲜艳的服饰相连。到最后,当萨拉终于得以在社会上自立时,她所在的环境和她的衣饰全都变得明亮起来。又如影片一开始,萨拉身着黑衣独自站立于远远伸入大海的防波堤上,这时四周波涛汹涌,狂风怒号,这隐含着她此时的险恶处境和她对命运的反抗精神;影片结束时,她与查尔斯泛舟于宁静的碧波之中,暗示她历经磨难之后,终于实现了理想。此外,赖兹在影片中对镜子也赋予了一定的涵义。从广义说,影片中两个不同时代的爱情故事便是互为镜子,两相观照,折射反衬出各自时代的特征。从狭义说,镜子每次在片中出现都与剧情密切相关,具有隐喻的力量。如影片结尾时安娜在化妆室卸妆并等待迈克,她久久凝视着镜中的自己,随后又望望她扮演萨拉时用的发套,最后又盯视着镜中自己的映象。就在这一刻,她决定不再与迈克晤谈,而直接与丈夫一起离开此地。她从镜子里看到的是自己的映象,而不是实实在在的她;同样,迈克心目中的她也只是萨拉的影子,而不是真正的她,她不能再欺骗迈克也欺骗自己了。赖兹在这里用镜子将安娜的内心活动加以外化,形象地交待了安娜离去的动因。但是这种交待又不是直露而一览无余的,它需要观众反复去琢磨,细细地去体味。其实,整部影片又何尝不是这样?初看似觉平淡乏味,但你越琢磨越觉得它意蕴无穷。
上一篇:《没有战争的20天》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下一篇:《浪潮王子》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