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钢琴师开枪》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1960 黑白片 85分钟
法国卡罗斯影片公司摄制
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 编剧:弗朗索瓦·特吕弗 马塞尔·穆西 摄影:哈乌勒·古塔尔 主要演员:查理·阿兹纳乌尔(饰查利·柯莱尔/爱德华·萨洛扬) 玛丽·杜布阿(饰雷娜) 尼高尔·贝尔瑞(饰泰蕾莎) 阿尔贝·荷米(饰西各) 克罗德·芒萨赫(饰毛莫) 达尼埃勒·布朗瑞(饰埃赫奈斯特) 米切尔·麦赫西叶(饰克拉希斯) 塞尔日·达沃利(饰波利诺)
【剧情简介】
伴随着悠扬的琴声,片头的演职员表叠印在一架钢琴上下飞舞的琴键上。音乐终止时,我们看到一个在黑夜中拼命奔逃的身影,他的身后有一辆亮着车灯的小汽车向他直冲过来。他拐进一条狭窄的胡同,甩掉了追逐他的汽车,但自己反而摔倒在地,幸好被一过路的老人救起……这人就是本片主角查利的哥哥西各,他来到弟弟的住所,告诉他因分赃不均,两个强盗毛莫和埃赫奈斯特正在四处追踪他,所以他把自己的儿子菲多托他照管,让他多加提防。
西各和查利来到人声鼎沸的酒吧,查利坐在琴边为唱歌跳舞的人伴奏。酒吧老板波利诺和西各高声谈论着查利的才华。突然两个追逐西各的匪徒闯进了酒吧,查利把哥哥藏在一堆纸箱的后面,歌手鲍比·拉波安特高唱着一首欢快的歌,人们继续嬉戏跳舞,终于逃过了一场劫难。
人群散去,查利准备回家。酒吧老板波利诺告诉他,漂亮的酒吧女招待雷娜对他十分倾心,劝他不要坠入情网。果然,雷娜正在门口等他,请查利陪她走一段夜路。两人走路时,查利想握住雷娜的手,但她躲开了。查利回到住所,与他一壁之隔的马路天使克拉希斯过来陪他过夜。
次日清晨,查利叫醒侄儿菲多去上学,自己下楼上街。等在汽车里的毛莫和埃赫奈斯特用手枪逼着查利上了他们的汽车,又找到雷娜的住处,逼她一起坐进车里,帮助他们寻找西各的下落。汽车在市区街道上疾驶,雷娜急中生智,故意踩了一下油门,闯过红灯。警察追上来,截住了强盗的汽车。雷娜挽着查利的胳臂扬长而去,留下毛莫和埃赫奈斯特去和警察纠缠。
雷娜带查利来到她的住所。查利看到墙上贴满著名钢琴家爱德华·萨洛扬的大幅照片和演出海报。在床上查利向雷娜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原来他就是名噪一时、才华横溢的爱德华·萨洛扬。未成名前,他和妻子泰蕾莎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他勤学苦练去各地演出,希冀成为一名伟大的钢琴家。泰蕾莎也千方百计为他寻找门路。一天,一位经纪人对泰蕾莎说:“我可以使你丈夫成名,但你必须当我的情人。”爱自己丈夫的泰蕾莎委身经纪人的当晚,爱德华·萨洛扬就一炮走红,名字出现在各大音乐厅和歌剧院的门口,容光焕发的爱德华在观众暴风雨般的掌声中频频谢幕。但回家后,妻子对他却十分冷淡,爱德华有说不出的苦恼。日复一日,两人的裂痕越来越大。终于有一天,当爱德华要吻抱妻子时,泰蕾莎道出了真情。她感觉自己的身体很脏,执意不让丈夫碰她。虽然她已和经纪人断绝了往来,但已无法找回昔日与丈夫恩爱的真诚。爱德华听后如五雷轰顶,无法容忍自己的荣耀竟来得这般肮脏,扭身就向楼下跑去。跑到楼下又猛然想到处在极度痛苦中的妻子,等他奔到楼上时,泰蕾莎已打开窗户跳楼自杀了。
翌日,报上刊出:“著名钢琴家爱德华·萨洛扬,在妻子自杀后,下落不明。”
爱德华·萨洛扬在化名查利·柯莱尔之后,来到波利诺的酒吧弹琴聊以度日。在他和雷娜相爱之后,老板波利诺对雷娜十分不满,百般挑剔刁难。这天正当他出言不逊侮辱雷娜时,查利挺身而出,与他争执起来,继而交手,波利诺抄起一把匕首,和查利一直打到地下室。波利诺扔下匕首,扼住查利的脖子。查利在挣扎中,摸到地下的匕首,从背后插进了波利诺的心脏。当警察闻讯赶到时,雷娜和查利从后门溜出,开着一辆雷娜借来的汽车,向西各藏身的山上驶去。
毛莫和埃赫奈斯特这两个强盗,因为找不到查利和雷娜,为了追踪西各,在与女看门人合谋之后,骗开照料西各儿子菲多的妓女克拉希斯,在查利家中强行绑架了菲多,把孩子押在汽车上作为要挟西各的人质,也向白雪皑皑的山上驶去。当他们到达山脚下,过一座小桥时,埃赫奈斯特滑了一跤,菲多乘机逃走了。
查利让雷娜把汽车停住,自己独自上山去见哥哥。兄弟见面后,查利把误杀波利诺的事告诉了他。西各给他留下一支手枪,就和同伙出去了。这时毛莫和埃赫奈斯特已离西各的藏身之所不远,在向西各喊话不久,双方就展开了一场枪战。雷娜怕查利发生不测,飞快地向他跑去,埃赫奈斯特向她开了一枪,雷娜从山顶上翻滚着摔入谷底。这时,西各和同伙赶到,毛莫和埃赫奈斯特驾车逃走了。查利和菲多痛苦地注视着躺在白雪中死去的雷娜。
影片结尾时,查利又回到酒吧,继续弹着叙述人世沧桑的乐曲,片头出现的那些上下飞舞的琴键充满了银幕。
【鉴赏】
《向钢琴师开枪》是弗朗索瓦·特吕弗拍摄的第二部故事片。他的第一部影片《四百下》是他放下《电影手册》的影评之笔后扛起摄影机在“新浪潮”中的成功尝试。本片虽深受美国B级影片的影响,但从中已不难看出特吕弗一贯主张的“作者电影”的路线。
影片叙述一位酷爱音乐但不谙世事的艺术家,在生活遭到意外打击后更名改姓,希冀苟且偷生、平安度日却又飞来横祸、连遭不幸的故事。钢琴家爱德华·萨洛扬和妻子泰蕾莎本来过着幸福平静的生活,爱德华渴望自己能够有朝一日成为名扬天下的大艺术家,善解人意的妻子出于对丈夫的爱情,糊里糊涂地接受了一位能翻云覆雨的经纪人的肮脏条件,失身后心理难以平衡,羞悔之余跳楼自尽。爱妻为己忍辱负重以至惨死,爱德华痛不欲生,无颜再见天下人。时光荏苒,更名为查利·柯莱尔的他来到一个小镇的酒吧弹琴度日,却因他哥哥与盗匪有过节儿,而受到牵连,先遭绑架,后遇枪击(特吕弗把本片定名为“向钢琴师开枪”既寄托了同情,又含有一定的嘲讽意味)。更为不幸的要算是雷娜了,这位自尊自重的善良姑娘,出自对钢琴家的一片崇敬与爱怜,因担心查利惨遭毒手,自己却在匪徒的枪击中饮弹而亡。任何一个有正义感的观众都会为此感到心酸和不平。
这部影片中有不少令人难以忘怀的镜头。例如,酒吧歌手鲍比·拉波安特在掩护西各时,他高唱的《草莓赞》至今仍广为流传。又如,强盗埃赫奈斯特指天发誓说他的衣服料子是日本人用金属做成的,并说“假设我说谎,我的妈妈立即死去”。他的话音刚落,街头上站着的一位老妇人立即应声倒下。这些镜头已列入经典。
1932年出生的特吕弗,在拍摄本片时,年仅28岁。因为刚刚放下影评家的笔,他所倡导的“作者论”电影批评原则和电影创作方法,在他的早期作品中仍明显可见,而在他的中期和晚期作品中,则由于过分沉溺于对恋情的宣泄,当年那种锋芒毕露的风格似已荡然无存。
特吕弗曾对美国影评界发表过关于“作者电影”的看法。鉴于50年代以前,好莱坞一直推行制片人制度,一切都由制片人说了算,导演很难发扬个人创作风格,所以特吕弗提出:“未来的电影将比小说更个人化,将成为一种自传体的形式,就像是一篇私人日记的告白。”应该说,特吕弗的这种主张在当今的某些影片中已得到较为充分的体现。玛格丽特·杜拉的几部具有强烈文学性和独特个人风格的影片,如《情人》和近期发表的《华北情人》,就可以称为“私人日记的告白”。
特吕弗认为,法国的几位著名导演如雅克·塔迪、埃立克·罗麦尔、罗贝尔·布莱松、雅克·贝克、让-吕克·戈达尔等人的作品都可归入“作者电影”之列。“作者论”的出发点是:具有某种观念的导演,制作出来的影片必须完全按照他自己的构想,确切地反映他个人的观念。写文章或小说、诗歌,人们常说“文如其人”,拍电影也要“片如其人”。导演要控制拍摄全过程,才可能忠实地表达个人的观念。在本片中,特吕弗力求实践自己的主张,通过主人公们的命运来表达他对社会的不公而又无可奈何的绝望心情。一位名噪一时的大艺术家,因爱妻惨死而隐姓埋名,身居陋巷与娼为伴,靠在酒吧弹琴度日,已属十分不幸。但就是这种苟延残喘的日子还屡屡节外生枝,在恋人横遭不幸后,为了生计,他仍不得不回到镇上弹琴度日了此残生,如今也只有琴声才能倾诉他的深切哀怨。特吕弗为了表达他对这种社会不公的愤懑和绝望,选择了查理·阿兹纳乌尔担任本片主角。生于1924年的查理,在五六十年代是法国家喻户晓的歌星,在国际上也颇有名气。他本是土耳其阿美尼亚人移民的后裔,世代相传的民间歌手。他的歌声充满着对社会非正义的嘲讽和绝望。特吕弗挑选他正是借他表达自己的心声,事实上,他也充分体现了导演的意图。
关于“作者论”的电影批评观念,特吕弗认为:电影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导演才有优劣之别。一个坏导演可能因沾了好剧本或名演员的光,拍出表面上看来似乎不错的影片,但在严格的影评家眼中,这种片子毫无价值;相反地,一个好导演碰到坏剧本和坏演员,或受预算限制而拍出一部不受欢迎的影片,而影评家对该片的兴趣并不会因此而减少。再退一步说,一个好导演不可能拍出的片子部部都是好的,他也有失常的时候,但这无关宏旨,因为重要的是要了解一个导演一贯的思想和观念,从开始到成熟阶段他的全部电影生涯中所展现出来的思想轨迹,他的每部作品都可能是他全部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某一个阶段思想的反映,自然他的作品就可能有好有坏,有成功有失败。伯格曼的影片就是如此,好的时候好得不得了,坏的时候虽还看得过去,但毕竟是坏的。再比如让·雷诺阿,他经常做不同的尝试,他的创新往往超越他所处的时代。1936年,他拍出一部名为《托尼》的影片,这部片子的写实手法比后来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早了十来年。而1937年他拍的《衣冠禽兽》与《托尼》的格调截然不同,影片那种华丽的格调比好莱坞同类型影片更有过之而无不及。紧接着在1939年,他拍出的《游戏规则》是破天荒第一次提出要把人性善恶绝对化的原则加以摈弃的心理学电影,当时的法国观众和影评界都拒绝接受该片。商业上的失败并不能表明这是一部坏电影。恰恰相反,多年以后法国影评界自己纠正了原先的评价,普遍认为这是雷诺阿最具个人特色、在艺术上也最为精致的一部影片。他作为法国第一流导演之一,是国际影坛所公认的。总而言之,从“作者论”的观点来看,“作者”必须是像让·谷克多一类具有深厚文学素养,又对社会生活有一定见解的人,他们不断地创新,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断地探索各种不同的电影手段来表达属于他们自己的思想和观念。
上一篇:《合法婚姻》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下一篇:《告别昨天》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