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岭》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1948 黑白片 126分钟
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摄制
编导:约翰·休斯顿(根据B.特拉文的同名小说改编) 摄影:塔德·麦克考德 主要演员:汉弗莱·鲍嘉(饰道布斯) 华尔特·休斯顿(饰霍华德) 蒂姆·霍尔特(饰柯尔丁) 布鲁斯·本内特(饰科蒂)
本片获1948年美国影艺学院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和最佳男配角三项奥斯卡金像奖,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三项金球奖,纽约影评协会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音乐奖
【剧情简介】
1927年的墨西哥由于石油跌价而经济萧条,失业者大增。美国人道布斯和柯尔丁在失业浪潮中沦为乞丐,生活濒于绝境。这一对在街头结识的单身汉被骗到一个小镇上做苦工,拼死拼活却没有拿到一文工钱。他俩一气之下打伤了包工头,决心跟一个有淘金经验的老头儿霍华德去荒凉的宝石岭挖金矿,试试运气。
霍华德等三人在去往宝石岭的途中,遇到了以金帽子为首的火车劫匪。三人击退了匪帮,继续向荒山进发。
到达目的地后,霍华德带领他俩披荆斩棘,夜以继日地找矿,但一无所获。道布斯不耐艰苦,信心动摇,遭到霍华德耻笑。道布斯一怒之下企图杀害霍华德,被柯尔丁劝住。但就在这时,他们发现了金砂。
为了避人耳目,三人装扮成猎户,并指定专由道布斯负责去附近村庄采购粮食,以缩小暴露范围。霍华德的熟练的淘金技术使道布斯钦佩不已,而当他知道每吨砂子含金达20盎司之多,而每一盎司就能值20美元时,更加欣喜不已。
当他们淘到的金子估计价值已达5000美元时,道布斯便坚持要边干边分,由各人自行负责自己的财产。柯尔丁认为无此必要,但霍华德看透了道布斯的贪欲,同意了。霍华德还建议每人得到2500盎司后便收拾回家。道布斯坚持要把目标定为5万到7.5万。经柯尔丁调解,最后定为4万,这就需要再干半年。
随着手头金砂的增多,道布斯愈来愈疑神疑鬼,总以为别人想侵吞他的财产。他拒绝再出去采购粮食,并几次无端怀疑柯尔丁,甚至拔枪动武。柯尔丁始终忍让,霍华德则冷眼旁观,他早已看透金子会腐蚀人的良心的。
有一天,柯尔丁去采购粮食时结识了一个美国人科蒂。科蒂看出了柯尔丁的身份,不顾对方的拦阻,悄悄地摸进了他们的驻地,要求加入。道布斯又起杀机,被霍华德和柯尔丁制住。这时他们突然发现以金帽子为首的一伙劫匪正向他们扑来。在科蒂的助战下,经过一天一夜的苦斗,劫匪才被彻底击溃,但科蒂也中弹身亡。他们在他身上发现了他的妻儿的照片和妻子的信,知道他的妻子正盼着科蒂能在收获水果前返回家乡。
风波结束后不久,金砂渐告枯竭。三人决定带着各自所得的3.5万盎司金砂下山回城。他们各自把金砂藏进麻袋,绑在驴子身上,再蒙上一层兽皮,一路上各自照管驮运自己财产的驴子。
回程是艰苦的。不仅道路坎坷难行,猛兽毒蛇出没无常,负载沉重的驴子不易驾驭,他们还须时刻提防碰到政府军队和土匪。他们走出不远,便遇上四个印第安人前来恳求他们搭救一个落水后昏迷不醒的儿童。霍华德用人工呼吸和按摩方法救活了孩子,被印第安人奉若神明,硬要留下他参加盛宴。霍华德便委托柯尔丁照管他的金子,离队而去。
道布斯和柯尔丁继续挣扎前进。道布斯提出瓜分霍华德的金子,被柯尔丁严词拒绝。道布斯凶相毕露,想干脆杀掉柯尔丁,独吞金子。柯尔丁窥知其意, 日夜防范,但终因体力不支,在熟睡时被道布斯砍倒。道布斯以为他已经死去,急忙赶着驴子离去。奄奄一息的柯尔丁幸而被印第安人救起,在霍华德照料下活了过来。
道布斯一人赶驴,更加困难重重。就在他离城不远处,金帽子和他手下的那个土匪拦劫了他。在格斗中,道布斯被金帽子砍死。土匪们抢走了驴子,却不认识金砂为何物,以为只是贩卖兽皮时用来压份量的东西,便全部抛撒掉了。
三个土匪进城卖掉驴子时被识破,立遭逮捕枪决。霍华德闻讯赶来,发现金砂已全部散失。一阵仰天大笑之后他告诉柯尔丁说,金子从哪儿来又回哪儿去了,这是大自然给他们开了一次大玩笑。他表示他将留在印第安人的部落里继续行医,希望柯尔丁振作起来另找谋生的路子。他把卖驴子和兽皮的钱交给柯尔丁,劝他去看望一下科蒂的妻子。摘水果的季节即将来临,他最好能在那儿找到个工作,靠诚实的劳动生活下去。
【鉴赏】
《宝石岭》在约翰·休斯顿的毕生创作中占有重要位置,英国《牛津电影手册》称它是休斯顿“创作成就的一个高峰”。影片最为人称道的是它的卓越的视觉语言。
编剧出身、兼擅表演的约翰·休斯顿在从影之前,曾在巴黎街头靠卖画为生。他对绘画的兴趣从未消退,常常为了集中精力作画而短期“息影”。他在画布上没有做出成绩,但人们可以在胶片上找到他潜心绘画艺术的痕迹。他是好莱坞电影导演中最早为每一个镜头画出设计图者之一。他把构图视为电影化叙事的首要元素,除了极其注意景物配置、拍摄角度和色彩运用之外,人物形象在画格中的位置和大小也被赋予重要的叙事功能。在休斯顿的影片里,经常把人物置于前景之中,让他们的脸占据银幕的半边,而在这时,人物并不说话而是在倾听。于是人物的反应便被置于比正在说话或活动的人物更重要的地位。所谓电影艺术主要是“反应的艺术”这一很有影响的批评理论可以在休斯顿的影片里找到丰富的例证。在《宝石岭》里,三人集体中个人的自我(主要是道布斯的自私)对集体的影响和个人生存下来的可能性是影片的主线,但观众常常只听到正在说话或采取行动的人的声音,而占据银幕主要地位的则是动作对手的肖像。即便在双人镜头中,动作中的人物也总是以侧面或背面对着观众。这无疑是休斯顿从无声的肖像画艺术中得到的启示。
对绘画美的重视也是促使休斯顿不辞艰苦去墨西哥实地拍摄《宝石岭》的一个动因。为了说服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同意他去墨西哥进行10周的实景拍摄,休斯顿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在40年代,莫说在国外,即便在国内到好莱坞以外的地方去出外景也是很罕见的。大量增加支出是一个主要障碍。《宝石岭》的成本高达300万美元,这在当时是个天文数字,巨片如《乱世佳人》(片长比《宝石岭》长近一倍,并且还给好莱坞留下了宏伟的永久性建筑双橡树别墅)也只化了400余万美元。明星们不愿接受长途跋涉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也是一个障碍,何况休斯顿选定的外景是离墨西哥城140英里的北方荒凉小村圣何塞·德·普洛阿。扮演道布斯的汉弗莱·鲍嘉后来回忆说:“约翰做事一丝不苟。如果他看到附近有一座山颇符合拍摄要求,他是不会要的,因为太容易到达。如果我们非得在烤人的阳光下涉过几条溪流并穿过毒蛇出没的地带才能到达某个外景点,那就很好。”休斯顿则说:“出外景算不上什么艰苦。出外景拍片时唯一吃紧的时刻是有人要开枪打你。”
《宝石岭》讲述的是一个毫不新鲜的寓言性故事:黄金腐蚀人的良心,财富引发人的贪欲。这是千百年来在无数叙事作品中一再重复的主题。在《宝石岭》之前,也有过不少影片描写金钱的罪恶,冯·斯特劳亨的《贪婪》便是在银幕上揭露人类这一弱点所造成的可怕悲剧。但是,《宝石岭》仍以其富于异国情调的环境和细致地描绘人物内心变化过程的独特的视觉语言获得了评论界的赞誉和极为可观的票房收入。
在影片里占主要位置的是道布斯。影片开场时道布斯是让人厌恶的乞丐。他身强力壮,却满足于用乞讨来的钱填饱肚子。一位白衣绅士(由约翰·休斯顿自己扮演)慷慨地给了他一个银币,便在一天之内受到他三次骚扰,最后白衣绅士训斥了他,告诫他应当尽力自谋生路。虽然道布斯给人的第一个印象不佳,但影片接着就展示了他善良的一面:他在筹措淘金的费用时慷慨地拿出了他挣回的全部工钱和彩票中奖所得;他拒绝接受柯尔丁用黄金来偿还他当初的投资;在淘金初期,他既是最卖力的挖矿者,还专门负责采购粮食。然而就在人们对他逐渐产生好感的同时,他的恶的本能也渐次显露出来。如果说他第一次企图对霍华德动武只说明了他脾气暴躁的话,那么,当他出于盲目的怀疑竟然要拔枪打死曾救过他两次命的柯尔丁时,人们便预感到道布斯肯定会在黄金的诱惑下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能做出来的了。休斯顿曾把他影片里的悲剧人物分为三类:愚蠢的因而无自知之明的,聪明的但无自知之明的,和为看清自己而不惜付出代价的。第一类人是悲惨的,第二类人是可悲的,第三类人则是英雄的。道布斯无疑属于第一类。他在荒原上显然亟需同舟共济的危急时刻居然为了独吞黄金而不惜对柯尔丁下毒手时,他的愚蠢是悲惨的,而黄金引发的贪欲更是惊心动魄的。
霍华德在影片里是一个寓言式的人物,并不是按严格真实的要求来构思的。在出发淘金之前,他就发表了一通“道德箴言”:“金子是个祸害,它会使人变得贪婪,价值观念和性格也会完全改变,灵魂也变了。”在匪徒撒光了金砂之后,他哈哈大笑说,这是上帝开的一次玩笑,来自大自然的金子又回到大自然去了。在淘金的过程中,他从不在感情上卷入纠纷,始终是个冷静的、胸有成竹的旁观者。他以垂暮之年冒着生命危险去淘金,似乎并无发财的动机,而他最后遁入印第安人的部落,也带有警世的意味。华尔特·休斯顿(约翰·休斯顿的父亲)因扮演这一角色而获得金像奖,与其说是由于演技高超(因为这个人物并不可信),毋宁说是由于它的道德教化力量。
《宝石岭》问世后曾得到美国一些最有权威的影评家的交口赞誉。例如《纽约时报》的权威影评人鲍斯莱·克劳塞说,“休斯顿拍出了一部深刻地描写文明的邪恶贪欲与蛮荒环境中求生本能之间的冲突的戏剧性影片。”《时代》杂志说该片是“好莱坞学会拍有声片以来的最佳作品之一”。詹姆斯·阿奇也在《纽约客》杂志上盛赞这部影片。对影片题材的陈旧和道德说教的露骨啧有烦言的人并非绝无仅有,然而古往今来又有哪一部影片是人人叫好的呢。
上一篇:《孙中山》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下一篇:《宰娜布?》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