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辛的青年时代》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1934 黑白片 90分钟
苏联列宁格勒电影制片厂摄制
编导:格利高里·柯静采夫 列昂尼得·特拉乌别尔格 摄影:安德列·莫斯科文 主要演员:鲍里斯·契尔柯夫(饰马克辛) 瓦连金娜·奇巴尔金娜(饰娜塔莎)
【剧情简介】
这是1910年发生在圣彼得堡郊外一个工厂区的故事。
马克辛是一个调皮、机灵的小伙子。他个子不高,圆圆的脸,经常哼着歌曲。谁见了他都会被他那乐天、愉快的性格所感染。
这天早上,马克辛和自己的两个好朋友——安得列和焦玛一道到工厂去上班。在一条沟岸上,他们突然看到一个姑娘飞快跑过来。她喘着气对他们说:“帮帮忙,有人追我!”几乎出于本能,马克辛推了一下安得列。安得列拉起姑娘的手,就朝一片小树林跑去。他们刚刚躲进树林,路上就传来了喊声:“截住她!截住她!”马克辛和焦玛转过身来,看见一个大胖子上气不接下气地跑过来。马克辛认得他。他就是他们工厂的监工。“看见一个姑娘从这里跑过去吗?” 监工喘吁吁地问。马克辛机灵地手指着另一个方向说: “向那边跑去了……”姑娘得救了。她感谢3个小伙子救了她。他们没有互通姓名就分手了。但是马克辛发现了从姑娘口袋里掉出来的一张纸。他念着上面的字:“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但他还不能理解,那是什么意思。
马克辛一走进车间,就发现气氛有点不对头。原来工厂里发现了传单。这使车间主任和监工如临大敌。他们把工人集合起来,严厉盘查,但一无所获。这时监工看见了马克辛,想起了早上那一幕。尽管姑娘没抓到,但马克辛总算指过方向。监工想,也许在这个小伙子身上能打开缺口。他和车间主任把马克辛叫到办公室,要马克辛帮他们查出传单的来路,条件是10个卢布的赏金。
马克辛尽管对传单的事还搞不太清楚,可是他对车间主任和监工这两个工厂主的走狗却早就十分痛恨了。面对着他们的威胁利诱,马克辛一会儿装傻充愣,一会儿嘻嘻哈哈。车间主任正要大发脾气,一声凄厉的汽笛划过了长空,说明工厂又出了事故。原来马克辛的好友安得列被机器轧伤了。
心急火燎的马克辛和焦玛找到监工,请工厂拿出钱来给安德列治伤。监工却趁机提出“交换条件”,要马克辛和焦玛到工人办的星期日学校去“上课”,实际上是去调查那里是否有 “不安分” 的情况。
在星期日学校,马克辛一眼就认出,上课的女教员就是那天早上他们3人救过的那个姑娘。这时她正在上数学课,但她出的题目,都是关于工厂主剥削工人的数字。马克辛对女教员的讲解感到极大兴趣,他仿佛忽然间明白了很多道理。正当他全神贯注地听着讲解的时候,教室的门被打开了。监工带着警察分局长闯了进来。监工指着女教员对分局长说:“就是她!”但女教员非常镇定。她对分局长说,她叫娜塔莎,是斯维亚托波尔克—密鲁斯基公爵的家庭教师,有公爵的名片为证。而且她也根本没有散发过传单。公爵的名片镇住了分局长。正当他拿不定主意的时候,监工忽然看见了马克辛和焦玛。他立刻让马克辛指证娜塔莎就是那天早上散发传单并逃跑的姑娘。可是马克辛非常坚定地说: “没有,我没有追过她。”
娜塔莎再次得救了。可是监工答应给安得列治伤的钱也就落了空。尽管工友们倾其所有捐了一些钱,但由于太少而无济于事。安得列终于死了。安得列的死给了马克辛极大的震动。埋葬安得列那天,马克辛久久不愿离开坟地。他低头站在那里,沉默无言。从前那个不知忧愁的快乐小伙子,开始成熟了。他要考虑自己今后的道路。
离开坟地后,马克辛一个人慢慢走着。在一棵大树下,他看见了娜塔莎。娜塔莎没有同他讲话,可是她的目光流露出同情、信任和鼓励的神色。然后,娜塔莎从怀里拿出一小卷传单,默默交给他。马克辛接过传单,握了握娜塔莎的手,就向工厂出去。
安得列的死在工厂中引起很大震动。可是没过两天,竟然又有一个工人被机器轧死了。这事激怒了工人们。他们抬起尸体,在工厂区游行。于是,工人和警察发生了冲突。在刺耳的警笛声中,骑着马的警察用鞭子抽打工人。在激烈的撕打中,马克辛把一卷传单向空中撒去。他马上被捕了。为救马克辛,焦玛和警察打了起来。在被警察打倒在地上以后,焦玛抓起一块石头向警察扔去。被击中的派出所所长直挺挺地倒在了地上。
马克辛和焦玛都被关进监狱,但在不同的牢房。第二天,马克辛就听说,焦玛被判了死刑。这使马克辛痛不欲生。他的两个最好的朋友都死在统治者的压迫下。他决心和他们拼命,然后一死了之。但这时,同牢房的一个叫巴利瓦诺夫的中年人对他说:“为什么要死?死,任何人都会。要坚持下去!别人把你的头塞进绞索里,你就要从绞索里挣脱出来。”
原来巴利瓦诺夫是地下党的领导人,一直负责这个区的革命工作。他已经从娜塔莎那里了解了马克辛的情况。现在两人同在一个牢房里,他开始对马克辛进行启发,讲革命道理,还教马克辛唱革命歌曲。巴利瓦诺夫还组织狱中的难友和监狱当局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这样,在监狱中,马克辛等于进了一所革命的学校。
从监狱出来后,马克辛踏上了人生道路的新阶段。现在他已经不是那个整天无忧无虑,但对周围的事情还不会分析的小伙子了。现在他已经成了革命队伍中的一员。在巴利瓦诺夫的领导下,马克辛和战友们积极展开了工作。有一次,巴利瓦诺夫把各个工厂的积极分子召集到森林中开会,并向大家宣读了列宁从国外寄来的一封信。列宁在信中宣布:“新的高潮时期开始了。千百万人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任何迫害也不能阻止这个运动……”
列宁的话给了大家极大鼓舞。工人区的革命斗争越来越高涨。当然,敌人的压迫也越来越残酷。在一次敌人的搜捕中,马克辛几乎被警察抓住。但他又在铁路工人的帮助下逃了出来。一次次的斗争使马克辛日益成熟。他已经经受了考验,在同伴中赢得了尊敬。他起草的传单,在工人群众中起到很大影响。巴利瓦诺夫认为,马克辛已经可以独当一面地开展工作了,就交给马克辛一项新的任务:到索尔摩沃地区去领导当地的斗争。
马克辛愉快地接受了任务。他知道,这是组织对他的信任,也是他生命旅程中新的开始。
马克辛和同志们拥抱道别,背上背包,哼着歌曲,大步向远方走去。娜塔莎在他身后轻轻地说:“一路平安,马克辛。”
【鉴赏】
《马克辛的青年时代》是苏联在30年代拍摄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马克辛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后两部是《马克辛的归来》和《革命摇篮维堡区》),也是最成功的一部。
按照影片编导的意图,马克辛三部曲是一部革命历史史诗巨作。它通过主人公由普通工人成长为革命领导干部的经历,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变化。三部曲的第一部表现的是主人公的阶级觉悟逐步提高的过程。第二部表现的是马克辛参加彼得堡工人斗争的经历(组织罢工、做宣传鼓动工作)。第三部表现的是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辛成为国家人民委员,在财政金融战线上为巩固革命政权而斗争。三部曲的创作历时7年之久(1933~1939),它成为30年代苏联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创作的重要成就。影片主人公马克辛的名字已深入人心,他已成为一个传奇人物形象。在以后拍摄的一些影片中(如1939年拍摄的《伟大的公民》、1941年拍摄的《战时影片集》),又出现了马克辛的形象,似乎他已成为一个真实的人物。
在《马克辛的青年时代》中,马克辛的形象表现得最为生动。这也就是这部影片在三部曲中最为成功的主要原因。
首先,马克辛的性格是鲜明独特的。
马克辛开朗、乐观、幽默,风趣。本来,像他这样的小伙子似乎应该无忧无虑地过一辈子。可是,他却生活在一个压抑的时代,一个肮脏、贫困的环境中。工厂主的剥削,狗腿子们对工人的迫害,使马克辛这样的性格与周围的环境天然的不协调。于是,观众逐渐在马克辛的性格中发现了另一些特点:坚毅、勇敢,对同伴的友爱,对剥削者本能的痛恨以及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正义感。于是,马克辛的性格“调色板”丰富起来,使马克辛的形象“立体化” 了。
其次,马克辛的成长道路是真实可信的。一开始,马克辛只具有一种朴素的阶级感情,还谈不上真正的阶级觉悟。他第一次放走娜塔莎与其说是出于对她的同情不如说是出于对监工的厌恶。他第二次放走娜塔莎已经包含了对她产生好感的因素,因为娜塔莎在课堂上讲的话使他突然明白了一些道理。但这时还不是真正的认识,在他头脑里还有许多模糊的东西。
两个好朋友之死是马克辛的思想获得真正转变的催化剂。接着是实际斗争的锻炼(与军警的搏斗,狱中的斗争),接着是开始接受革命的教育(通过巴利瓦诺夫),接着是在战斗的集体中投身革命的熔炉。也就是说,马克辛的成长是一步步走过来的。观众能够相信,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马克辛的成长(以他这样的出身、性格和品质) 是必然的,可信的。
第三,马克辛的形象之所以生动鲜明,还在于这个形象所具有的概括意义。
“通过一个人的成长道路反映一个时代”——这是影片编导为自己提出的目标。正是由于他们能从时代的高度观察自己的主人公,所以马克辛的形象才显得厚重而不单薄。马克辛是一个具体的人,但他又是时代的一分子。作者把主人公和环境、时代紧密联系在一起。马克辛的一言一行没有任何脱离环境、脱离时代气氛之处。尽管影片没有表现马克辛的家庭,但观众仍然相信他就是在彼得堡郊外贫穷的工人区长大的小伙子。他的成长不是孤立的。观众通过他的成长看到了千千万万和他处境相似的小伙子的成长。因此,马克辛的形象是作为一个典型出现在观众面前的。马克辛的形象是革命时代主人公的形象。这就是这个形象所具有的意义。
马克辛形象的成功,与演员契尔柯夫的表演是分不开的。
鲍里斯·契尔柯夫(1901~1982)原是戏剧演员。马克辛可以说是他投身电影界后创造的第一个重要的角色。契尔柯夫的成功,不仅在于他表演上的松弛、自然,而且在于他向自己的角色中注入了一种富于魅力的性格色调——幽默感。这种色调把角色性格的不同侧面——开朗、调皮和严谨、认真联系在一起。另外,演员赋予角色的贯串始终的特点,就是热情,甚至可以说是激情。最能感染观众的,就是这种火一样的热情。契尔柯夫并不高大英俊(原来导演是选他扮演焦玛的)。但是他成功地表现出角色的性格特征。他在形象创造中把英雄的因素和性格的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赋予主人公的形象以性格的魅力,使这个形象永远留在观众心目中。
影片编导格·柯静采夫(1905~1973)和列·特拉乌别尔格(1902~1990)是苏联第一代电影创作者。1922年,他们建立了“奇异演员培养所”,力图利用多种艺术形式的手段,充实电影表演的可能性,并根据此原则在20年代拍摄了《十月姑娘的奇遇》(1924)、《米登卡反对尤登尼奇》(1925),《鬼轮》(1926)等不算成功的影片。以后他们又拍摄了历史题材的《大事业同盟》 (1927)和外国题材的《新巴比伦》(1929)。在30年代,柯静采夫和特拉乌别尔格的创作风格有了较大变化。在党中央号召塑造当代主人公形象及推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法的影响下,两位编导先是于1931年拍摄了表现现代农村生活的影片《一个女性》,然后就是用了7年时间创作了马克辛三部曲。在这部史诗性巨作中,编导严格遵循现实主义方法,真实地表现了1910年至1919年这10年中俄国革命的发展。其中尤其突出的是塑造了一个可以进入苏联电影肖像画廊的人物形象——马克辛。
本片摄影师安·莫斯科文(1901~1961)是苏联摄影学派奠基人之一。《马克辛的青年时代》的成就,与影片摄影方面的光彩是分不开的。影片中几乎每一个镜头都富于表现力,但它们又都服从于影片总的意图。它们不仅表现了主人公活动于其中的真实环境,而且表现了时代的真实气氛。此外,镜头结构的严整,明暗色调的强烈对比,既突出人物在镜头中的中心位置,又能使背景环境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都显示了摄影的功力。和导演风格一样,影片的摄影风格也是朴实、严谨的。这保证了影片总体风格的统一。
此外,由著名作曲家德·肖斯塔科维奇(1906~1975)为影片谱写的音乐,以及影片演员表演的总体水平,也为影片增添了光彩。
上一篇:《马丁·凯尔的归来》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下一篇:《马里乌斯》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