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文学·《圣经·旧约》·埃及的肉锅》原文与赏析
《旧约·出埃及记》第16章
以色列全会众从以琳起行,在出埃及后第二个月十五日,到了以琳和西乃中间汛的旷野。以色列全会众在旷野向摩西、亚伦发怨言,说:“巴不得我们早死在埃及地耶和华的手下,那时我们坐在肉锅旁边,吃得饱足;你们将我们领出来,到这旷野,是要叫这全会众都饿死啊!”
耶和华对摩西说: “我要将粮食从天降给你们,百姓可以出去,每天收每天那一份,我好试验他们遵不遵我的法度。到第六天他们要把所收进来的预备好了,比每天所收的多一倍。”摩西、亚伦对以色列众人说:“到了晚上,你们要知道是耶和华将你们从埃及地领出来的。早晨,你们要看见耶和华的荣耀,因为耶和华听见你们向他发的怨言了。我们算什么,你们竟向我们发怨言呢?”摩西又说:“耶和华晚上必给你们肉吃,早晨必给你们食物吃饱,因为你们向耶和华发的怨言,他都听见了。我们算什么?你们的怨言不是向我们发的,乃是向耶和华发的。”摩西对亚伦说:“你告诉以色列全会众说:‘你们就近耶和华面前,因为他已经听见你们的怨言了。’”亚伦正对以色列全会众说话的时候,他们向旷野观看,不料,耶和华的荣光在云中显现。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我已经听见以色列人的怨言。你告诉他们说: ‘到黄昏的时候,你们要吃肉,早晨必有食物吃饱,你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你们的上帝了。’”
到了晚上有鹌鹑飞来,遮满了营地。早晨在宫地四周的地上有露水,露水上升之后,不料,野地面上有如白霜的小圆物。以色列人看见,不知道是什么,就彼此对问说: “这是什么呢?”摩西对他们说: “这就是耶和华给你们吃的食物。耶和华吩咐的是这样:你们要按着各人的饭量,为帐篷里的人按着人数收起来,各拿一俄梅珥。”以色列人就这样做,有多收的,有少收的。及至用俄梅珥量一量,多收的也没有余,少收的也没有缺,各人按着自己的饭量收取。摩西对他们说:“所收的,不许什么人留到早晨。”然而他们不听摩西的话,内中有留到早晨的,就生虫变臭了,摩西便向他们发怒。
他们每日早晨,按着各人的饭量收取,日头一发热,就消化了。到第六天,他们收了双倍的食物,每人两俄梅珥。会众的官长来告诉摩西。摩西对他们说: “耶和华这样说,明天是圣安息日,是向耶和华守的圣安息日,你们要烤的就烤了,要煮的就煮了,剩下的都留到早晨。”你们就照摩西的吩咐留到早晨,也不臭,里头也没有虫子。摩西说: “你们今天吃这个吧,因为今天是向耶和华守的安息日。你们在田野必找不着了。六天可以收取,第七天乃是安息日,那一天必没有了。”第七天百姓中有人出去收,什么也找不着。耶和华对摩西说:“你们不肯守我的诫命和律法,要到几时呢?你们看,耶和华既将安息日赐给你们,所以第六天他赐给你们两天的食物,第七天各人要住在自己的地方,不许什么人出去。”于是百姓第七天安息了。
这食物,以色列家叫玛哪。样子像芫荽子,颜色是白的,滋味如同带蜜的薄饼。摩西说: “耶和华吩咐的是这样:要将一满俄梅珥吗哪留到世世代代,让后人可以看见我当日将你们领出埃及地,在旷野给你们吃的食物。”摩西对亚伦说:“你拿一个罐子,盛满一俄梅珥吗哪,存在耶和华面前,要留到世世代代。”耶和华怎么吩咐摩西,亚伦就怎么做,把吗哪放在法柜前存留。以色列人吃吗哪共40年,直到进了有人居住之地,就是迦南的境界。
前文叙述摩西带领以色列民族摆脱埃及统治,在红海歼灭了埃及法老的军队。本篇记载摩西和以色列人继续向迦南地区迁徙,被困于沙漠之中,经历了40年的流浪生活,并战胜亚玛力人这一阶段历史进程的传说。
《创世记》后半部分,基本上是民间传说,描写了远古民族的家庭生活、婚姻状况、风俗习惯和人际关系,部落内部的争权夺利和氏族之间的交往与战争,反映着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诸方面的历史势态和发展过程。此篇则笼罩着极其浓重的宗教气氛,给故事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神秘色彩,使它更近乎于神话传说。在此篇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上帝耶和华反复出现,频频施展自己的神威和魔力。而那个曾经善于周密计划,具有杰出组织能力,勇敢善战的摩西,变成了只会事事请教,忠诚不贰地执行上帝的指令,驯顺地依照上帝的伟大意志行事的软弱无能的工具。没有水喝,是耶和华告诉他用手杖“击打磐石,从磐石里必有水流出来,使百姓可以喝”;没有粮食吃,是“耶和华对摩西说:我要将粮食从天上降给你们”;没有甜水,是“耶和华指示他一棵树,他把树丢在水里,水就变甜了”。一部宗教经典,对摩西作这样的安排是理所当然。代表人类的摩西的非凡力量越来越强大,当它对上帝权力和地位产生威胁和冲击时,宗教就不得不对此加以限制和抑止,使其不能越雷池一步。同时,作为一部民族产生发展的史书,也需要将他们的民族英雄和祖先神化,神比人伟大。神化了的人比普通人伟大,中国的农民和木工也为自己创造了神农、鲁班这些半神半人的祖先。这种神化的虚构,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中,会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自信心和自豪感。
一个传奇的摩西被神秘的光环所围绕着,神的光芒太强烈了,使摩西身上的传奇色彩黯淡无光。宗教把摩西的地位大大提高了,使他成为名副其实的圣者,上帝在以色列人中全能的代表,他升到了准神的位置。而他的文学形像却显得干瘪乏味、苍白无力,他身上那种耀人的艺术魅力被极大地削弱了。宗教战胜了文学。这充分体现出,虽然宗教和文学同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可它们的地位和影响有着极大的差异。
此篇所记载的历史是以色列人历史上最艰苦的阶段之一。从埃及出走,为重建迦南地区自己的家园,在沙漠里整整浪迹天涯40年,没有食物,没有水,没有畜牧业,整个民族都在进行生与死的拼搏,这是一次以色列人的长征。面对这样的困境,如果说作品里的摩西只会听从上帝的安排,自己无所作为的话,历史上真实的摩西却一定不是如此。我们可以认为:是摩西以坚韧的意志,炽热的激情,对自由和美好未来的向往,出色地把犹太民族团结起来,战胜大自然造成的难以克服的困难,战胜了民族自身致命的弱点,度过了倍受煎熬的40年。
此篇中,摩西在上帝耶和华的指引下,神秘地创造了许多奇迹。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对这些奇迹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例如,摩西对以色列人说,耶和华在一片燃烧可又没有烧毁的荆棘丛中跟他谈话。现在发现,在西奈半岛确有这种植物,当地人叫吉普特,可以分泌出一种挥发油脂,很容易被太阳烤着。摩西带以色列人出埃及,在旷野绝粮,得天降食物,以色列人不认识,互问“吗哪”(意为“这是什么”)?“吗哪”被称为“天赐之食”。现西奈半岛还发现一种怪柳,类似神秘的玛那,春天它分泌出微甜的汁液,这种汁液在空气中很快凝成白色球体,形状如同冰雹。当地的贝都印人春天都结伙去草原采集,每天向人可采到3斤左右,他们很喜欢吃。至于大批鹌鹑,对今天的西奈半岛居民来说,已经不是奇迹了。每年春天,大批鹌鹑从非洲内地飞往欧洲的途中,都会在西奈半岛休憩。由于长途飞行的劳累,在它们的停栖地,空手就可以轻易地捕捉到。还有苦泉的事,科学家对玛拉城郊的一眼苦泉进行了化学分析,发现水中含有一定量的硫酸钙,只要使用草酸,就可以让硫酸钙沉淀,水就变甜了。贝都印人就常用含有草酸的、一种叫爱力华的树枝去化解水的苦味。我们可以想象,为了获得这些在现代科学才能找到答案的实践经验,摩西和以色列人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在与大自然的搏击中,人类显示了强大的力量,创造了不可思议的奇迹。世界各古老民族不也正是在探索和牺牲中生存和发展起来的吗! 当然,上述只是一种后人的推测,如果这种推测不成立,我们倒要为古代以色列人丰富的想象和科学的预言喝彩,这种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光彩夺目的神话传说。
此篇中还有一个著名的典故,人们称之为“埃及的肉锅”。当摩西带领以色列人踏上无垠的西奈沙漠的时候,这只是在红海战胜法老军队,摆脱埃及人奴役,取得自由之后才几个月,留在人们脸上的笑容还未消失,欢庆的铃鼓余音犹存,以色列人就开始了抱怨,怨恨沙漠,怨恨尘土,怨恨炎热,怨恨艰苦的生活。他们向摩西喊着:“巴不得我们早死在埃及地耶和华的手下,那时我们坐在肉锅旁边,吃得饱足,你们将我们领出来,到这旷野,是要叫全会众都饿死啊!”作品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人类的奴性。从奴隶制开始,压迫和奴役对人类除造成肉体的伤害外,最大的危害是精神上的腐蚀,它把人的灵魂扭曲了,人们开始麻木,开始习惯被奴役。在心中残存的追求迸发的时刻,人们会以战斗争取自由,可当他们了解到自由是牺牲暂时的物质享受为代价时,他们反倒留恋起被奴役的生活,羡慕着别人锅里的残渣剩饭,奴性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占据了上风。摩西面临的正是这种挑战,奴性可以毁灭一个民族,从这个意义上说,摩西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厌恶这种奴性,自觉向自身,向自己民族的劣根性挑战。他之所以成功,也在于他带领以色列民族在战胜大自然的同时,战胜了民族体内的毒瘤——奴性。
“埃及的肉锅” 的典故能够流传3000多年,在于这种劣根性3000年来一直困扰和包围着人类,如何战胜自身们奴性至今还是一道难题。几千年来,有志之士每当痛心疾首地看到这一点时,就会想到这个寓意深刻的故事。鲁迅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坟·灯下漫笔之一》) 马克思也曾在 《路易 ·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文中引用过这个典故。法国人在1848年2月革命推翻奥尔良七月王朝之后,由于留恋拿破仑,1848年12月10日选举了拿破仑的侄子路易 ·波拿巴为总统,导致了1851年12月2日的恢复帝国的反革命政变。马克思在讽刺法国人自身的软弱和害怕人民革命时写道: “法国人在从事于革命的时候,总不能摆脱对拿破仑的追念,12月10日的选举就证明了这点。由于害怕革命的危险,他们曾经退回去追求埃及的肉锅,1851年12月2日事件便是对于这一点的报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605页)只要这种劣根性还长期存在,人类与自身奴性的斗争就不会停止,“埃及的肉锅” 的典故也会继续流传下去,它将成为长期告诫我们的警钟。
上一篇:《小说、戏剧·地藏王接客》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小说、戏剧·壶公》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