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文学·《圣经》诗歌·底波拉之歌》原文与赏析
《旧约·士师记》第五章
要赞美上帝!
以色列人决心作战,
人民自愿从军。
君王啊,你们要聆听!
首领啊,要侧耳聆听!
我要弹琴歌唱,
歌颂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
上帝啊! 你一离开西珥山,你一从以东出发,
大地便震撼,天空便下雨,
云层也倾倒出水来。
在西奈的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面前,
群山无不震撼摇动。
在亚拿之子珊迦的时代,
在雅亿的日子,
商队不再经过这里,
旅客都绕道而行。
底波拉啊,以色列的城镇被摒弃,
空无一人,直到你来;
你来作了以色列的母亲。
以色列一旦改换神明,
境内就骤起战争。
四万以色列军兵中,
武装齐备的竟无一人。
我看到以色列的领袖献身报国,
心中多么喜乐!
你们要赞美上帝,
骑白驴的、坐在马鞍上的、
步行的,都要传扬。
听啊,在井旁打水的妇女传出欢呼!
她们在述说上帝的胜利,
她们在庆祝以色列的凯旋。
上帝的子民走向城门欢呼:
底波拉啊,兴起! 奋发!
歌唱,勇往直前!
亚比挪庵的儿子巴拉啊,奋起!
带走你的俘虏!
忠信的人走向他们的首领,
上帝的子民集合在他面前准备作战。
他们从以法莲来,进入山谷,
跟在便雅悯支族的人后面。
有指挥官从玛吉出来,
有军官从西布伦下来。
以萨迦的首领跟底波拉同来,
以萨迦来,巴拉也来,
他们都跟着她进入山谷。
但流便支族却意见分歧,
他们犹豫不定。
他们为什么逗留在羊群后面?
是为了听牧人呼唤羊群的号子吗?
流便支族意见分岐,
他们犹豫不定。
迦得支族住在约旦河东岸,
但支族留在船上,
亚设支族住在海岸;
他们都在岸边逗留。
西布伦人敢冒死舍命,
拿弗他利人敢在沙场上拼死奋斗。
在米吉多溪旁的他纳,
众王摆开了战场。
迦南的诸王前来交战,
他们却未能得胜。
晨星从天际声援,
掠过天空攻击西西拉。
基顺河水滚滚,
急流把他们冲走。
我要前进,奋力前进!
骑上壮马飞驰,
蹄声挞挞奔腾。
上帝的天使说:要咒诅米罗斯,
要重重地咒诅那里的居民。
因为他们没来帮助上帝,
不来帮他打击强敌。
基尼人希伯的妻子雅亿,
在妇女中最值得称赞,
在主妇中最值得赞美。
西西拉向她要水,她给他牛奶;
她用贵重的碗装满了奶汁给他。
雅亿一手拿钉帐篷的木钉,
一手拿工匠的锤子,
她击打西西拉,打碎他的头,
木钉穿透了他的太阳穴。
西西拉屈身仆倒,
躺在雅亿脚下;
西西拉屈身倒地,丧命而死。
西西拉的母亲眺望窗外,
她在窗格子后面凝视。
她问:他的战车为什么迟迟未归?
他的战马为什么还不回来?
她最聪明的宫女自言自语地回答:
他们一定正在抢东西、分战利品,
一个兵士要配给一个女人或两个女人。
西西拉得了彩衣,
他要给皇后带回绵绣的围巾。
上帝啊,愿你的仇敌都这样灭亡
愿你的朋友都像东升的旭日!
《底波拉之歌》载于《旧约·士师记》第5章2至31节。德国著名《圣经》学者阿多·韦瑟(Artur,Weiser)认为,这首诗是“以色列所有诗歌中最古老与最重要的里程碑”(《韦氏旧约导论》,第32页)。
《底波拉之歌》记述的故事发生在希伯来民族史中的士师时代(公元前13至前11世纪)。当时以色列人尚未立国,民众由各支派的首领分区统辖。这些首领平时是处理民事的行政长官和审判官,战时是武装部队的指挥员,史称“士师”。《士师记》记载了12位士师的事迹,其中之一便是女士师底波拉。
在《底波拉之歌》前面,《士师记》以一整章(第4章)篇幅介绍了底波拉的事迹。底波拉是拉比多的妻子,居于以法莲山地的拉玛与伯特利之间的一棵棕树下,兼为女士师和女先知。她曾在树下为族人听讼断案。士师以笏去世后,以色列人遭到迦南王耶宾的辖制,他们不堪忍受奴役,便前往底波拉处,希望她拯救以色列民族。底波拉审时度势,从拿弗他利的基低斯召来大将巴拉,让他率领1万名战士上他泊山,和迦南王决一死战。迦南王耶宾派将军西西拉统帅900辆铁车和大队人马前去围剿。底波拉利用天时地利,避开西西拉的铁车适于平原作战的优势,趁天降大雨河水暴涨、战车陷入泥泞不得动弹之际,指挥全军将士如猛虎下山,将迦南人一举击溃。敌将西西拉丢盔弃甲,仓皇逃命,最后竟被一位名叫雅亿的弱女子在其帐棚中用锤和橛子钉死。以色列人大获全胜,从此摆脱耶宾的统治,国中太平40年。胜利后底波拉和巴拉作歌庆贺,这歌便是流传迄今的《底波拉之歌》。
《底波拉之歌》艺术地重现了底波拉、巴拉战胜迦南王耶宾和将军西西拉的经历。全诗先以一段赞美上帝的歌词开头,尔后进入正诗,概述底波拉作士师前以色列的凄凉凋敝之状:
在亚拿之子珊迦的时代,
在雅亿的日子,
商队不再经过这里,
旅客都绕道而行。
……以色列的城镇被摒弃,
空无一人……。
就在这时,底波拉来了,来作了 “以色列的母亲”。她立志“献身报国”,赢得 “以色列的凯旋”。于是,百姓们涌向城门,热烈欢呼:
底波拉啊,兴起! 奋发!
歌唱,勇往直前!
亚比挪庵的儿子巴拉啊,奋起!
带走你的俘虏!
底波拉一声召唤,以色列百姓八方呼应——“忠信的人走向他们的首领,耶和华的子民集合起来准备作战”:
他们从以法莲来,进入山谷,
跟在便雅悯支族人的后面。
有指挥官从玛吉出来,
有军官从西布伦下来。
以萨迦的首领跟底波拉回来,
以萨迦来,巴拉也来,
他们都跟着她进入山谷。
但在强敌面前,以色列12支族中也有举棋不定的诗章称之为流便支族、迦得支族、但支族和亚设支族,说他们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不如 “西布伦人敢冒死舍命”,也不像“拿弗他利人敢在沙场上拼死奋斗”。接下去,诗人正面铺叙了击溃迦南军队的战斗:
在米吉多溪旁的他纳,
众王摆开了战场。
迦南的诸王前来交战,
他们却未能得胜。
晨星从天际声援,
掠过天空攻击西西拉。
基顺河水滚滚,
急流把他们冲走。
在这场战斗中,拒不声援以色列的米罗斯人遭到严厉咒诅,智杀迦南将军西西拉的妇女雅亿则得到极力褒扬:
基尼人希伯的妻子雅亿,
在妇女中最值得称赞,
在妇女中最值得赞美。
西西拉向她要水,她给他牛奶;
她用贵重的碗装满了奶汁给他。
雅亿一手拿钉帐篷的木钉,
一手拿工匠的锤子,
她击打西西拉壮,打碎他的头,
木钉穿透了他的太阳穴,
西西拉屈身仆倒,
躺在雅亿脚下;
西西拉屈身倒地,丧命而死。
西西拉虽已命赴黄泉,但据诗人设想,他母常却全然不知,她还在焦急不安地等待着儿子的归来:
西西拉的母亲眺望窗外,
她在窗格子后面凝视。
她问: 他的战车为什么迟迟未归?
他的战马为什么还不回来?
诗人还以嘲讽的口吻想象着西西拉宫中的一个宫女,她为了安慰西西拉的母亲,自作聪明地回答说:
他们一定正在抢东西、分战利品,
一个兵士要配给一个女人或两个女人。
西西拉得了彩衣,
他要给皇后带回绵绣的围巾。
概观之,《底波拉之歌》典范地体现了希伯来古典战歌的基本特色: 既有宏观勾勒,又有微观雕琢; 既富于生动的行为描写,又不乏细致的心理刻画; 既摹绘了真实的历史事件,又充满浓郁的抒情气氛和宗教色彩。
《底波拉之歌》的宗教色彩表现为,诗人赋予以色列人反抗异族压迫的战争以 “圣战”性质,把胜利归于本民族之神耶和华的威力,并以颂赞神灵的诗句统领全诗。诗歌一开头就说: “要赞美耶和华! ……君王啊,你们要聆听!首领啊,要侧耳聆听!我要弹琴歌唱,歌颂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诗人认为,民族遭遇灾祸的原因是滥拜异神:“以色列一旦改换神明,境内就骤起战争。”诗行中还不时出现颂神之语:“听啊,在井旁打水的妇女传出欢呼,她们在述说耶和华的胜利。”最后,诗章在赞美上帝的欢呼声中结束:“耶和华啊,愿你的仇敌都这样灭亡!愿你的朋友都像东升的旭日!”
研究表明,《底波拉之歌》本是一首歌颂民族英雄的民间战歌,最初以口传形式吟唱于底波拉、巴拉率众战胜耶宾和西西拉之后(公元前12或前11世纪),内容只有历史纪事部分。至王国建立后(约公元前10世纪),早期史家将其笔录成文,编入古代史籍。公元前7世纪末犹大国王约西亚发起宗教革新运动,力倡一神学说,此后,一批史官(史称“申命派史家”)按一神观念重修史籍,编出《约书亚记》、《士师记》等“申命派史书”——《底波拉之歌》即在这时染上浓重的宗教色彩,大体具备了今日的风貌。因此,这篇战歌的成书长达数百年,作者乃是众多早期民间诗人和后代编纂者。《士师记》第5章1节说它由底波拉和巴拉所作,只是一种假托。
上一篇:《诗词曲赋文·庐山慧远法师诔并序》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小说、戏剧·张老》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