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戏剧·洞冥草》原文与赏析
郭 宪
天汉二年,帝升苍龙阁,思仙术,召诸方士言远国遐方之事。唯东方朔下席操笔跪而进。帝曰:“大夫为朕言乎”朔曰:“臣游北极,至种火之山,日月所不照,有青龙衔烛火以照山之四极。亦有园圃池苑,皆植异木异草;有明茎草,夜如金灯,折枝为炬,照见鬼物之形。仙人宁封常服此草,于夜螟时,转见腹光通外,亦名洞冥草。”
帝令剉此草为泥,以涂云明之馆。夜坐此馆,不加灯烛。亦名照魅草。以藉足,履水不沉。
道教发展到战国时期,出现了神仙方士。“方”,主要是指使人不死的仙方。这种方士,自称他们能够交通神仙,能够炼制长生不死的丹药,能够飞升成仙。因此,这种方术也就成为仙术。神仙,自然是无所不能,神通广大、具备一切超自然力量的。到南北朝时期,道教兴盛。东晋葛洪在《抱朴子》一书中创造了一个自成系统的神仙世界,对道教的神仙信仰理论化。南朝齐梁间的陶弘景著《真灵位业图》将道教的真灵分别班次,共分七阶,宛如佛教的曼陀罗(道场)。既然道教认为存在一个神仙世界,既然能够炼制升仙的丹药,自然就有仙界中的异物奇珍、琼浆圣水、瑶草仙花了。《洞冥草》正反映了道教在神仙世界中的超自然理想。
《洞冥草》选自 《洞冥记》一书。书中所记远国遐方之事物,都是同汉武帝有关的神仙怪异事物。全书围绕汉武帝求仙这个中心,杂记各种逸闻、仙丹灵药、珍禽异兽等。因此又称 《汉武洞冥记》、《汉武帝别国洞冥记》、《别国洞冥记》 等。
关于本书的作者,在 《隋书 ·经籍志》中,只题 “郭氏”,无名。在 《旧唐书 ·经籍志》 中,才出现郭宪的名字。况且 《隋书 ·经籍志》载,此书仅有一卷,而 《旧唐书 ·经籍志》 中就载有四卷,《文献通考》又有《拾遗》一卷。所以鲁迅在 《中国小说史略》中说: “六朝人虚造神仙家言,每好称郭氏,殆以影射郭璞。”再从字上看,本书词采媷艳,与东汉文风迥异,也不象郭宪所撰。如此看来,最大的可能是六朝人伪托了。
郭宪在本书的序中说: “汉武帝明俊特异之主,东方朔因滑稽浮诞以匡谏,洞心于道教,使冥迹之奥昭然显著,今籍旧史之所不载者,聊以闻见,撰《洞冥记》 四卷,成一家之书。”“洞心于道教,使冥迹之奥昭然显著”,所以作者将此书定名 《洞冥记》。作者搜集武帝时的传说,以补今籍旧史之阙,洞达神仙冥迹之奥妙,大多为它书所不载,因此大大丰富了武帝传说系统。书中所记虽然是神仙方术之言,荒诞无稽,但是想象奇特,引人入胜,十分有趣。也表现了作者的博闻广见和丰富的创造力。
作品的主要部分是通过东方朔的讲述完成的。天汉二年(前99),汉武帝升座苍龙阁,向往神仙之术,于是 “召诸方士言远国遐方之事。唯东方朔下席操笔跪而进。”向汉武帝讲述了他游“北极”所见的神奇怪异。东方朔把读者带进了一个神仙的世界。随着他语言的导引,读者从大到小,由远而近,亦步亦趋地神游了 “北极”之地。“臣游北极”四个字,便把读者带到了辽远神秘的地方,极目望断所不及处,而东方朔只一“游”字,便轻而易举地到了。北极有“种火之山”,日月的光辉都照不到那个地方。“种火之山”却无日月光辉,“种火”与 “无光的反差,给读者的心灵造成一定的压力和神秘感。接着青龙出现了,这传说中的神奇祥瑞之兽口衔烛火,将 “山之四极” 照得通明。于是,在穿过重重云雾,飞越蓝天,跨过千山万水,来到北极的种火之山后,青龙衔着烛火,为读者照亮了 “种火之山”的 “园圃池苑”。园圃池苑内,到处是 “异木异草”。最神奇的是“明茎草”。此草 “夜如金灯”。不仅如此,如果将其枝折下当做火炬,还能 “照见鬼物之形”。作者在这里着力于“明茎草”的功效特色的描写,以弥补对此草外形特征描写的不足。同时,为读者留下了广阔驰骋的思维空间,他们可以根据各自的想象去塑造和完善“明茎草”的外形特征。这种描写方法所取得的审美愉悦是不定向的,多元的。因为每个读者心目中的 “明茎草”除发光这一特征相同外,外形会因人而异,因而满足了所有人的审美要求,也更增加了作品的神秘色彩。
道教与其他宗教的不同点之一,是人人可以得道,个个都能成仙,只要修行有术便可做到。东方朔既被人奉为神仙,他自然也是见过神仙的。作者用仙人为佐证,进一步说明此草的奇效。“仙人宁封常服此草”,在天里夜暗时,腹内的光亮都照射到外面来,所以 “明茎草”也叫做“洞冥草”。是洞达幽冥之意。 封宁, 也叫封宁子, 又叫 “龙蹻真人”。是神话中的仙人。传说是黄帝的陶正之官。黄帝从之受《龙蹻经》得御飞云之道,封他为“五岳真人”。戴盖天之冠,着朱紫之袍,佩三庭之印,为五岳之神的上司。后积薪自焚,而随烟气上下,视其灰烬,犹有其骨,时人共葬于宁北山中(事见《历世真仙体道通鉴》)。此草东方朔所见。并有仙人服用。读者本该咂舌膛目惊羡不已了。而作者并不就此收场。又将读者从“北极”的“种火之山”引回现实中。汉武帝命令把明茎草剉碎成泥,涂于云明之馆内,夜间坐在此馆,可以“不加灯烛”。也叫“照魅草”。至此,作者不仅脉络清晰地引导读者神游天外,而且层次分明地介绍了“明茎草”、“洞冥草”、“照魅草”三个名称的来历。作品的结尾七个字最是别致。“以藉足,履水不沉”。这显然是为普通人利用此草的一种设计。把明茎草的浆汁涂在脚底,入水可以不沉,确是奇功神效。是否还有其他作用呢?作者没有说,然而,仿佛再试下去,还会发现其新的功能。文有未尽之意,给读者留下了绵绵的畅想。
《洞冥记》属于地理、博物志体的志怪小说,其主要内容是记述“远国遐方之事”,但却较同样以汉武传说为内容的《汉武故事》不同,与同样是地理、博物老怪的《山海经》,《神异经》、《括地志》等也不相同。前者荒诞无稽。后者恍惚朦胧,基本没有事实依据。而《洞冥记》相比之下,显得平实,有些是武帝时西域诸国的传说化。描写也比较细致具体,形象生动。比如:万世不枯木、照月珠、吉云神马、五味不眠草、怀梦草,开日树、五时鸡等等,虽属神异传说,但也曲折地反映了武帝时四方各国所贡的无奇不有的珍品。
上一篇:《诗词曲赋文·永明延寿禅师偈语》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基督教文学·《圣经·旧约》·温顺忠诚的路德》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