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文学·《圣经·新约》·耶稣受难》原文与赏析
《新约·马太福音》第27章
逾越节第二天的早晨,众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大家商议要治死耶稣,就把耶稣捆绑解去交给巡抚彼拉多。
这时候,出卖耶稣的犹大看见耶稣已经定了罪,就后悔把那30块钱拿回来给祭司长和长老,说:“我卖了无辜之人的血,是有罪的。”他们说:“那与我们有什么相干,你自己承当罢。”犹大就把那银钱丢在殿里,出去吊死了。
耶稣站在巡抚面前,巡抚问他:“你是犹太人的王吗?”耶稣说:“你说的是。”他被祭司长和长老控告的时候,什么都不回答。彼拉多就对他说:“他们做见证,控告你这么多的事,你没有听见吗?”耶稣仍不回答,连一句话也不说,以致巡抚甚觉稀奇。巡抚有一个惯例,每逢这节期,按众人的要求,释放一个囚犯给他们。当时有一个出名的囚犯叫巴拉巴。众人聚集的时候,彼拉多就问他们:“你们要我释放哪一个给你们,是巴拉巴呢,还是称为基督的耶稣呢?”巡抚原知道,他们是因为嫉妒才把耶稣解了来的。祭司长和长老挑唆众人请求释放巴拉巴,除灭耶稣。所以巡抚问众人时,他们说:“巴拉巴。”彼拉多说:“这样,对那称为基督的耶稣,我怎么办呢?”他们都说:“把他钉十字架。”于是,彼拉多释放巴拉巴给他们,把耶稣鞭打了,交给人钉十字架。
巡抚的兵就把耶稣带进衙门,给他脱了衣服,穿上一件朱红色袍子,用荆棘编作冠冕戴在他头上,又吐唾沫在他脸上,拿苇子打他的头。戏弄完了,带他出去,要钉十字架。
他们出来的时候,遇见一个古利奈人名叫西门,就勉强他同去,好背着耶稣的十字架。
到了一个地方,名叫各各他,意思就是髑髅地,兵丁拿苦胆调和的酒给耶稣喝,他尝了尝不肯喝。他们将他钉在十字架上,就拈阄分他的衣服,又坐在那里看守他。
经过那里的人,讥诮耶稣,摇着头说:“你这拆毁圣殿三日又建造起来的人,可以救自己吧!你如果是神的儿子,就从十字架上下来吧!”祭司长和文士并长老,也是这样戏弄他,说他救了别人,不能救自己,说他是以色列的王,现在从十字架上下来,他们就信他;说他依靠神,神若喜悦他,现在可以救他,因为他曾说:“我是神的儿子。”当时有两个强盗,和他同钉十字架,一个在左,一个在右,他们也和其他的人一样地讥诮他。
作为基督教义的基本主张和核心思想,博爱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爱上帝和爱人如己。耶稣曾经说过: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与繁琐、严酷的传统法律教条相比较,耶稣的教义意味着对摩西律法的反动,这种崭新的革命性的转折遭到了法利赛人、撒都该人和祭司组成的犹太公会的强烈反对,在多次挑战和警告失败之后,公会决定置耶稣于死地而后快。
关于耶稣的被捕、受审和受难,新约全书的四大福音书作了详细的记载,根据这些记载,耶稣被捕的时间是在公元30年逾越节的当天,被捕的地点是在圣城耶路撒冷郊外橄榄山上一丁名叫客西马尼的园子里。这是一个漆黑的深夜,耶稣和门徒们刚刚在城里聚了餐,当公会的缉拿队伍赶到那里的时候,耶稣正在园子里独自沉思冥想和向上帝祈祷,与他同在的是他的最亲近的三个门徒彼得、雅各和约翰。关于耶稣被捕的细节,福音书有两种意见。《约翰福音》记载说: 当拿着灯笼、火把、兵器的士兵来到园里的时候,耶稣镇定自若地问他们找哪一个人,当他明知他们正在找拿撒勒人耶稣的时候,他告诉他们他就是。于是士兵们就抓住他,把他捆绑起来。但是,同观福音书则认为,在最后的晚餐之前,叛徒犹大就出卖了他的老师,与公会密谋抓住耶稣。他和公会的祭司约定,当他领他们到耶稣的那个布道集团中去的时候,他吻谁,谁就是他们要擒拿的耶稣。那天晚上,犹大带着公会的队伍来到了客西马尼。他走上前来吻耶稣,并说: “请拉比安。”于是士兵们就抓住了耶稣。为了保护自己的老师,忠实的大使徒彼得拔出刀来,砍伤了一个人,但是,耶稣把他劝止住了。
以大祭司亚那和该亚法为首的犹太公会在当天晚上立即着手审讯犯人,审判活动一直持续到次日清晨。在整个审判过程中,耶稣一直保持缄默,对所有的问题都避而不答,这就使审讯者陷入困境,因为他们得不到足够的证据来证明他们的指控。最后,当大祭司该亚法问耶稣,他到底是不是永生的上帝的儿子,到底是不是救世主即基督的时候,耶稣开口说,他是。大祭司之所以要这么问,是基于一个巧妙的两难推理。如果耶稣作出否定的回答,那么他可以活命,但是他将前功尽弃、身败名裂,他的启蒙事业就会被彻底断送。如果他作出肯定的回答,根据犹太法律诫命,他就亵渎了至高无上的上帝,这种僭越行为完全可以为他招来杀身之祸。可以断言,耶稣是知道这些情况的,但是,他义无反顾地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在耶稣时代,犹太王国是罗马帝国在近东的一个行省,这个地方既有传统的世袭王公贵族,又有拥有最终裁决权和生杀予夺大权的罗马总督。在总督的指挥下,所向无敌的罗马兵团就驻扎在总督府所在地凯撒利亚。这个半王国半殖民地的社会存在着比较特殊的法律现象。一方面,传统的希伯来律法制度仍然根深蒂固地影响着社会运行和人际关系; 另一方面,罗马帝国的民法、刑法和诉讼法又得到了普遍的贯彻和实施,在民事纠纷和诉诸法律的争端中,罗马法总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这样,有的行为可能违背其中的一种而不违背另一种,如果遇到那些触犯犹太律法但却不违反罗马法的行为,处理起来就更为棘手。公会的祭司们很清楚,如果凭借僭妄罪和亵渎罪的指控来指望罗马总督判处耶稣死刑,这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总督完全可能一笑了之。因此,逾越节第二天清晨,他们把耶稣送到罗马总督那里,要求对这个人处以极刑。他们指控说,这个人诱惑犹太民众漠视帝国的典章制度和法律规定,鼓动人们拒绝缴纳皇帝的赋税。这个人还自称是犹太人之王,他力图利用民族主义的宣传说教而掀起一场旨在颠覆罗马帝国统治的宗教政治革命。
在经过对耶稣的提审和交谈之后,罗马总督本丢 ·彼拉多觉得事情并非祭司们指出的那么严重,他觉得判处这样一个仅仅是思想偏激和具有宗教狂热情绪的人以极刑是没有必要的。但是,一心指望这个异端者的肉体从这个世界上消失的祭司们表示,无论如何,他们都不能接受总督的意见。当总督进一步争辩和力图赦免耶稣的时候,祭司们竭力把自己打扮成皇帝的忠诚臣仆和帝国利益的忠实捍卫者,他们威胁说,如果总督固执己见的话,那么他们就可能通过某些手段而使他陷入不利。面临这样的恫吓,本丢·彼拉多终于让步了。
为了取笑,执行死刑的罗马士兵给耶稣披上一件表示贵族身份的朱红色袍子,并且给他戴上一顶荆棘做成的冠冕。他们来到刑场,这个地方名叫各各他,是髑髅地的意思。根据彼拉多的命令,他们在耶稣头上安了一个牌子,上面分别用希伯来文、希腊文和拉丁文写上“拿撒勒人耶稣,犹太人之王”的字样。士兵们把耶稣和另外两个死囚钉在十字架上,就坐下来抓阄,看谁能赢得耶稣的衣服。在周围围观的人群中,有耶稣的母亲、亲戚和门徒,在将母亲托付给他的一个门徒之后,耶稣为罗马士兵和围观的人祈祷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天快要黑的时候,耶稣大声喊着说:“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一个好心的罗马士兵用海绒蘸满醋绑在枪尖,送到耶稣的口边。耶稣尝了醋,就说“成了”。并大声呼叫说:“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说完这话,就死了。
基督教认为,耶稣受难最高程度地体现了救赎精神。每一个人都不可能避免原罪,也不可能避免后天的罪孽,耶稣受难的宗教意义就在于,上帝为了免除世人的罪恶,派他的儿子耶稣来到人间,受尽苦难折磨,最后被钉十字架而死。耶稣以自己的痛苦来免除他人的痛苦,以自己的无罪之身遭受有罪才应得到的刑罚,以自己的殉道来唤起他人对于仁爱和宽容原则的追求,从而使千千万万深陷于罪孽的人幡然醒悟、浪了回头。
在耶稣的教诫中,曾经有这样的话:
“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
“你们的仇敌,要爱他;恨你们的,要待他好;诅咒你们的,要为他祝福;凌辱你们的,要为他祷告。”
基于这样的认识,耶稣受难象征着他所信守的仁爱哲学的胜利,同时也使他个人的人格力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如果把以上的话理解为现实生活的处事法则,显然是不完全正确的。但是,基督教认为,所有这些都仅仅是一些最本质的根本原则。耶稣的所作所为及其受难思想告诉人们,仁爱和宽容作为一种基本的思想原则是何等重要。这些原则使一个人既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人生的一切难题,又能使人超越那些具体的恩恩怨怨而达到一种绝对道德境界。同时,耶稣受难也是希望告诉人们当一个人无怨无悔地体现着仁爱与宽容的伦理原则的时候,他的身上将会充满怎样的绚烂瑰丽的人性的光辉。
在基督教会形成的初期,以耶稣受难为主题的文学与美术作品就在社会底层大量创作和流传开来。在拜占庭时期的教堂绘画中,关于耶稣受难的玻璃镶嵌画层出不穷。随着基督教的壮大和发展,对多神教和异教的排斥倾向成为一种时尚,无论是耶稣还是他之前的一神教主义者摩西都受到基督教会的普遍尊敬和称许。几乎整个中世纪,文化科学知识都主要集中在教会、僧侣和神职人员那里,基督教会在文化的控制和宣传上占据了无可争议的有利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教会希望通过对耶稣受难的宣传,呼吁人们为了等候来世的幸福而放弃现世,号召人们向环境屈服,向世俗力量低头,以绝对的宽厚、虔诚和忠顺来对待教会和皇族统治者。
14世纪文艺复兴之后,人们开始在耶稣受难这一题材中寻找新的不同于教会钦定的主题。他们发现,耶稣受难体现出一种对世间万物的无限的仁爱与宽容,以及一种为了追求真正的信仰与理想而义无反顾、视死如归的精神。在人们心目中,耶稣也逐渐由神变成了半人半神,最后由半人半神变成了真正的人。在这种思想激励下,人文主义艺术家们以此为题材创造了大量的艺术品。在早期尼德兰画家和早期意大利画家如乔尔乔内、乔托、丁陶莱托、提香的笔下,耶稣受难充满着一种伤感和哀痛,给人以一种沉重感,并使人对暴力和不宽容产生深深的唾弃。到了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那里,耶稣受难被赋予了一种崭新的意义,它既悲凉、又壮烈显示出强烈的悲剧色彩。这些大师的作品力图告诉人们,尽管总要有暴力来阻挠,尽管前进的道路总是坎坷不平,但是人类的无上高贵的理性和人道主义精神却总是要踏着这些东西前进的,它们总是要胜利的。无数的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之所以总是以耶稣受难作为自己创作和思考的题材,是因为他们始终坚信,理性和人道最终会胜利,一切都仅仅是一个时间问题。
上一篇:《基督教文学·《圣经·旧约》·耶利哥之役》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诗词曲赋文·苍筤道士》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