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诗词·贺云山老人剃发》原文与赏析
释泰冏
老掷儒冠参我社,袈裟着得雨华香。
敲门月下新添趣,酒肉头陀也不妨。
该诗作者释泰冏,生活在江户时代(1603—1867)。这一时期,尽管德川幕府以儒教取代佛教在思想上占主导地位,但由于镰仓、室町时期兴起的佛教各宗派深得民众之心,已成为民众的精神寄托,佛教思想仍占据着日本广大人民的内心,佛教对日本文化诸多方面的影响仍十分强烈。加之儒学的兴盛,必然促进汉诗的发展。汉诗几乎成为家喻户晓的士人文学、儒者文学。佛教的“顿悟成佛”、“本性是佛”的思想,实际上与儒家的“性善论”有一致之处。汉诗基础的扩大,佛教哲理与儒家思想的结合,使得这一时期五山诗风余绪尚存。赖山阳有诗云:“抛剑援毫岂等闲,现身欲列古诗班。领他三十六峰碧,却乞残烟向五山。”释泰冏《贺云山老人剃发》是时而吟,仍披五山残烟而出。
《贺云山老人剃发》一诗只四句,读来超脱潇洒、飘然绝俗。有皈依之喜,有禅悟之趣。诗中写云山老人终于抛开儒教而皈依佛门,所穿袈裟上染着佛祖说法时天雨诸花的馨香。于清静闲淡之中增添了推敲诗句、寻觅诗境的情趣。即使是做个吃肉喝酒的诗僧也没有关系。
诗中第二句 “袈裟着得雨花香”是一处用典,《妙法莲华经》载,“佛说是诸菩萨摩诃萨得大法利时,于虚空中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以散无量百十万亿众宝树下师子座上诸佛。”有关佛经的描述中还说,释迦牟尼讲经时,讲 《涅槃》则地震动,说 《般若》则天雨花。佛教的最高智慧便是 “般若”。诗中用此,意思是云山老人剃发为僧是为的接受佛教的般若智慧。
诗中第三句“敲门月下新添趣”,也是用典。《苕溪渔隐丛话》中载,唐代诗人贾岛骑驴赋诗,吟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之句。初拟用 “推”字,又思改为 “敲”字,在驴背引手作推敲之势,不觉冲撞京尹韩愈。韩愈问其故,为贾岛定 “敲”字。诗中用此是为了说明云山老人剃发为僧除寻求佛教的般若智慧外,还追求寻章觅句的诗情。
诗中第四句“酒肉头陀也不妨”,涉及到佛教的具体道德规范中的“五戒”。僧人戒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而诗作者却认为即使做个酒肉和尚也无妨。这正反映了当时一些诗僧的思想追求。早期大乘经典《金刚经》中就强调在佛法面前众生平等,后来的《维摩诘经》中更明确提出了 “四依”和“四不依”,即 “依于义不依语,依于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于法不依人”。就是说,做一个个真正的佛教徒,要依于佛教理论的精神实质,而不能仅仅依于佛的片言只语; 要依于佛教的最高智慧,而不能仅仅依于一般的认识; 只能依于首尾一贯、思想体系完整的佛经典籍,而不能依于有头无尾,意思没有讲尽的某些佛教著作;只能依于佛教的真理,而不能盲目地依于某一佛教权威。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大乘佛教还准许有在家菩萨,不受戒律的约束,而只需要佛教徒的素养。这对儒释合流产生了重大影响。作者自己和云山老人大概都属于接受了这种思想的诗僧。
世界上无论任何宗教、任何流派的文学创作,尽管表现方法不同,体裁、题材迥异,但都是根据了客观的现实人生与作者的实际体验而成。日本江户时代的社会发展状况及释泰冏本人的生活体验与宗教追求,就交织成本诗中这样一种不羁之羁、无可无不可的殊异境界。淡泊、超脱、旷放、潇洒,而又皎然明朗、率性执著。这本身就是经贯儒释、智入般若的一朵思想之花,一朵着得馨香的智慧之花。
上一篇:《诗词曲赋文·读山海经(十选二)》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诗词曲赋文·贻小尼师》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