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赋文·雨夜宿净行院》原文与赏析
苏 轼
芒鞋不踏利名场,一叶轻舟寄淼茫。
林下对床听夜雨,静无灯火照凄凉。
《雨夜宿净行院》是苏轼在公元1098年61岁时的写的一首七绝。宋哲宗时,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由于反对执政大臣一意孤行,主张对新法“校量利害,参用所长”,受旧党攻击,出知杭、颍、定三州。59岁时,新党再度执政,他先后被贬惠州、琼州。《宋史》载:“元符三年正月,徽宗即位四月,苏轼等徙内郡。”五月,苏轼奉命调移廉州安置。净行院,距雷州城四十五里,是自雷州赴廉州陆路必经之地。这首诗是苏轼宿于净行院的言志、抒情之作。
苏轼一生博采儒、道、佛三家,并且能够圆通灵活地加以运用。他奉儒但不十分迂执,谈禅并不佞佛,好道而不厌弃人生。对于这三者,他能因时因势而用。他以儒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入世精神来从政,以道家的乘时归化、返朴任天的出世态度来养身,以佛家的看穿忧患、明心见性与儒家的“无入而不自得”的思想结合起来,来对付人世的坎坷与磨难。《雨夜宿净行院》正是苏轼在宦海浮沉的政治风雨中暂避于佛门的避风港,借以平衡那痛苦郁闷的心理。
诗中写道:草鞋不去踏那争名争利的地方,甘愿驾那一叶小舟于淼茫的天地之间漂泊流荡。身处于幽僻之处独对眼前的床架,在静谧的雨夜中听着那单调的雨声,寂寞冷清的室内没有灯火来相伴那凄凉孤独的暂住之人。“芒鞋”,即草鞋;“林下”,指幽僻之境,也引申为退隐之处。诗中前两句超脱、潇洒,颇有道家、佛家的出世态度。这种态度在苏轼被贬后的作品中屡有出现。在《吾谪海南》一诗中,他曾写道:“平生学道真实意,岂与穷达俱存亡。天其以我为箕子,要使此意留要荒。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表现了自己不因穷达而有变,愿以他乡为故乡的豁达态度。早在公元1082年,他被贬黄州时写过《定风波》一词,在“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的情况下,苏轼却写道: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中间“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坦荡与泰然,在17年后又以“一叶轻舟寄淼茫”之句渲泄出来,宝刀不老,丝毫不减当年。佛家的人生无常、人生是苦、人生是空的观点,在诗中被苏轼用形象的方法表现出来,但却赋予了儒家的积极进取态度,丝毫不消极,也不悲观。后两句因景生情,幽僻之境、寂静之夜、清冷之雨、黑暗之室,自然引起作者对过去的回顾,一贬再贬、黄州海南、乍迁乍贬、召来挥去的政治遭遇,结发之妻早丧,兄弟父子离分的个人生活经历,一切坎坷、苦痛、不平,不可能不乘夜雨而袭入心头,点点滴滴、苦苦涩涩。结尾处“照凄凉”三字,一反前两句的超脱、挥洒,可想作者于雨夜之中将何以安眠?
全诗情感变化颇为明显,由乐观雄壮而一落为寂寞凄凉,流露出寂静空寒的禅家意境。这正是作者复杂的思想的体现,他在政治上受挫时心情苦闷,寻求从佛道思想出发去观察宇宙人生,从而获得洒脱与自然。但是,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总在困扰着他,“抽刀断水水更流” 的局面,未始不伴随着他。恩格斯在 《布鲁诺·鲍威尔和原始基督教》 中曾指出: “把一切宗教、因而把基督教,看作欺骗者的虚构,这是从中世纪自由思想家时代起一直到十八世纪启蒙派止的占主导地位的看法。自从黑格尔给哲学提出任务要在全世界历史里指出理性发展以来,这种看法已不再能使人满意了。”因此,对中外文学中宗教色彩的呈现,是必须给予科学的评价的。苏轼诗文中所表现出的宗教思想,自然也不能例外。
上一篇:《诗词曲赋文·隐去来》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诗词曲赋文·霁后寄白阁僧》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