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籍、寓言故事·伐毒掘根》原文与赏析
有守园人瞻守官园。当园中间,生一毒树。诸有男女入园游观,停息此树下者,或头痛欲裂,或腰脊疼痛,或即于树下便命终者。时守园人知为毒树,复见众人遭诸苦难,即施斧柯。柯长一丈余,遥斫毒树。未经旬日,即生如故。然彼毒树枝叶团团,树中之妙,众人见者无不欢喜。其中众生,不知忌讳,未遭此难,共往奔彼,自荫其身;影未移间,复遭苦厄。时守园人复于异日以斧往斫,树生如故,倍复殊妙。如是数斫,生生如旧。彼守园人宗族、五亲、妻息、仆使,贪乐树荫,尽取命终。其人单孑一己,昼夜愁忧,号悲而行。路遇智者,自陈酸苦,其痛万端。是时,智者告园人曰:“此众苦恼,卿自为耳!夫欲止流莫若高堰,欲伐树者当尽根原;卿所施功,但种生栽,何言伐树?汝今速往掘出根本!”
此篇选自姚秦·竺佛念所译的《出曜经》。它所宣传的宗教思想是:不彻底断绝“爱根”,就会坠入生、老、病、死之无尽苦海之中,永无出头之日。
佛家对“爱”的理解是:爱即贪爱、爱欲。即特指贪求财物、爱恋异性而言。《俱舍记》(唐·玄奘译)卷九曰:“贪妙资具、淫爱现行,未广追求,此位名爱。”正因为“爱”包括了“贪”、“染”两面的内容,所以被视为世俗生活得以发生而又不得解脱的最重要原因。它是生命活动的本源力。有了这种本源力,人才有追求执著,有追求执著才有种种身口意的活动而有业力的存在,招引生死之果。佛教讲“三世轮回”、“因果报应”,因此,“爱”根不除的话,那就只好永远轮回于生生死死的痛苦中。
爱是佛教“十二因缘”环节之一。十二因缘是说明众生生死流转的因果联系的,它强调十二个环节按顺序组成因果循环链条,任何一个有情识的生命体,在没有获得解脱前,都依因果定律,“生生于老死,轮回于无穷”。十二因缘是生命现象的总结,也是生命痛苦的原因。而在 “十二因缘” 中,佛教是特别强调爱欲的恶的性质和作用的。
但是,在现实的世俗生活中,芸芸众生因为不懂得 “诸法无常”、“万法无我” 的道理,总是执着地追求“有我”,且还要求它恒常不变。落实到具体,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爱” 的所为。
然而,“爱”却穿上了一件漂亮的外衣。愚昧的众生认不清它的危害。他们的贪爱所为,有时或许让他们获得了一时的利益,但他们还不知道这实际可能已伤害了别人,而且肯定已为以后的轮回而埋下了恶种,所以即使他们也想跳出苦海,但不除爱根,那是永不可能的。
在这篇寓言故事中,作者巧妙地把爱用“毒树”来比之。所有男女只要一入园,在毒树下停息,就会或头痛,或腰脊痛,或命终死去。这也就喻众生只要有了贪爱之意,就会受害。守园人虽知是毒树,也想为众生解除苦难,但他却不知如何解除这种苦难的真正可行的方法。他砍去了毒树,但树复生长,而且愈长愈盛,反而遭引了更多的人,也就反而害了更多的人,因为大家都被其 “树中之妙”所迷惑了。守园人不知道真正的原因所在,还在辛辛苦苦地“以斧往斫”,结果只是“如是数斫,生生如旧”,因为他的所为等于给毒树修理枝叶,如此,他的所有的亲人、亲戚朋友等都因贪图树荫,命终死去。剩下他孤身一人,他忧愁、悲痛,但仍不知真正的原因。最后碰到一位有大智慧的人,才知所有的苦恼,都是自己造成的,只有彻底掘除毒树的根,才是除毒消灾的根本方法。释迦牟尼佛为大众讲完了这个故事,用四句偈语作了总结: “伐树不尽根,虽伐复犹生;伐爱不尽本,数数复生苦。”他正是用 “伐树不尽根,虽伐复犹生” 的事实来说明人身与此无异,爱根深固,危害极大,不彻底掘出此毒根者,枝流不断,就会在生老病死苦海中,没彼生此,没此生彼、如此轮回流转,永无休止之日。这样,不仅是自己将在无尽的苦海中受煎熬,还会使别人受害。
这个生动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一)任何东西都要认清其实质,不能只被其美丽的外表所迷惑。(二) 要除去某种有害的东西,一定要从根本上着手。换用一句最通俗的话就是“斩草除根”。这个启示无论在古代社会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是富有教育意义的。
这一篇的文字所阐明的道理在最后: 欲止流莫若高堰,欲伐树者当尽根原。而这切实重要的哲理,却是通过一个文字优美、形象生动的故事反映出来的。故事中的每个人,每种物都是有所比的。把抽象的道理蕴含在具体的事物之中,这是佛经譬喻故事的最大的特色。人们读完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也接受了一个深刻、有意义的道理。
上一篇:《经籍、寓言故事·伎儿戏着罗刹服共相惊怖喻》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诗词曲赋文·修仙词》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