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赋文·寺内数个尼》原文与赏析
王梵志
寺内数个尼,各各事威仪。
本是俗人女,出家挂佛衣。
徒众数十个,诠择补纲维。
一一依佛教,万事总合知。
莫看他破戒,身自牢住持。
佛殿元不识,损坏法家衣。
常住无贮积,家人受寒饥。
众厨空安灶,粗饭当房炊。
只求多财富,余事且随宜。
富者相过重,贫者往还稀。
但知一日乐,忘却百年饥。
不采生缘瘦,唯愿当身肥。
今身损却宝,来生更若为?
王梵志创作的宣扬佛理禅机的宗教诗,在唐代已引起广泛的注意。敦煌写本《历代法宝记》云:无住禅师“教戒诸学道”时,曾引王梵志诗“慧眼近空心,非关髑髅孔。对面说不识,饶你母姓董。”范摅《云溪友议》卷十一载,玄朗上人遇有“愚士昧学之流,欲其开悟,别吟以王梵志诗”。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称王梵志诗与志公、傅大士一样,有“降其迹而适性,一时间警策迷”的作用。难怪冯翊《桂苑丛谈》称王梵志”作诗讽人,甚有义旨,盖菩萨示化也。”但是,如果仔细考察王梵志反映宗教问题的诗作,就不难发现也有一些针对僧尼、道士的生活言行进行评议的诗篇,这里所选的《寺内数个尼》,即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全诗可分为三段。首段从“寺内数个尼”至“损坏法家衣”。主要叙写尼姑出家学佛的情景,包括三方面内容:其一在服饰威仪上,寺院内的尼姑原为俗人家的女子,一旦发愿出家,就必须脱去俗装,穿上佛门的袈裟,在行、住、坐、卧等四威仪上都要恪守一定之规,表现出端严庄重的样子,方可皈依佛门,这是外形上的要求。其二在佛门管理上,“徒众数十个,诠择补纲维。”“诠择”,犹“选择”。“补”,即任命。“纲维”,梵语羯磨陀那,义译为纲维,即佛教寺院中主事僧尼,位次于上座。这两句诗是说要从数十个门徒弟子中间,选择任命能够管理寺院的主事。“一一依佛教,万事总合知”。大家都要遵守佛的教导,并通晓佛门的戒律法规,这是出家为尼者的必修之路。其三诗人针对尼姑中间持戒与破戒者,提出不要为违背佛门教规的人,动摇自己的决心,一定要从自我做起,坚持佛法戒律,只有那些根本不识佛殿为何物的人,才会损坏法家(即佛家)的衣物。从而展示出清净佛门存在的佛与非佛、持戒与破戒的矛盾,为后文批判其唯利是图的思想打下有力的基础。
次段,从“常住无贮积”,至“唯愿当身肥”。首先由尼姑的艰难生活写起。“常住无贮积”中的“常住”,指僧道的寺舍、田园、树木、粮食、仆畜、什物等,统称为常住物,简称为常住。如《云笈七签》卷一二二云:“道士常住物如子孙用父母物耳,何罪之有?”(参见《释氏要览》卷下《住持常住》)诗中是说出家为尼者身边没有任何积蓄储备,家里人也要为此而忍饥受寒,内外艰难,无以为顾。甚至在寺院里连置办斋饭的大厨房也难以为炊,只好在本人的住房内烧煮些粗恶的饭食,聊以充饥,其次为了摆脱眼前的困境和贫苦生活,她们只图追求财富,其余的事情就随它去吧。对待富有的人亲密交往,与贫穷者则往还稀少,这种嫌贫爱富的行为已有悖于佛门“贵贱均赴,贫富一揆”(《高僧传·释昙颖传》)的平等思想。以下“但知一日乐” 等四句中,所谓 “生缘”,本为佛教用语,谓人命终后所获得转生之因缘,引申为家乡、籍贯之义,如《燕子赋》云:本贯属京兆,生缘在帝乡”。梵志诗中 “生缘,”还有亲属的意思。这四句诗是经过冷眼观察寺内数个尼的言行以后,对他们只为一时快乐,忘却百年饥荒,只图吝财积资,哪管亲属的贫困,表示出不满和微词。其不尽之意,亦在言外,耐人寻味。
最后两句 “今身损却宝,来生更若为”。此处 “宝” 字,非指世人眼里财宝之 “宝”,而是人的本身自性中的“宝”,佛家叫做“宝性”中的“宝”。《佛学大辞典》“宝性”条云:“如来藏之异名也。真金在粪秽中其性不变,如来藏在众生烦恼中不失真如清净之性,故云宝性”。梵志诗中所言“损却宝,即谓执贪嗔痴者,弃戒从恶,必得恶报,故而诗人以此二句警告寺内尼姑,今身要是如此消磨宝性,来生又能得到如何下场呢?这是以因果报应晓义大义,明其利害,同时也隐含着诗人的棒喝之声。
本诗的主要成就在于刻画人物,通过捕捉最具有典型意义的情态,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于叙事过程描摹出性格复杂的尼姑形象,特别是敢于抨击和批判其只顾个人私利而忘却佛性的思想行为,使本诗更具积极意义。
上一篇:《诗词曲赋文·寄韬光禅师》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诗词曲赋文·寻隐者不遇》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