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戏剧·焦湖庙祝》原文与赏析
刘义庆
焦湖庙祝有柏枕,三十余年,枕后一小坼孔。县民汤林行贾,经庙祈福。祝曰: “君婚姻未?可就枕坼边。”令林入坼内。见朱门、琼宫、瑶台,胜于世。见赵太尉,为林婚。育子六人,四男二女,选林秘书郎,俄迁黄门郎。林在枕中,永无思归之怀,遂遭违忤之事。祝令林出外间,遂见向枕。谓枕内历年载,而实俄忽之间矣。
《焦湖庙祝》出自南朝刘义庆编著的志怪小说集《幽明录》。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历任平西将军、荆州刺史等职。他好文学,多著述,身边聚集着一批有名文士如袁淑、鲍照等。《幽明录》外,他还著有小说《世说新语》、《宣验记》等。《幽明录》二十卷(一说三十卷),隋唐流传,宋代散佚,鲁迅《古小说钩沉》辑得二六五条,书名取义于《周易·系辞》:“是故知幽明之故。”该书内容绝大多数是关于现实生活中士民僧俗的奇闻异事。
“黄粱美梦”这一成语,也有不少人知道它出典于唐朝沈既济的传奇文《枕中记》,而《枕中记》是导源于《幽明录》中的《焦湖庙祝》恐怕知者甚少。《焦湖庙祝》记录了一个梦,这个梦是由出门经商的县民汤林在焦湖庙内庙祝珍藏了30年的柏木枕头上做的。汤林进入枕后的一小孔内,看到了一个繁华的世界,遇到了赵太尉——那是个大官,从汉魏以来太尉兵权在握,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结果汤林做了赵家的乘龙快婿,生了四儿两女。又当了官,从秘书郎很快爬上黄门郎。这时的汤林娶到贵妻,有了子嗣,做上高官,“爱情事业”双丰收,可谓春风得意,乐而忘返。哪知官场险恶,他好景不长,“遂遭违忤之事。”“违”是违背,“忤”意不顺从,大概是得罪了上司或者是冒犯了皇帝老儿,丢官自不可免,甚至要掉脑袋。在这危急关头庙祝唤醒了他,原来是枕上一梦,梦中数载的荣光,实际上只弹指一挥间。
联系小说产生的时代看,《焦湖庙祝》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鉴赏价值。两晋以来,天灾人祸连年不断,而仕途坎坷,官场险恶,地位和生命时常受到威胁,人生无常之感萦绕在人们心头。如何解释这残酷的现实,怎样才能获得解脱?人们在苦苦探求。伴随士大夫的清谈和行为上的放浪,佛教和道家观念影响亦深。就这则小说看,焦糊庙只是一般神祠,但庙祝令汤林枕中入梦俨然如道人法术,汤林“枕内历年载,而实俄忽之间”的时间反差与“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神仙之说又相仿佛。而故事显示的“人生如梦”思想又与当时传播很广的佛教大乘般若空宗的“色即是空”观点一致。撩起宗教的面纱,我们看到小说借汤林枕中一梦表现了当时人们的心态,那就是对富贵生活的向往、对宦海风云不测的畏惧和对人生的一定幻灭感。汤林在梦中占据着“朱门琼宫”,好不得意,但梦醒后身边依然一枕,更妙的是梦的结束是在他已“遭违忤之事”之时,这就说明了小民的渴望荣华富贵如作梦一般,即使真的如现实中的当权者已取得富贵,说不定什么时候也“遭违忤”被逐出“瑶台”,好梦难久呢!这是当时三翻四覆的政治颠簸的真实反映。
由于这则小说的梦幻主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使它对后代文学产生了较大影响。上文提到的《枕中记》写卢生入枕作梦基本情节与它一致,但描写更加深入细致。卢生梦中娶贵妻得高官后,曾两落两起,最后总算保住富贵,但不知老之将至,人终究难逃一死!写出死生忧患,这是《枕中记》更深刻的地方。抬眼望青山依旧,想往者古人安在?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生显得何等短暂!在《焦湖庙祝》和《枕中记》的共同影响下,后世此类作品不断出现。如明代汤显祖有《邯郸记》传奇,元代马致远等人撰有《黄粱梦》杂剧,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里又有《续黄粱》。与这一主题有关的作品更多。人生如梦成为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母题。
当然后起的作品表现手法更丰富,艺术成就会更大些。但《焦湖庙祝》仍有它独立存在的价值,它虽很简短,但结构完整,以柏枕为线索,通过汤林的“入孔”、“出枕”将梦前、梦中、梦后三部分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文笔雅洁而富有表现力,对后世同类作品颇多启牖。
上一篇:《诗词曲赋文·灵隐寺月夜》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经籍、寓言故事·狂人国》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