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 《韩非子》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荆庄王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庄王之氓社稷也,而荆以亡。齐桓公并国三十,启地三千里;桓公之氓社稷也,而齐以亡。燕襄王以河为境,以蓟为国,袭涿、方城,残齐,平中山,有燕者重,无燕者轻;襄王之氓社稷也,而燕以亡。魏安厘王攻燕救赵,取地河东;攻尽陶、魏之地;加兵于齐,私平陆之都;攻韩拔管,胜于淇下;睢阳之事,荆军老而走;蔡、召陵之事,荆军破;兵四布于天下,威行于冠带之国;安厘王死而魏以亡。故有荆庄、齐桓,则荆、齐可以霸;有燕襄、魏安厘,则燕、魏可以强。今皆亡国者,其群臣官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
故当今之时,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故审得失有法度之制者,加以群臣之上,则主不可欺以诈伪;审得失有权衡之称者,以听远事,则主不可欺以天下之轻重。今若以誉进能,则臣离上而下比周;若以党举官,则民务交而不求用于法。故官之失能者其国乱。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则好赏恶罚之人,释公行,行私术,比周以相为也。忘主外交,以进其与,则其下所以为上者薄矣。交众、与多,外内朋党,虽有大过,其蔽多矣。故忠臣危死于非罪,奸邪之臣安利于无功。忠臣之所以危死而不以其罪,则良臣伏矣;奸邪之臣安利不以功,则奸臣进矣:此亡之本也。若是,则群臣废法而行私重,轻公法矣。数至能人之门,不一至主之廷;百虑私家之便,不一图主之国。属数虽多,非所以尊君也;百官虽具,非所以任国也。然则主有人主之名,而实托于群臣之家也。故臣曰:亡国之廷无人焉。廷无人者,非朝廷之衰也。家务相益,不务厚国;大臣务相尊,而不务尊君;小臣奉禄养交,不以官为事。此其所以然者,由主之不上断于法,而信下为之也。故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能者不可弊,败者不可饰,誉者不能进,非者弗能退,则君臣之间明辩而易治,故主仇法则可也。
贤者之为人臣,北面委质,无有二心。朝廷不敢辞贱,军旅不敢辞难;顺上之为,从主之法,虚心以待令,而无是非也。故有口不以私言,有目不以私视,而上尽制〔51〕之。为人臣者,譬之若手,上以修头,下以修足;清暖寒热,不得不救;镆铘〔52〕傅〔53〕体,不敢弗搏。无〔54〕私〔55〕贤哲之臣,无私事能之士。故民不越乡而交,无百里之戚〔56〕。贵贱不相逾,愚智提衡〔57〕而立,治之至也。今夫轻爵禄,易去亡,以择其主,臣不谓廉。诈说逆法,倍〔58〕主强谏,臣不谓忠。行惠施利,收下为名,臣不谓仁。离俗隐居,而以诈非上,臣不谓义。外使诸侯,内耗其国,伺〔59〕其危崄之陂〔60〕,以恐其主曰:“交非我不亲,怨非我不解”,而主乃信之,以国听之,卑主之名以显其身,毁国之厚〔61〕以利其家,臣不谓智。此数物者〔62〕,险世之说也,而先王之法所简也。先王之法曰:“臣毋或作威,毋或作利,从王之指〔63〕;无或作恶,从王之路。”古者世治之民,奉公法,废私术,专意一行,具〔64〕以待任。
夫为人主而身察百官,则日不足,力不给。且上用目,则下饰观〔65〕;上用耳,则下饰声;上用虑,则下繁辞〔66〕。先王以三者为不足,故舍己能而因法数,审赏罚。先王之所守要〔67〕,故法省而不侵。独制四海之内,聪智不得用其诈,险躁不得关其佞〔68〕,奸邪无所依。远在千里外,不敢易其辞;势在郎中,不敢蔽善饰非;朝廷群下,直凑单微,不敢相逾越。故治不足而日有余,上之任势使然也。
夫人臣之侵其主也,如地形焉,即渐〔69〕以往,使人主失端〔70〕,东西易面而不自知。故先王立司南以端〔71〕朝夕。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72〕于法之内,动无非法。峻法,所以禁过外〔73〕私也;严刑,所以遂令惩下也。威不贰错〔74〕,制不共门。威、制共,则众邪彰〔75〕矣;法不信,则君行危〔76〕矣;刑不断,则邪不胜矣。故曰:巧匠目意〔77〕中〔78〕绳,然必先以规矩〔79〕为度;上智捷举〔80〕中事,必以先王之法为比〔81〕。故绳直而枉木斫〔82〕,准夷而高科削〔83〕,权衡县而重益轻,斗石设而多益少。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84〕贵,绳不挠〔85〕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86〕下之邪,治乱决缪〔87〕,绌羡〔88〕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厉官威民,退淫殆〔89〕,止诈伪,莫如刑。刑重,则不敢以贵易〔90〕贱;法审,则上尊而不侵。上尊而不侵,则主强而守要,故先王贵之而传之。人主释法用私,则上下不别矣。
〔注释〕强:不曲法从私,坚决依法办事。氓:通“泯”,灭。启:开拓。残:攻破。加兵:用兵。私:以……为私,把……占为己有。拔:攻取。淇:淇水,卫河的支流。事:战事。老:士兵因长期作战而疲惫不堪。兵:指魏国兵。布:遍布。冠带,本指帽子和腰带,指中原地区文化发达的各国。务:从事。乱弱:混乱、衰弱。释:丢掉。私其外:指臣子营私舞弊。外,指臣子之事。私曲:指谋私利的歪门邪道。公法:国家的法令。审:考察。制:规定。诈伪:狡诈、虚伪。权衡:称量物体轻重的工具,这里用来比喻法度。称:衡量。进:选拔。比周:结党营私。务交:从事朋党、勾结拉拢。毁:诽谤。恶:厌恶。公行:为国家谋利的行为。相为:互相包庇。外交:结党营私。与:党羽。蔽:掩盖。全句指为他掩盖罪行的人多。伏:隐退。数(shuò):屡次。能人:被君王宠幸的人。属:徒属,即官员。任国:为国家办事。托:依附、寄生。养交:豢养结交食客。信:轻信。量功:衡量功罪。度(duó):揣测。弊:通“蔽”,掩蔽、埋没。非:通“诽”,诽谤。辩:通“辨”,辨别。仇法:用法、行法。质:即“挚”,古代臣见君时所用的见面礼。为:行为。〔51〕制:控制。〔52〕镆铘:一作“莫邪”,宝剑名。〔53〕傅:通“附”,近。〔54〕无:通“毋”,不要。〔55〕私:偏爱、偏袒。〔56〕戚:忧虑。〔57〕提衡:持平、摆平。〔58〕倍:通“背”,违背。〔59〕伺:窥伺、窥测。〔60〕陂:山坡。〔61〕厚:财富。〔62〕数物者:几件事,指儒家提倡的廉、忠、仁、义、智五种德行。〔63〕指:通“旨”,旨意。〔64〕具:通“俱”,完全、全部。〔65〕释观:装饰外观、掩盖真相。〔66〕繁辞:言语繁琐、夸夸其谈。〔67〕守要:守指“困法数,审赏罚”二事;要,扼要、要领。〔68〕佞:奸巧谄谀、花言巧语。〔69〕即渐:逐渐。〔70〕失端:失去头绪、迷失方向。〔71〕端:正。〔72〕为惠:施行恩惠。〔73〕外:弃。〔74〕错:通“措”,置,指树立威严。〔75〕彰:显明,这里指明目张胆、肆无忌惮。〔76〕危:危险。〔77〕目意:目测。〔78〕中:适合。〔79〕规矩:规和矩分别是画圆和画方的器具,后引申为准则、礼法。〔80〕举:行动。〔81〕比:例子。〔82〕枉木颀:枉,曲;颀,砍削。〔83〕准夷而高科削:将凸出的部分削去使它平。准,量平的器具;夷,平;高科,凸出部分。〔84〕阿(ē):迎合、曲从。〔85〕挠:屈,引申为迁就。〔86〕诘:追究。〔87〕治乱决缪:治乱,平定纷乱;决,判断;缪,通“谬”,错误。〔88〕羡:多余。〔89〕殆:通“怠”,怠惰。〔90〕易:轻视。
(饶玲一)
〔鉴赏〕韩非说“今申不害言术,而公孙鞅为法”(《定法》),认为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皆是“徒法而无术”或“徒术而无法”(同上),有其弊偏。韩非标榜“抱法”、“处势”、“用术”,认为帝王应当三者得兼。他首先强调法、势并用,“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同上),接着又强调用术,说术是“藏之于胸中”“而潜御群臣”(《难三》)的东西。说穿了,术就是帝王如何保护好自己权位的手段,包括阴谋诡计,所以韩非称之为“帝王术”。“法”、“术”、“势”不是韩非的发明,作为法家先行者的商鞅、申不害、慎到分别对三者作过理论论述。韩非正视“争于气力”之“当今”(《五蠹》),认为三者“不可一无”(《定法》),提出了一套“法、术、势”相结合的比较完整的理论。班固《汉书·艺文志》将《韩非子》划入法家,而司马迁则认为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通览《韩非子》,韩非虽讲了不少“法治”的话,但不难看出他还是更多地探讨了“帝王术”。司马迁的说法也许更为得当。
“有度”,意谓有法度。本篇着重讲治国必须要有法度,较为系统地阐述了韩非“法治”思想。
韩非是一位注重现实的理论家,特别讲究“论世之事,因为之备”(《五蠹》),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韩非正视“人臣之侵其主也”、“人主失其端”的严酷现实,同时也看到了“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行商君法而富强”(《问田》)的事实,从而得出“明法者强,慢法者弱”(《饰邪》)的结论,明确提出君主必须走“法治”之路,否则“亡国宜矣”(同上)。故本文一开头韩非便强调“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或“强”或“弱”,其关键在于君主是否用法。若“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除去奸私之行而实施国法,民众安乐而国家安定。如是,君主便可“独制四海之内”。话意豁然,韩非用法的最终目的就一个:维护君主的利益,“上尊而不侵”,使君主的尊贵不受侵害。若君主“释法用私”,放弃国法而容忍臣下私行,就会“上下不别”,君主也就只剩一个空名了。韩非所憧憬的“治之至”是“贵贱不相逾,愚智提衡而立”,尊贵的人和卑贱的人不超越名分界限,愚昧的人和聪明的人各有其量衡而自得其所。这也就是所谓“一民之轨,莫如法”,“法”统一了人们的思想行为。《问田》篇曰“言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正好为此作出了注脚。从这里可以了解韩非所强调的他的“法治”的本质,即他所代表的统治阶级依照自己的是非标准去禁民之非,实际上是以刑禁民,对所谓的“言行不轨”者施之以严刑重罚。所以,他主张的“法治”即“以刑治国”,指帝王凭借自己的权势,运用“术”的手段,以刑罚惩治官吏和人民。后来的专制帝王都迷信韩非的严刑重罚治国之说。秦始皇比较自信,明目张胆地搞严刑重罚,结果秦王朝二世而亡。此后的专制者换了一种手法,搞阳儒阴法。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他们把人民不当作人,而当作癞皮一样来治,人民也就会“见酷而不再觉其酷”,“所以又会踏着残酷前进,这也是虎吏和暴君所不料,而即使料及,也还是毫无办法的”(鲁迅:《南腔北调集·偶成》)。
韩非说“明主使法释人”、“使法量功”,即用“法”来选择人,衡量其功劳。其人其功,不可悖法而“自举”、“自度”。还得以“法”制臣,“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群臣”也只能是“无有二心”,“顺上之为,从主之法,虚心以待令而无是非”,纯粹是一种驯服工具,颇似现代之机器人。在韩非看来,君主“威不贷错,制不共门”,必须独操“威”“制”刑罚大权。韩非的这些主张,无一不是为独裁君主设计的,无一不是为了造就君主独裁。韩非“以法治国”思想中也含有非常光芒的颗粒。本篇的“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饰邪》篇中的“禁主之道,必明于公私之分,明法制,去私恩”等等,都已成了脍炙人口的治国名言。这里多少透散出一丝半缕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气息,尽管只是臣民在君主之法面前一体受君主之刑之罚的“平等”。
韩非是一个悲剧人物,最后被津津乐道于他的学说的秦王害死于狱中。“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秦王的这番渴贤如焚的感叹,给后人留下了沉重的反思。司马迁读《韩非子·说难》,悲从中来:“韩非知说之难,为《说难》书甚具,终死于秦,不能自脱。”(《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其实韩非的悲剧倒是应验了自己的话:“是智法之士与当途之人不可两存之仇。”(《孤愤》)尽管如此,韩非作为战国末期最后一位理论家,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和贡献是不可低估的。他和他的思想都有着重大的历史影响。
本文“说荆齐燕魏四国之亡”,而“韩非死时,六国都不曾亡”(《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据此提出质疑。有学者认为此篇似乎是秦汉间法术家的文章,一边窜入《韩非子》,一边又混入《管子·明法篇》。但从内容和语体风格上看,还是与韩非有某种脉承关系的。
上一篇:陆九渊《杂说》原文注解与鉴赏
下一篇:未济卦·《周易》原文注解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