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樾:九溪十八涧
俞樾
凡至杭州者,无不知游西湖。然城中来游者,出涌金门,日加午矣。至三潭印月、湖心亭小坐,再至岳王坟、林处士祠,略一瞻眺,暮色苍然,榜人促归棹矣。入城,语人曰:“今日游湖甚乐。”其实,谓之湖舫雅集则可,谓之游湖则未也。
西湖之胜,不在湖而在山。白乐天谓冷泉一亭,最余杭而甲灵隐。而余则谓九溪十八涧,乃西湖最胜处,尤在冷泉之上也。
余自己巳岁闻理安寺僧言其胜,心向往之,而卒未克一游。癸酉暮春,陈竹川、沈兰舫两广文招作虎跑、龙井之游。先至龙井,余即问九溪十八涧,舆丁不知;问山农,乃知之;而舆者又颇不愿往。盖自龙井至理安,可由翁家山,不必取道九溪十八涧。溪涧曲折,厉涉为难,非所便也。余强之而后可。
逾杨梅岭而至其地。清浅一线,曲折下注,虢虢作琴、筑声。四山环抱,苍翠万状,愈转愈深,亦愈幽秀。余诗所谓“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东东泉,高高下下树”,数语尽之矣。
余与陈、沈两君皆下舆步行,履石渡水者数次,诗人所谓“深则砅”也。余足力最弱,城市中虽半里之地不能舍车而徒,乃此日则亦行三里而遥矣,山水之移情如是。
这篇游记名为写九溪十八涧,而真正写九溪十八涧景色的,只有其中的一段。虽然笔墨很少,但九溪十八涧景色的幽秀迷人,却给读者留下了颇为深刻的印象。这里面的奥秘何在呢?
首先是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层层铺垫方法,衬示出九溪十八涧景色之美。开头从一般游湖者写起:“凡至杭州者,无不知游西湖。”而游西湖者,“至三潭印月、湖心亭小坐,再至岳王坟、林处士祠,略一瞻眺,”于是便尽兴而归,自以为“今日游西湖甚乐。”这是一般西湖游客的常情。然而作者却认为,这只能称为游船上的一次高雅聚会,“谓之游湖则未也”。真是妙语惊人,使读者的精神为之一震,产生弄清西湖美景究竟在哪里的愿望。
接着,又以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赞美的冷泉亭进行铺垫,说冷泉亭之美,不仅在灵隐寺一带,即使在整个余杭郡也算它最出色。在这两层铺垫之后作者才郑重指出:“九溪十八涧乃西湖最胜处”,其景色之美,“尤在冷泉之上”。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独特看法,打破了一般游客以及著名诗人白居易游赏西湖的心理常规,自然地吸引读者追随作者的生花妙笔去游览九溪十八涧。
经过上述两层铺垫,按文意应进入九溪十八涧的具体描写,然而作者却引而不发,反而写他在同治八年(1869)“闻安理寺僧言其胜,心向往之,而卒不克一游。”写想游而未能成游,文势作一顿挫。四年之后,同治十二年(1873)三月,应陈、沈两位儒学教官的邀约,“作虎跑、龙井之游”已打听到去九溪十八涧的路径,却因交通不便,轿夫不愿去。至此,文势再一顿挫。层层铺垫,步步蓄势,逼写出作者游九溪十八涧的向往之切,从而也衬出九溪十八涧的风景之美。
其次,就写景本身来看,作者也不是局限于具体景色的描绘,而是着眼于从整体上写出九溪十八涧景色的奇妙和壮观,展现其所特有的风姿和神韵。“清浅一线,曲折下注,虢虢作琴、筑声。四山环抱,苍翠万状,愈转愈深,亦愈幽秀”。给读者以总体的形象感受,又留下想象的广阔空间。接着又用自己写的四句诗加以概括,不仅写了远景,也写了近景;既从视觉上描写,又从听觉上描写;既写了动景,又写了静景;而且连用重叠词句,既与曲曲弯弯的自然景色显得十分和谐,念起来又音韵铿锵,朗朗上口,增添了一种诗的韵味。
最可贵的是,作者不是把笔墨停留在写景上,而是通篇着眼于写人。前面打破一般游客的常规心理是写人;写作者对“西湖之胜”的看法和“心向往之”,也是写人;最后写“余足力最弱,城市中虽半里之地不能舍车而徒。乃此日则亦行三里而遥矣。山水之移情如此。”则更是为全篇写人的点睛之笔。平时在城里平坦大道上连半里路都走不动的人,如今却在崎岖不平的溪涧水中“履石渡水”,“亦行三里而遥矣”。游兴如此之浓,步履如此之健,一反平素足力最弱之态,原因在于“山水之移情。”是九溪十八涧的清美景色,给了他力量和勇气。这样就以人的行动衬托出九溪十八涧的山水美感,表现手法是相当高明的。
上一篇: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下一篇:王勃《入蜀纪行诗序》原文,注释,译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