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炯:群官寻杨隐居诗序
杨炯
若夫太华千仞,长河万里,则吾土之山泽,壮于域中;西汉十轮,东京四代,则吾宗之人物,盛于天下。乃有浑金璞玉,凤戢龙蟠。方圆作其舆盖,日月为其扃牖。天光下烛,悬少微之一星;地气上腾,发大云之五色。以不贪为宝,均珠玉以咳唾;以无事为贵,比旂常于粪土。诸侯不敢以交游相得,三府不敢以辟命相期。与夫形在江海,心游魏阙,迹混朝市,名为大隐,可得同年而语哉?
天子巡于下都,望于中岳。轩皇驻跸,将寻大隗之居;帝尧省方,终全颍阳之节。群贤以公私有暇,休沐多闲,忽乎将行,指林壑而非远;莞尔而笑,览烟霞而在瞩。登坱圠,践莓苔,阮籍之见苏门,止闻鸾啸;卢敖之逢高士,讵识鸢肩?忆桑海而无时,问桃源之易失。寒山四绝,烟雾苍苍;古树千年,藤萝漠漠。诛茅作室,挂席为门。石隐磷而环阶,水潺湲而匝砌。乃相与旁求胜境,遍窥灵迹。论其八洞,实惟明月之宫;相其五山,即是交风之地。
仙台可望,石室犹存。极人生之胜践,得林野之奇趣。浮杯若圣,已蔑松乔;清论凝神,坐惊河汉。游仙可致,无劳郭璞之言;招隐成文,敢嗣刘安之作。
文章从华山脚下落笔,交代“吾土”华阴县的地理位置:南依千仞西岳,北临万里黄河,可谓表里山河,称美天下而壮于域中。从大处落笔,气势不凡,着墨无多,却将华阴地形大势表现无余。接着用寥寥数语道出“吾宗”历代英雄辈出,“盛于天下”,地灵人杰,令人倾心企羡。至此,笔锋轻轻一转,下一“乃”字,以饱含羡意之笔,引出人才全真、深藏不露的扬隐居,盛赞其质之洁、情之雅、德之贤、才之美。褒扬之意,溢于言表。该段缕述杨隐居超尘拔俗之处,突出一个“异”字,为下文蓄势。
第二段作者另采墨色,拓开一笔,叙写天子赴嵩山,巡洛阳,祭中岳,访隐者,看似闲笔,其实不然,既道出天子慕隐士,暗衬扬隐居之不凡,又点出群官寻访扬隐居的时间、地点,可谓落笔于天子,而意在扬隐居。章法有变,活泼新鲜。接着,疾收笔锋,描写寻访之事。群官在高宗影响之下、趁公私闲暇之际,结伴寻访扬隐居,“忽乎将行”点出群官急切之心,“莞尔而笑”道出众人欣悦之情。一路上,穿密林,过溪谷,“登坱圠,践莓苔”沿途烟霞缭绕,流动不居,人行其间,似有若无,给人一种依稀恍惚之感,足以发人遐想。接着,写深山寻访情景,以“阮籍之见苏门,止闻鸾啸;卢敖之逢高士,讵识鸢肩“言其所访未遇,无缘相见。只是说到为止,不多叙说,然后即转入山景描写,以饱蘸诗情之笔,拓展出一个闲静深邃的隐居天地:“寒山四绝,烟雾苍苍;古树千年,藤萝漠漠。诛茅作室,挂席为门。石隐磷而环阶,水潺湲而匝砌。”此段“四绝”二字已道出山势之峥嵘,“山”上又冠一“寒”字,便给人一种陡然而来的荒寒之感。古树藤萝,密布山岗,在云海雾障中若隐若现,平添了几份神秘的色彩。而在这苍凉静穆的幽区中有一座小小的茅屋,四周满布磷磷奇石,一条不知从何而来的小溪环绕台阶潺流不息,穿过乱石悄然而去。山深景色幽,溪流人心静,使人心澄目净,宠辱皆忘,使人欣欣然又怯怯然,似有恍入仙境之感,给人以独特的美感享受。
结尾,作者有感而发。经历了一次最快意的旅行,领略了最奇妙的风光,无需再寻找幻境了。
这篇序文基本上用骈体写成,用典贴切,音节谐美,且描写生动,情文并茂,写活了一个“幽”字,写神了一个“异”字,将读者带入了忘我的境界。
上一篇:陈仁锡《纪游》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下一篇:张养浩《翠阴亭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