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求同,愚者求异。
——《中欧友谊和合作:让生活越来越好
——在比利时〈晚报〉的署名文章》等文中引用
■解读
“求同存异”,一直是中国在处理与其他国家不同看法、不同意见时的态度,周恩来总理1955年在万隆会议时就提出这一为各国普遍接受的外交原则。习近平同志引用的这句话,虽然谈的是推动中欧友好合作、加强平等对话和交流,但放在其他很多国家与地区,也都是适用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各个国家的国情和发展阶段不同,不可能在所有问题上都强求一致,眼里只有分歧、心里放大不同、行为放大对立,这不仅不利于凝聚共识、寻求最大公约数,甚至会造成无谓的误解和冲突。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我们所处的,既是同舟共济的时代,也是个性彰显的时代,既是机遇前所未有的时代,也是挑战前所未有的时代。有差异,却异曲同工;有差异,也可以求同存异。只有本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态度去加强对话和沟通,寻求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才能共享机遇、共迎挑战。
■原典
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惔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春秋至两汉﹞《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
■释义
“智者求同,愚者求异”,为《黄帝内经》中“智者察同,愚者察异”的化用。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分《灵枢》《素问》两部分,通过黄帝和岐伯等人的对话、问答来阐述病机病理。《阴阳应象大论篇》集中论述了阴阳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并广泛联系自然界和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诸多征象,加以论证。
“智者察同,愚者察异”这句话虽然谈的是养生之道,却言简意赅地道出了古人探寻事物规律的思维方式,因此具有普遍意义。“察同”“察异”反映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察世界的方法,其结果也大不相同。智者察同,就会互相包容,求同存异,获得共赢;愚者察异,就会制造矛盾,失道寡助,导致失败。
上一篇:《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下用典名句
下一篇:《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廉政用典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