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人生的境界》原文、注释、赏析
原文
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我曾提出,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在这里更清楚地解释一下这个话的意思,似乎是恰当的。
我在《新原人》一书中曾说,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如此构成各人的人生境界,这是我的说法。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若是不管这些个人的差异,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
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
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天地境界又可以叫作哲学境界,因为只有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才能达到天地境界。但是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道德认为,并不单纯是遵循道德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习惯的人。他行动和生活,都必须觉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学的任务正是给予他这种觉解。
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哲学教人以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我在第一章中指出,成为圣人就是达到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这是哲学的崇高任务。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说,哲学家必须从感觉世界的“洞穴”,上升到理智世界。哲学家到了理智世界,也就是到了天地境界。可是天地境界的人,其最高成就,是自己与宇宙同一,而在这个同一中,他也就超越了理智。
中国哲学总是倾向于强调,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换句话说,他是在觉悟状态做他所做的事,别人是在无明状态做他们所做的事。禅宗有人说,觉字乃万妙之源。由觉产生的意义,构成了他的最高的人生境界。
所以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随着未来的科学进步,我相信,宗教及其教条和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可是人的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未来的哲学很可能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在这方面,中国哲学可能有所贡献。
(选自《冯友兰学术文化随笔》,冯友兰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冯友兰(1895—1990),中国现代哲学家、哲学史家,字芝生,河南省南阳市唐河人。1918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19 年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就读研究生,1923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山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19—1952 年任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1930—1946 年任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52 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并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技部学部委员。冯友兰先生除长期从事教学工作以外,还撰写了大量哲学与哲学史著作。
赏析
本文是一篇哲学随笔,作者从哲学的任务入手,引出所要阐述的主要内容——人生的境界,而后根据觉解的多少和程度,将人生的境界划分为四类,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分别阐述了它们的内涵,并说明这四种境界是由低到高的,能提高人生境界的途径是靠哲学,而中国哲学注重人本身,因而得出中国哲学对未来的哲学可能有所贡献。
冯先生认为人的精神境界有高下之分,四种人生境界可谓判然有别。所谓自然境界,就是顺性顺习而为,但并非一种原始或混沌的状态,借用古人的话说,不是“无知无欲”,而是“少知寡欲”,不是“不识不知”,而是“不著不察”,也就是“觉解”不足。功利境界最大的特点就是趋利避害,且抱为己之目的。冯先生在《新原人·境界》中曾说:“在功利境界中,人的行为,都是以‘占有’为目的。在道德境界中,人的行为,都是以‘贡献’为目的。用旧日的话说,在功利境界中,人的行为的目的是‘取’;在道德境界中,人的行为的目的是‘与’。在功利境界中,人即于‘与’时,其目的亦是在‘取’;在道德境界中,人即于‘取’时,其目的亦是在‘与’。”这就把二者的区别简要地勾勒出来。如果说自然境界有智愚巧拙,功利境界有得失利害,道德境界有荣辱毁誉,那么,天地境界就连生死物我也不复存在,所谓“超理智”“超道德”,意义即在此。
人的觉解是可以由低到高发展的,因此人的境界也是可以由低到高发展的,以上所说的四种不同程度的觉解及四种境界,即是由低到高发展的四个不同阶段。在这四个不同的阶段之间,还有一个更根本的界限尤需人们注意:自然境界及功利境界中的人,对于人之所以为人者并无觉解,也就是说,他们不知性,无高一层的觉解。所以这两种境界是在梦觉关的“梦”的一边。道德境界及天地境界中的人,知性知天,有高一层的觉解,所以这两种境界是在梦觉关的“觉”的一边。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是自然的产物,自然的产物是人不必努力即可得的,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不傻不呆,随着年龄的增长便可以由自然境界进入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是精神的创造,精神的创造则必须经过人的努力才能有之,也就是说,一个人必须经过“格物致知”“反身而诚”的努力才可以进入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本文所说的人生境界,道理虽说既深又广,但语言运用深入浅出,平易流畅,不事雕琢。比如第 7 段阐述四种境界的相互联系与区别,通俗易懂地说明了自然境界、功利境界与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根本界限和高下之分。全段没有多余的话语,没有冷僻的字眼,没有难懂的术语,语言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这其实不全是语言运用方面的能力,也是作者学术造诣深入化境的表现。
知识链接
冯友兰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西文化论战与民族危亡这一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人生境界说成为他人生哲学的核心。他认为,人的本质是觉解,人生的意义因觉解的不同而不同,人对宇宙人生的不同觉解形成了四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
上一篇:胡适《容忍与自由》原文、注释、赏析
下一篇:王蒙《善良》原文、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