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存在主义文学
西方现代派文学流派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在法国兴起,盛行于战后的法国和欧美其它国家。它包括基督教存在主义与无神论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原为哲学概念。19世纪中叶,丹麦神学家,哲学家尔克凯郭尔首先提出哲学的任务在于研究个人的“存在”,在其哲学著作《忧虑的概念》中奠定了基督教存在主义的理论基础。1925年前后,法国哲学家、剧作家加布里埃尔·马塞尔首次把克尔凯郭尔的理论介绍到法国,开创了法国的基督教存在主义文学。其作品多着笔于灵与肉的冲突,表现人在绝望中对上帝的吁求和皈依,渲染浓厚的超验,神秘的宗教色彩。这种文学主要流行在两次大战之间,影响不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哲学家、文学家让·保尔·萨特更进一步创立无神论存在主义,并把他的哲学思想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出来,创建了无神论的存在主义文学流派,他认为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上帝是不存在的,强调在荒谬的世界和痛苦的人生中,人的“自由选择”,主张自我“给自己下定义”决定自己的本质,反对顺从主义。他要求恢复人的价值,期待人能够自由选择和掌握自己的命运。其思想有对资本主义社会畴形关系的深刻认识,和肯定人的自由、自主性的积极精神,又带着悲观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色彩。这对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欧美自由派知识分子而言,提供了他们在战争风云和政治动乱中赖以自主的精神支柱,且与他们失望、悲凉和厌世的心态相符,因此,它在资本主义世界为较多的人们所欢迎、接受,同时无神论存在主义文学流派也随之兴盛起来,并产生巨大影响。
存在主义文学没有固定的组织和一致的创作方法,成为一个流派的原因主要在其比较相同的思想艺术特征。存在主义哲学是存在主义文学的思想基础,又以存在主义文学作为形象表现方式。存在主义哲学与文学的界限很难截然划分,往往前者的基本命题成为后者的主题。在思想倾向上,存在主义文学描绘世界和人生的荒诞性,否定理性至上的乐观精神,剖析人的忧虑和绝望感,要求人们必须有勇气争取光明合理的生活。艺术形式方面,一般不否定传统,注重刻画人物心理状态,情节和冲突比较完整,时、空和人、事比较集中,大量运用象征、寓意、隐喻等手法,但又不拘泥于传统、不强调细节的真实,可以随意虚构。
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是萨特的长篇小说 《恶心》和阿尔贝·加缪的小说 《局外人》,两者都描绘了一个令人厌恶、充满荒诞的世界,主人公生活于其中,只是些忧郁彷徨的“多余人物”。它们体现了早期存在主义文学的第一个特征,存在主义文学的第二个特征是其“新人道主义”精神。萨特1946年发表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他战后的作品如 《恭顺的妓女》 (1946),正体现了他所宣言的“新人道主义”精神,即表达“绝望者的希望”。强调道德与行动、目的与手段,生存自由与生存条件之间的矛盾冲突,表现理想和现实的不一致,构成存在主义文学的第三个特征,这类作品有不少,如萨特的剧本 《死无葬身之地》(1946),《肮脏的手》 (1948),加缪的《正义者》 (1949),以及成就仅次于萨特和加缪的存在主义女作家西蒙娜·德·波伏瓦的 《大人先生们》 (1954)。上述法国存在主义作者的其他重要作品还有: 萨特的剧本《密室》(1944),加缪的剧本《卡利古拉》 (1945),《误会》 (1944)和散文集《西西弗斯的神话》、长篇小说《鼠疫》 (1947),波伏瓦的小说《女宾》(1943),
此外,在法国还有雷蒙·盖兰、莫里斯·梅洛一蓬蒂,班斯曼·丰达纳等人的作品也显示了存在主义文学的风格,他们被评论家称为存在主义的边缘作家。在其他欧美国家,意大利的莫拉维亚、秘鲁的巴尔加斯·路萨,美国的诺曼·梅勒和索尔·贝洛,都在他们的作品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存在主义倾向来。
60年代以来,存在主义文学渐趋衰退,至70年代,作为流派的存在主义文学则已不复存在。
上一篇:西方文学·布勒东
下一篇:西方文学·魔幻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