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叔本华
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唯意志论者。1788年出生于但泽 (今波兰格但斯克)一个银行家家庭,最初在哥廷根大学学医,后改学哲学。1814年获耶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后来先后居留魏玛、德累斯顿,研究印度哲学和佛学,从事著述。1822年被聘为柏林大学哲学副教授,激烈抨击黑格尔的辩证法和理性主义,败而辞职,离开柏林,靠其父遗产过活,1831年起居于法兰克福一个旅舍中,至死为止。著有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等。
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哲学是继德国早期浪漫派之后在浪漫美学思路上所作的一次重大的、极端的推演。意志,即盲目的永远不得满足的本能冲动,成为他整个理论赖以确立的核心。他的哲学汲取了柏拉图、康德、莱布尼茨、费希特、谢林以及佛教的某些观点,形成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混合体,具有浓厚的悲观弃世特点。他把康德的“现象世界”和“物自体”改造为表象和意志,认为世界是我的表象,意志是世界的核心和本质,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由意志派生,理性和科学只是意志的工具,毫无实在意义,为了达到实在必须抛弃理性而借助于直觉。由此唯意志主义和反理性主义的世界观,叔本华推出了他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认为人生不过是意志的幻影,空虚而没有价值; 意志导致社会无尽无休罪恶的产生,使人生永远充满痛苦。叔本华的全部美学理论正是建立在这样的哲学基础之上。
对于充满痛苦的人生,叔本华指出了两条解脱之路: 一是根本解脱,即彻底消灭一切欲望,通过绝对的忘我和意志的绝对否定,达到涅槃的境界。二是暂时解脱,即通过对于美的观照达到暂时的忘我和意志的暂时否定。审美直观可消除物我差别,摆脱生活的羁绊,达到物我合一以致忘我的境界,从而使人暂时摆脱痛苦。在叔本华看来,这种暂时的“解脱”便是艺术。审美直观采用观审法,打破了按根据律进行的一般的认识方式,其目的在于直接服务于感性个体的生存价值的超越,在浪漫美学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一种逃避、超脱,是从意志到梦境、欲望到静观的过渡。
叔本华继承了柏拉图和德国古典美学的理念说,把艺术解释为“关于理念的知识”,认为艺术的目的只在于表达和传授艺术家个人的主观认识,同时进一步明确并发挥了康德的审美判断的无利害性的见解,把超功利、无利害进一步明确为超动机、无意识,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纯艺术论。从纯艺术论出发,叔本华合乎逻辑地走向了艺术中的贵族主义。
在他看来,一切艺术都是理念(意志的客观化) 或意志本身的表现,由于表现的手段不同而分成不同的艺术门类。由于表现不同等级的理念而有高低之别,建筑、绘画、雕塑、诗、音乐便是从低级到高级的艺术序列。其中以对诗和音乐的理论影响较大。他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出发,认为人生在整体上是悲剧,只有在细节上才有喜剧意味。艺术中最能达到解脱目的的是悲剧,悲剧是艺术的顶峰。悲剧的目的在于描写人生的可怕方面,其效果是崇高,其本质是把人引导到退让或超脱。认为悲剧有三种: 由于某个特别邪恶的人为非作歹所造成的悲剧; 由于盲目的命运即机运和谬误所造成的悲剧; 由于剧中人物彼此对立所造成的悲剧。其中以第三种最为可怕,因为每个人都可能陷入这种悲剧。音乐在叔本华的理论中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他认为其他艺术都是理念的表现,音乐则是意志本身的摹写,因此更有力量、更使人感动,他夸大音乐的抽象的普遍性和不确定性,把音乐比作先天地适用于一切经验对象的普遍形式——几何图形和数字。在音乐美学和音乐家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叔本华的唯心主义和反理性主义思想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对欧洲影响很大,后来为尼采所承袭和发挥,对现代西方美学产生深刻影响,他的理论经近代美学家王国维介绍和发挥,在中国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上一篇:西方文学·魔幻现实主义
下一篇:西方文学·弗洛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