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翻译与解读
不出户,知天下01;不窥牖,见天道02。其出弥远,其知弥少03。是以圣人不行而知04,不见而名01,不为而成02。
今 译
不外出考察,即能知道天下的事物。不看窗外阴晴,即能知晓天时变化。外出愈远,知道得愈少。因此,圣人在家不外出考察,便能知道天下的事物;不看窗外阴晴,便能知道天时变化;没有作为,就能成功。
评 议
此章是讲认识事物和天时变化的认识论,表现了老子主观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思想。注中所举治老学者的诠释,大体亦能说明这个问题。要想认识外界的事物和知道天时的变化,就必须亲身去考察和观看,坐在房子里,是很难能得到真实情况的。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可能“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但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那只能是骗人的谎话。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就指出这种认识论是错误的。他说:“‘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是任何人实际上走着的认识路程,不过有些人故意歪曲地说些反对的话罢了。”
有些学者千方百计为老子辩护,曲解此章老子的本意,不承认此章表现了老子主观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思想。其实,我们应当科学、历史看待问题,用不着为大人、圣人讳。即使把“天道”解读为“自然规律”,把“不为”解读为“不妄为”,也不能掩盖本章存在的先验论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宋代林希逸曰:“不行而自知,不求见而自有名,不为而自成,圣人之道,其为用也如此。《易》曰:‘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亦此意也。”(《老子鬳斋口义》)林希逸这种解释是错误的。《易经》这两句,是说“神遊”(即精神),与老子本章“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的意思并不相同。苏辙曰:“性之所及,非特能知能名而已,盖可以因物之自然,不劳而成之矣。”(《道德真经注》)苏辙谓圣人顺物自然,“不劳而成”,亦掩盖不了“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是主观先验论的唯心主义思想。
这里所援引古代治老学者对本章的错误诠释,目的让读者能够看到,《老子》之书的确深奥难识,以致使古代许多治老学者迷失不解。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亦说明实践是辨别真伪的最好方法。
高亨说:“老子认为,一个人坐在家里,就能认识宇宙一切事物;相反的,走出越远,认识就越少。这种否定观察外界,脱离实践的认识方法,是十足的唯心论。”(《老子注译》)高先生的看法是正确的。
注释
01 “不出户”两句,意谓不外出考察,即能知道天下发生的事物。对此,古代即有五种诠释:其一,河上公曰:“圣人不出户以知天下者,以己身知人身,以己家知人家,所以见天下也。”其二,奚侗曰:“《文子· 下德》篇:‘人君不出户以知天下者,因物以识物,因人以知人也。’”其三,王弼曰:“事有宗,物有主,途虽殊而同归也,虑虽百而其致一也。道有大常,理有大致,执古之道,可以御今;虽处于今,可以知古始。故不出户、窥牖,而可知也。”按此说亦包括以下两句。其四,林希逸曰:“天下虽大,人情物理一而已矣,虽不出户,亦可知也。”其五,吴澄曰:“天下万事万物之理皆备于我,故虽不出户而遍知。”
02 窥:帛书甲乙本作“规”,河上公本、傅奕本作“窥”。韩非《喻老》篇引作“ ”,王弼本同。古代“窥”与“ ”,同。 牖:窗。 天道:指天时变化。按陈鼓应先生训释“天道”为自然规律,值得商榷。两句:意谓不看窗外,即能知道天时变化。古代还有三种诠释:其一,河上公曰:“天道与人道同,天人相通,精气相贯。人君清静,天气自正;人君多欲,天气烦浊。吉凶利害,皆由于己。”其二,林希逸曰:“天道虽隐,阴阳变化,千古常然,虽不窥牖,亦可见。”其三,吴澄曰:“天道者,万理之一原。内观而得,非如在外之有形者,必窥牖而后见也。”
03 少:河上公本、王弼本作“少”,傅奕本作“是少”。从河上公、王弼本。两句:谓出行愈远,认知事物愈少。古代即有五种诠释:其一,韩非《喻老》篇曰:“其出弥远者,其智 (知)弥少。此言智 (知)周乎远,则所遗在近也。”其二,河上公曰:“谓去其家观人家,去其身观人身,所观益远,所见益少。”其三,林希逸曰:“若必出而求之,则足迹所及,所知能几?目力所及,所见能几?用力愈劳,其心愈昏,故曰‘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其四,苏辙曰:“性之为体,充遍宇宙,无远近古今之异。古之圣人,其所以不出户牖而无所不知者,特其性全故耳。世之人为物所蔽,性分于耳目,内为身心之所纷乱,外为山河之所障塞,见不出视,闻不出听,户牖之微,能蔽而绝之,不知圣人复性而足,乃欲出求之,是以弥远而弥少也。”吴澄曰:“不知备于我,必出至一处而后知一事,故出弥远而知弥少,乌能不出户知天下哉?”
04 不行而知:意谓不出户外考察,便能知道天下事物。古代尚有四种诠释:其一,河上公曰:“圣人不上天,不入渊,能知天下者,以心知之也。”其二,王弼曰:“得物之致,故虽不行,而虑可知也。”其三,林希逸曰:“不行而自知。”其四,吴澄曰:“不待行出,已如遍至其处,故能悉知天下之事。”
01 名:河上公本、王弼本、傅奕本皆作“名”。而韩非《喻老》篇曰:“是以圣人无常行也,能并智,故曰‘不行而知’;能并视,故曰‘不见而明’。”韩非改“不见而名”之“名”字为“明”,误。高亨说:“名,称说。”(《老子注译》)句谓:不窥窗外,就能知道天时的变化。按《老子》第二十二章曰:“不自见,故明”,与“不见而名”之内涵不同,故不能据“不自见故明”而改“不见而名”之“名”字为“明”。
02 不为而成:承以上“不行”、“不见”两句而言,谓“不行”、“不见”而无所作为便能知道天下事、知道天时变化。陈鼓应先生训“不为”为“不妄为”。古代尚有五种诠释:其一,河上公曰:“上无所为,则下无事,家给人足,万物自化就也。”其二,王弼曰:“明物之性,因之而已,故虽不为,而使之成矣。”其三,苏辙曰:“性之所及,非特能知能名而已,盖可以因物之自然,不劳而成之矣。”其四,林希逸曰:“不行而自知,不求见而自有名,不为而自成,圣人之道,其为用也如此。《易》曰:‘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亦此意也。”其五,吴澄曰:“‘不为而成’言上二句之效,惟其不行而遍知万事,不窥而洞见一原,故不待有所作为而事事无不完成也。”按吴澄的诠释,符合老子本意,表现老子主观唯心主义的认识论。
上一篇:《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翻译与解读
下一篇:《老子道德经·第三章·不尚贤》翻译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