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翻译与解读
古之善为士者01,微妙玄通02,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03:
豫兮若冬涉川04,犹兮若畏四邻05,俨兮其若客06,涣兮若冰之将释07,敦兮其若朴08,旷兮其若谷09,混兮其若浊10。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11?孰能安以动之徐生12?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13。
今 译
古代通晓大道的人,精微玄通,深不可知。正因为其深不可知,才勉强给他这样形容比喻:犹豫谨慎,像是冬天涉水渡河;迟疑多虑,像是怕见四邻;矜庄的样子,像个客人;涣散的样子,像冰河将要溶释;淳朴敦厚的样子,像原生木的素材;内心宽广空虚,像幽深的山谷;含蓄不显,像一池浊水。
谁能在浊静中慢慢地变清?谁能在安定中运动而慢慢地生长?保有此道的人不自满,正因为其不自满,所以才能故而更新。
评 议
此章是讲道家至人,即老子自身的处世思想境界。首先,老子说道家的思想“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正因为道家的思想如此深不可识,唯恐世人不晓,他才勉强用生动的比喻,来形容说明得道之人的形象和精神境界。老子用七种比喻,来形容得道之人的思想境界,即:做事谨慎、小心,总是战战兢兢,如冬涉川;有才艺不敢显露,像是怕见四邻;矜庄的样子,像个客人;涣散的样子,像冰川将要溶释;淳厚的样子,像原生的质朴之木;心胸宽广,像幽深的山谷;含蓄蕴藉,像一池浊水。老子把得道至人的此等思想境界,说成“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老子设问:谁能使混浊在静中慢慢地变清?谁能在安定中运动而慢慢地生长?意谓只有得道之人能如此。这两句的含意是什么,仍然是“深不可识”。最后两句,老子说得道之人,谦卑自牧,不骄不满,所以能故而更新。这“敝而新成”与前句“动之徐生”,相对成文,有前后呼应之妙。
最后一句,河上公本、帛书乙本、王弼本皆作“敝不新成”,易顺鼎正作“敝而新成”,完全符合老子本旨。此例,说明校勘、考证工作的重要性。
林希逸对此章的诠释,有独到之处,援引如下,仅供读者参考。
此章形容有道之士通于玄,微妙,可谓深于道矣。而无所容其识知,唯其中心之虚,不知不识,故其容之外见者,皆出于无心,故曰“强为之容”。“豫兮”以下,乃是形容有道者之容,自是精到。冬涉川,难涉之意。豫,容与之与也,迟回之意也。犹,夷犹也。若人之畏四邻,而不敢有为也。客者,不自由之意。俨,凝定也。涣,舒散也。若冰之将释,似散而未散也。敦,厚也。朴,浑然之意也。旷,达也。谷,虚也。浑兮其若浊,澄之而不清,挠之而不浊也。于浊之中,而持之以静,则徐而自清。安,不动也。安之而久,徐徐而动,故曰“徐生”。孰能者,言孰能若此乎?徐,优游之意也。此两句,只是不清不浊,不动不静,浊中有清,动中有静耳。不欲盈者,虚也。敝,故也。保此道者,其中常虚,则但见故而不新,此便是首章所谓“常道”。处敝而不新,则千载如一日矣。能如此而后为道之大成。“是以能敝不新”是一句,“成”是一句。(《老子鬳斋口义》)
注释
01 士:指道家之士。楚简本、河上公本、王弼本皆作“士”。帛书乙本、傅奕本作“道”。河上公曰:“谓得道之君也。”句谓:古代有修养的道家之士。
02 微妙玄通:精微、玄妙、通达。
03 容:容貌,形象。句谓:因其不可识,所以勉强比喻形容他的形象。
04 豫:犹豫,迟疑,引伸为谨慎,小心。
05 犹:与“豫”同义。吴澄曰:“豫、犹,皆兽名。豫,象属。犹,犬子也。”高亨说:“豫、犹,二兽名,性多疑畏,以喻人之临事,迟疑不决,顾虑多端。”(《老子注译》)
06 俨:矜庄的样子。吴澄曰:“俨,矜庄貌。” 客:客人。楚简本、帛书乙本作“客”。王弼本作“容”,误。
07 此句:河上公本、王弼本作“将释”。涣:流散。 释:溶化。河上公曰:“涣者解散,释者消亡。除情去欲,日益空虚。”林希逸曰:“涣,舒散也。若冰之将释,似散非散也。”
08 敦:厚也。 朴:朴素。《说文解字》曰:“朴,木素也。”句谓:淳厚得像原生木那样质朴。
09 旷:旷达空虚。 谷:山谷。句谓:心胸宽广,像幽深的山谷。
10 混:河上公本作“浑”。混与浑,二字通用。句谓:混沌含蓄,像一池浊水。
11 孰:谁。 徐:慢。句谓:谁能使混浊在静中慢慢地澄清?
12 安:安定。 动:运动。 生:生长。句谓:谁能在安定中运动而慢慢地生长?
13 盈:满。 敝:故。一作“蔽”。“敝而新成”:河上公本、帛书乙本、王弼本、苏辙本、林希逸本、吴澄本皆作“敝而不新成”。清代易顺鼎曰:“疑当作‘故能敝而新成’。‘蔽’者,‘敝’之借字;‘不’者,‘而’之误。‘敝’与‘新’对。‘能敝而新成’者,即二十二章所云‘敝则新’。”(《读老札记》)
高亨说:“易说是也。篆文‘不’作不,‘而’作而,形近故,可以互证。”(《老子正诂》)
上一篇:《老子道德经·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翻译与解读
下一篇:《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翻译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