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贵以贱为本》翻译与解读
昔之得一者01:天得一以清02,地得一以宁03,神得一以灵04,谷得一以盈05,万物得一以生06,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07。其致之一也08。天无以清将恐裂09,地无以宁将巩发10,神无以灵将恐歇11,谷无以盈将恐竭12,万物无以生将恐灭13,侯王无以为贞将恐蹶01。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02。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03,此非以贱为本耶?非乎04?故至誉无誉05,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06。
今 译
往昔之初得道者:天得道则清,地得道则安宁,神得道则灵验,深谷得道则盈满,万物得道则生长,侯王得道则为人君。其能清、宁、灵、盈、生、正,都同样是因为得道。
天不清明,将会破裂;地不安宁,将会震动;神不灵验,将无感应;深谷不盈,将会枯竭;万物不生长,将会息灭;侯王不能为人君,将会被颠覆。
所以,尊贵以卑贱为根本,高上以低下为基础。因此,侯王谦称孤、寡、不,这不是以卑贱为基本吗?难道不是吗?所以说,最高的赞美不如无赞美。作为侯王不要像美玉那样大放光彩,也不要像恶石令人生厌。
评 议
此章是讲人君的“南面之术”。老子认为作为人君,应当明白“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此等谦卑自处的道理。只有如此,方能立于长久不被颠覆的不败之地。
从文字的表面上看,似乎此章主要是在讲天地万物得道则生的问题,实则所讲天得道则清,地得道则宁,神得道则灵,谷得道则盈,万物得道则生,都是为讲侯王得道则能成为人君所作的铺垫,主旨是在讲侯王应当有谦卑自处的美德。老子说:“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此非以贱为本耶?非也?”正是此章之主旨所在。
本章的特点,在于采用文学的比喻手法,从不同角度,生动、鲜明、形象地阐明人君应当谦卑自处,保持“至誉”不如“无誉”,既不“琭琭如玉”,也不“珞珞如石”的思想境界。
注释
01 昔:有二解:河上公曰:“昔,往也。”王弼曰:“昔,始也。一数之始,物之极也。各是一物之生,所以为主也。”
一:有二解:一曰为道之子,一曰为道。河上公曰:“一,无为,道之子也。”《说文解字》曰:“惟初太始,道立为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按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河上公曰“一为道之子”。“一”为道之子,仍未脱离道,故能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所以,元代吴澄诠释曰:“一者,冲虚之德……后章所谓‘道生一’,皆指此而言。”(《道德真经吴澄注》)道虚无形,德为道体,即由德而体现道。
02 清:河上公曰:“言天得一,故能垂象清明。”
03 宁:河上公曰:“言地得一,故安宁不动摇。”
04 灵:河上公曰:“言神得一,故能变化无形。”
05 盈:河上公曰:“言谷得一,故能盈满而不绝也。”
06 生:河上公曰:“言万物皆须得道以生成也。”
07 正:帛书甲乙本、河上公本作“正”,王弼本作“贞”。按王本借“贞”为“正”。 正者,主也,君也,长也。清代王念孙曰:“正,长也,君也。”(《读书杂志》)
08 其致之一也:帛书乙本、河上公本、王弼本作“其致之”。傅奕本、林希逸本、吴澄诸本作“其致之一也。”奚侗此句注曰:“王弼注:‘各以其一,致此清、宁、灵、盈、生、贞。’今王弼本无‘一也’二字,与河上公本同,词意不完。然观王注,知原本固有‘一也’二字。”句谓:使其得清、宁、灵、盈、生、正都是一样的。
09 将恐裂:河上公曰:“将恐分裂不为天。”
10 将恐发:河上公曰:“将恐发泄不为地。”吴澄曰:“发,震动。”发,帛书乙本、河上公本、傅奕本皆作“发”。
奚侗曰:“‘发’借作‘废’,谓废毁也。《庄子· 列御寇》篇‘曾不发药乎’,《释文》:‘发’,司马本作‘废’,即其证。”按:作“发”、作“废”,二解皆可通。谓原作“发”,借作“废”,似有画蛇添足之嫌。
11 歇:吴澄曰:“歇,不能感应而灵。”
12 竭:枯竭。河上公曰:“将恐枯竭不为谷。”
13 灭:息灭不生。
01 无以为贞将恐蹶:河上公本、王弼本作“无以贵高将恐厥”,傅奕本作“无以为贞而贵高将恐蹶”。
奚侗曰:“‘为贞’,河上、王弼本均作‘贵高’,与上数句文例不合,谊亦违谬。‘贞’、‘贵’形近,因‘贞’误作‘贵’,又涉下‘贵’、‘高’句增‘高’字而删‘为’字。它本或作‘贞’,而‘贵’、‘高’犹存窜改之迹。宋范应元本不误。”蹶:颠覆。河上公曰:“将恐颠蹶失其位。”
02 “贵”、“高”两句:吴澄曰:“贵”、“高”二字,“专为侯王言之”。林希逸曰:“‘贵贱’、‘高下’两句,亦只是譬喻。无贱何以为贵,无下何以能高?下与贱,乃高贵之基本也。”
03 称:河上公本作“称”,王弼本、傅奕本作“谓”,误。 孤、寡、不:古代人君的谦称。吴澄曰:“侯王自谓,是以下贱自处也。”孤寡,有孤陋、寡德之意。不:吴澄曰:“不善也。”
04 “此非”两句:谓这不是以贱为本吗?难道不是吗?
05 至誉无誉:河上公本作“致数车无车”。王弼本作“致数舆无舆”。傅奕本作“致数誉无誉”。吴澄本作“至誉无誉”,从吴本。句谓:最高的赞美不如无赞美。
06 琭琭与珞珞:吴澄曰:“琭琭,玉貌。珞珞,石貌。人之誉彰彰有闻,特浅小之誉,必泯没其誉。人无得而称,迺誉之至也,亦处贱下之意,不欲分别美恶,使人见琭琭粹美者为玉、珞珞麄恶者之为石也……两节皆言冲虚不盈之德,如此迺侯王之能得一也。”按河上公本作“琭琭如玉,落落如石”。王弼本作“琭琭如玉,珞珞如石”,从王本。
上一篇:《老子道德经·第六章·谷神不死》翻译与解读
下一篇:《老子道德经·第四章·道冲》翻译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