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归途赋并序
谢灵运
昔文章之士,多作行旅赋。或欣在观国,或怵在斥徒,或述职邦邑,或羁役戎阵。事由于外,兴不自已。虽高才可推,求怀未惬。今量分告退,反身草泽,经途履运,用感其心。赋曰:
承百世之庆灵,遇千载之优渥,匪康衢之难践,谅跬步之易局。践寒暑以推换,眷桑梓以缅邈。褫簪带于穷城,反巾褐于空谷。果归期于愿言,获素念于思乐。
于是舟人告办,伫楫在川。观鸟候风,望景测圆。背海向溪,乘潮傍山。凄凄送归,愍愍告旋。时旻秋之杪节,天既高而物衰。云上腾而雁翔,霜下沦而草腓。舍阴漠之相浦,去阳景之芳蕤。林承风而飘落,水鉴月而含辉。发青田之枉渚,逗白岸之空亭。路威夷而诡状,山侧背而易形!停余舟而淹留,搜缙云之遗迹。漾百里之清潭,见千仞之孤石。历古今而长在,经盛衰而不易!
刘宋永初三年(422),谢灵运被权臣徐羡之、傅亮等以“构扇异同,非毁执政”的罪名出为永嘉太守。从政治斗争漩涡中心被抛出的谢灵运,为抚慰胸中的不平,时常游览、吟咏于永嘉郡的山水之间。但清风丽景并没有泯灭他心头的愤懑和楚痛。在《斋中读诗》中,他深深地感叹:“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矧乃归山川,心迹双寂寞。”为了挣脱这种痛苦,第二年秋天,谢灵运便托病辞归,以遂“素念”。这篇小赋,正是他“量分告退,反身草泽”途中的感兴之作。
赋先写告退的缘由。说有幸生活在一个百年不遇、千载难逢的英明圣世,展现在面前的是平坦的康庄大道。但自“谅跬步之易局”,眷故乡之桑梓,故要“反巾褐”以获素志。此话看似平和、谦逊,其实是绝望于世的疾愤之辞、无可奈何之语。职官永嘉的一个春秋,遭受谪贬沉重打击的巨痛,不会那么快就消失。他在徜徉山川之际,亦无时无刻不在仕与隐的矛盾困扰之中。所谓“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住”(《登池上楼》)、“我志谁与亮,赏心惟良知”(《游南亭诗》),正是他进退维谷、心情苦闷的真实写照。无论是以谢灵运恃才傲物的性格说,还是从其家世的显赫声望讲,他都不会是个甘心失败、忍耻寂寞的人。现在,要他喝下这杯人生的苦酒,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在开头这段平淡的文字后面,包含着难言的无限悲哀。
正是由于作者心中深有所感,故第二段对途中状况的描写,也就自然地染上了一层悲凉色彩。分别之际,舟人“伫楫在川,观鸟候风,望景测圆”,船则“背海向溪,乘潮傍山”,而送归者凄凄,告旋者愍愍。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江边送行伤别图。其中人物的神态、容颜活动于纸上,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语言刻画能力。而“背海”两句,则精确地点明了归程的去向。谢灵运此行,由滨海的永嘉出发,途经西北方向的青田、缙云等县,然后达到故乡始宁的(今绍兴上虞)。故他在《初去郡诗》中说:“溯溪终水涉,登岭始山行。”
船渐渐远离,分手时的黯然伤情刚刚稍息,满目却又是萧瑟的秋景。天是那样的高朗,但万物已衰。只剩有南飞的归雁、霜零的衰草。想舍阴漠的荒浦而就阳光温和的芳洲,却又见秋风卷叶乱飞、冷月浸水生寒……这怎能叫人不愁肠寸断呢?而江行之处,是水路曲折、险渚暗滩,连往日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的津亭,如今也变得冷冷清清、空空如也。这又怎能叫人不感叹“路威夷而诡状”呢?此时在作者看来,一向可亲可近的崇山峻岭也在侧身背首,失色变形! 真是情动于中。这里的感叹、惊心,不正是对世事艰难、仕途困顿和人情炎凉的象征吗!文章至此,作者的感情达到了最高潮。今天读来,我们仿佛听到了作者于一千五百年前发自心底的悲鸣。
“山侧背而易形”一语,不仅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危苦之情,而且也十分自然地过渡到舍舟山行的描写。“停余舟而淹留,搜缙云之遗迹。漾百里之清潭,见千仞之孤石。历古今而长在,经盛衰而不易”。这里,作者又换了一副轻淡、隽永的笔调,突出写缙云山(今名仙都,在缙城东),展现出一个新的境界。缙云山多危崖异洞、飞瀑流泉,道书称之为第二十九洞天。中有鼎湖一峰,状如石笋,拔地而起。顶上有湖,漫生莲花,传说是黄帝炼丹升仙处。唐诗云:“黄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嵬。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作者停舟徘徊此地,与其说是来游赏清幽美景,不如说是来求仙访道。“搜”字下得精当,它准确地道出了作者的心绪。谢灵运有感于混迹官场的“负心二十载”和此时的“心迹犹未并”(均见《初去郡诗》),他要寻找一根精神支柱,来完成身心的双重解脱。于是要追步黄老了。但泛遍百里之清潭,也难觅仙迹,徒见千仞孤石。这也暂且可以宽慰一下他那悲苦寂寞的心灵了。因为他毕竟从中得到了“历古今而长在,经盛衰而不易”的哲理启示,找到了古今不可移,自然永存的处世精神。终于,我们窥见了作者逐渐平静的心境,看到了他是如何进行自我麻醉的了,也感觉到了残酷的社会现实对他的巨大压力。
这篇小赋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由于作品不是“事由于外”,而是“感其心”而作,故主观色彩浓厚。作者行文,意在笔先,叙事状景,随情而变,点到为止,而不作冗长的描述。所以读来倍感其情真、景真、事真。文章的转接,技法圆熟。从辞归淡淡言起,紧接重墨一路渲染离别、观景、江行的凄紧气氛,到山行访仙、抒发哲理的悠然淡去,无不随心所欲,一波三折。这十分准确地表达了作者告退时那种复杂难言的思想情绪。
作品的语言,精工自然,富有诗意。以地名青田、缙云对泛指地理的白岸、万里,虚实相生,容量丰富。“背海向溪,乘潮傍山”,不仅点明去向,而且启示下文,手法老到。收笔“见千仞之孤石”云云,情理并茂,意味深长。
达首短赋甚称千古杰作,可与张衡《归田赋》、陶潜《归去来兮辞》鼎足而三!
上一篇:张衡《归田赋》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下一篇:舒元舆《录桃源画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