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六朝散文·《述异记》·黄耳》原文鉴赏
陆机少时1,颇好游猎。在吴豪盛2,客献快犬名曰“黄耳”。机后仕洛3,常将自随。此犬黠慧4,能解人语。又尝借人三百里外,犬识路自还,一日到家。机羁旅京师5,久无家问,因戏犬曰:“我家绝无书信,汝能赍书驰取消息不?”犬喜摇尾,作声应之。机试为书,盛以竹筒, 系之犬颈。
犬出驿路6,疾赴向吴,饥则入草噬肉取饱7。每经大水,辄依渡者,弭耳掉尾向之8,其人怜爱,因呼上船。裁近岸9,犬即腾上,速去如飞。径至机家10,口衔筒作声示之。机家开筒取书,看毕,犬又向人作声,如有所求;其家作答书内筒11,复系犬颈。犬既得答仍驰还洛。计人程五旬,而犬往还裁半月。
后犬死,殡之12,遣送还,葬于村南,去机家二百步13,聚土为坟,村里呼为“黄耳冢”。
【注释】 1陆机(公元二六一—三0三)字士衡,吴郡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西晋著名文学家,曾官任平原内史,故后世又称之为陆平原。2吴:指吴郡,今江苏省。3洛:洛阳,曾是西晋都城。4黠慧:狡猾聪慧。5羁旅:在他乡寄居作客,滞留不返。6驿路:古时候为传送公文,消息而修筑的大路。7噬:咬。8弭耳掉尾;垂耳摇尾。9裁:同“才”,刚刚。10径:直接。11内:放进。12殡:装殓。13步:古人称左右脚各向前跨一次为一步,也即是现在的两步。14冢:坟墓。
【今译】 陆机年轻的时候,很喜欢游览射猎。他家在吴郡是豪门大族,门客献给他一只跑得很快的狗,名叫“黄耳”。陆机后来到洛阳作官,常把这只狗带在身边,这只狗非常机灵,能听懂人话。陆机曾把它借出给住在三百里之外的某人,这条狗居然能认识道路,自己跑了回来,只用一天时间便跑到家中。陆机寄居在京城里,很久没有家中的书信,因此对这只狗开玩笑说:“我家断绝了书信,你能不能带着我的书信跑回家去取消息?”狗高兴的摇动尾巴,吠叫着表示答应。陆机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写了封信,把它装进一只竹筒里,再把竹筒系在狗的脖子上。
狗从送信的大路出发,向着吴郡飞快地奔跑,饿了就钻到草丛里抓一些小动物填饱肚子。每当遇到大河时,它就挨近摆渡人的身边,向他垂耳摇尾,摆渡人因此挺喜欢它,就让它上船。那船刚刚靠岸,狗便立即跳上去,飞一样地迅速跑掉。这狗一直跑到陆机家中,口里衔着竹筒叫着向家中的人示意。陆机的家人打开竹筒取出书信,看完,狗又对人叫唤,好象有什么请求。陆机的家人写了回信,把信放在竹筒里,又把竹筒重新系到狗的脖子上。狗得到回信后,照来路奔回洛阳,计算着从洛阳到吴郡的路程,人走一趟得五十天,而狗往返只用了半个月。
后来这条狗死了,陆机用衣服棺木装殓了它。并派人把它送还老家,埋在陆机所住村子的南面,离陆机家两百步远。把土堆高作成了坟墓,村里人称之为“黄耳冢”。
【总案】 良犬的故事,古今中外,史不绝出,更是文学创作的好题材,不少还成了名篇佳作。比较起来,这条“黄耳”不过是小巫见大,但这条狗却也不无可记之处。一是它的忠诚,二是它的机灵,这是它的过“狗”之处,甚至还是它的过人之处,当然是指某“部分”。在人身上这两点往往是不能兼得的。
上一篇:《先秦散文·战国策·鲁共公择言戒梁王(魏策二)》原文鉴赏
下一篇:《先秦散文·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原文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