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樵·惩忿窒欲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老子有言②:“专气致柔③。”惟忿与欲,为道戈矛。大《易》著训:“惩忿窒欲”。戒贪嗔痴④,除佛三毒。不悟性空⑤,妄生痴想。一切贪心,皆为欲障⑥。拂意生嗔⑦,其烈如火。不遑顾思⑧,以及大祸。惩之窒之,由戒生定⑨。定慧相生⑩,动常有静。是曰性学(11),是曰圣功。修之则吉,悖之则凶。
【注释】
①惩忿窒欲:克制忿怒,抑止嗜欲。《易·损》:“损,君子以惩忿窒欲。”孔颖达疏:“惩者,息其既往;窒者,闭其将来。忿、欲皆有往来,惩、窒互文而相足也。”忿(fen):愤怒、怨恨。
②老子:春秋时代思想家。相传《老子》一书即为他所著。
③专气致柔:语出《老子》:“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河上公注:“专守精气不乱,则形体应之而柔顺。”
④嗔(chen):嗔心。佛教语。谓能造恶业而生苦果的忿恚之心。佛教三毒之一。痴:佛教语,也译作“无明”。谓愚昧无知,不明如实之事理。《成唯识论》卷六:“云何为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障无知,一切杂染所依为业。”
⑤性空:佛教语,亦称“自性空”。与“假有”相对。谓一切事物与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暂生还灭,没有自己固定的性质,故称。《大智度论》卷三十一:“性空者,诸法性常空,假业相续,故似若不空。”又云:“众生空、法空,终归一义,是名性空。”
⑥障:佛教语,业障,谓妨碍修行证果的罪业。
⑦拂意:违逆自己的意愿。
⑧不遑(huang):没有闲暇,没有工夫。
⑨定:梵语的意译,三学或六度之一。谓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
⑩慧:智慧。梵语“般若”的意译。指破惑证真的无分别智慧。
(11)性学:亦称“性理学”。程(颢、颐)朱(熹)派理学。
(12)悖:违背。
【译文】
老子有话:“结聚精气使身体柔顺”。只有忿怒与欲望,是伤害道的戈矛。《周易》写了训词:“克制忿怒,抑止嗜欲。”戒掉贪、嗔、痴,除掉佛教中所说的“三毒”。不领悟“性空”的道理,乱生痴想。一切贪心,都是“欲”这个“业障”。违逆了自己的意愿就生嗔怒,它猛烈如火。来不及回顾和思考,以致遇到大祸。克制它,抑止它,由戒产生“定”。“定”和“慧”相生,动中常有静。这就是性学,这就是圣人的功夫。按照它修养则吉,违背它则凶。
上一篇:《张咏·惧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下一篇:《姚勉·惩忿箴》原文注释与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