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栻·艮斋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艮斋,建安魏元履燕居之室也①,在《易》“艮”为止②,止其所也。予尝考《大学》始终之序③,以知止为始,得其所止为终,而知止则有道矣。《易》与《大学》,其义一也,敬为之铭:
物之感人,其端无穷。人为物诱,欲动乎中。不能反躬④,殆灭天理。圣昭厥猷⑤,在所知止。天心粹然,道义俱全。是曰至善,万化之源。人所固存,曷自违之。求之有道夫何远,而四端之著⑥,我则察之。岂惟思虑,躬以达之。工深力到,大体可明。匪由外铄⑦,如春发生。知其至矣,必由其知。造次克念⑧,战兢自持。事物虽众,各循其则。其则匪他,吾性之德。动静以时,光明笃实。艮止之妙,于斯为得。任重道远,时不我留。嗟我同志,勉哉勿休。繄我小子,惧弗克立。咨尔同志,以起以掖⑨。
【注释】
①建安:县名,治今福建建瓯。魏元履(1116—1173),本名挺之,字子实,后改名掞之,字元履,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师胡宪,与朱熹游,试礼部不第,遂不复出。榜以艮斋,人称艮斋先生。乾道四年(1168)诏举遗逸,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学录。罢为台州教授。燕居:闲居。
②艮为止:《易·艮》:“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
③《大学》: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的一篇,约为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宋代从《礼记》中抽出来,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四书》之一。始终之序:指下面一段话:“大学大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④反躬:反身自省,反求诸己。《礼记·乐记》:“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
⑤圣:圣人。昭:揭示。厥猷:其道术。
⑥四端:孟子用语。指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的端绪、萌芽。《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⑦铄:消损,毁损。《孟子·告子上》:“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一说铄为美,即仁义礼智之美不是外加的。
⑧造次:急遽,匆忙。
⑨掖:扶持。
【译文】
艮斋是建安魏掞之闲居之室,在《易》中,“艮”是止,止其应当止的地方。我曾经研究《大学》中关于始终的顺序,以知止为始,以得到应该止的地方为终,而知止是有道理的。《易》与《大学》,含义是一样的,恭敬地为艮斋作铭:
物的感动人,头绪无穷无尽。人被外物诱惑,是因为有欲望在心中产生。不能反省,大概就是灭天理了。圣人昭示它的道术,就在于知止。天心纯粹,道义俱全。这就叫做至善,万种变化的根源。人所固有,为什么自己又违背它。求它是有方法的,并不远。而仁、义、礼、智四种萌芽,到了显著的时候,我就了解它。不仅仅是思考它,还要亲身实践它。工夫深了,力量到了,就明白了大体。不是由外面毁损,而是像春天到了一样。知道它达到了目标,必定由于他的智慧。匆忙的时候也要思考为善,战战兢兢地坚持。事物虽然多,各自遵循它们的法则。这个法则不是别的,就是我本性中固有的品德。动静都按时,就光明笃实。艮止的妙处,在这里算是得到了。任重道远,时间不为我而停留。我的同志们,要勉励啊,不要停止。我们这些后辈,害怕不能有所建树。你们各位同志,要奋起,要互相扶持。
上一篇:《黄式三·续韩子五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下一篇:《张载·西铭》原文注释与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