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君章第二
【原文】
惟君以圣德,监于万邦。自下至上,各有尊也。故王者,上事于天,下事于地,中事于宗庙。以临于人,则人化之,天下尽忠,以奉上也。是以兢兢戒慎[1],日增其明,禄贤官能,式敷大化[2],惠泽长久,万民咸怀。故得皇猷丕丕[3],行于四方,扬于后代,以保社稷,以光祖考,尽圣君之忠也。《诗》云:“昭事上帝,聿怀多福[4]。”
【注释】
[1]兢兢戒慎:小心谨慎。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也作恐惧的样子。 [2]式敷大化:将教化铺开幕扩大。式,榜样,标准。敷,铺开,铺展。大化,深广的产道德教化。 [3]丕丕:极大的样子。 [4]“昭事上帝”二句:明白怎样侍奉上帝,招来幸福无限量。昭,明白。聿,语助词。怀,来、招来。
【译文】
只要君主帝王能够用至圣至善的品行道德统治着全国,为各个属国做出榜样,那么自下层百姓到上层官僚,对君主帝王要各行其尊。因此,身为君王的人,应当对上侍奉天地众神,对下敬奉神灵,同时也要祭奉自己的祖宗先辈。君主帝王能够用至圣至善的品行道德为平民百姓做出榜样,百姓就会效法他,普天之下都会尽忠侍奉君主帝王。所以,君王应当小心谨慎从事,使其英明之才更加贤明。只要君主给贤良之士以俸禄,起用那些有才能的人当官,施行仁政教化,长期广布恩惠德泽,他的臣民以及百姓就一定会感念他。因此君主最大的计划谋略,在于如何使仁政行于四方,并建立起辉煌的功业,宣扬于后代,以保国家基业长久不衰,同时也能使他光宗耀祖。以上就是圣贤君主的忠道呀!《诗经》上说:“明白怎样侍奉上帝,招来幸福无限量。”
【解析】
有句谚语说得好:“好人的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榜样好比大海中用来照明的灯塔,为夜航人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不至于迷失在茫茫大海中。忠诚文化需要领导者树立榜样。领导者树立榜样,能够给人们以启发,振奋精神,增添力量和信心。领导者的一项最重要的行动就是树立榜样,策略是树立一个你期望其他人学习的好榜样。榜样非常重要,因为人们更多地通过他们的眼睛来获取信息,他们看到你做的比听到你说的效果要大得多。
典例阐幽
汉昭帝自幼聪颖善辩忠奸
汉武帝去世的时候,他所立的太子即后来的汉昭帝,年龄才8岁。汉武帝并不放心,就把他托付给霍光、金日、上官桀、桑弘羊四位大臣,让四人辅佐昭帝。四人之中,霍光是大司马、大将军,掌握着朝廷军政大权,地位最高。
霍光为人正直,又忠心耿耿辅佐汉昭帝,把国家大事处理得有条有理,因此,威望日益增高。但是霍光为人耿直,做事不讲情面,得罪了不少人,其中就有上官桀、桑弘羊、盖长公主等人。
当时燕王刘旦(汉昭帝的哥哥)因为自己没有做成皇帝,一心想废掉昭帝,但又畏惧霍光,于是他便和上官桀勾结起来,想设计除掉霍光。
于是,在汉昭帝14岁那年,上官桀趁朝廷让霍光休假的机会,伪造了一封刘旦的亲笔书信,又派人冒充刘旦的使者,把这封信送给了汉昭帝。
汉昭帝打开信一看,只见上面写道:“霍光外出检阅御林军时,擅自使用皇上专用的仪仗。而且他经常不守法度,不经皇上批准,擅自向大将军府增调武官,这都有据可查。他简直是独断专行,根本不把皇上放在眼里!我担心他有阴谋,对皇上不利,因此我愿意辞去王位,到宫里保护皇上,以提防奸臣作乱。”
送完信后,上官桀等人做好一切准备,只等汉昭帝发布命令,就把霍光捉拿起来,谁知汉昭帝看完信后毫无动静。
第二天,霍光前去上朝,听说了这件事,就坐在偏殿中等候发落。
汉昭帝在朝堂上没有看见霍光,便问道:“大将军在哪里?”
上官桀回答道:“大将军因为被燕王告发,所以不敢进来。”
于是,汉昭帝派人请霍光上殿。霍光来到殿前,摘掉帽子,磕头请罪。
汉昭帝说:“大将军只管戴上帽子。我知道那封信是假的,你没有罪。”
霍光既高兴又迷惑不解,问:“皇上是怎么知道的啊?”
汉昭帝说:“大将军检阅御林军只是最近几天的事情,增调武官校尉到现在也不过十天,燕王远在北方,他怎么知道得如此之快啊?如果将军要作乱,也不必依靠校尉。”
上官桀等人和文武百官听了都大吃一惊。
汉昭帝又说:“这件事只需问问送信人就可以弄明白!不过,我想他肯定早已逃跑了。”
左右下属连忙命人去找送信人,送信人果然逃跑了。
一计不成,上官桀等人又生一计,他们经常在汉昭帝面前说霍光的坏话。最后,汉昭帝大怒,对他们说:
“大将军是忠臣,先帝嘱托他辅佐我,以后谁敢再诬蔑大将军,我就治谁的罪!”
上官桀等人看到这个方法也不行,就密谋让盖长公主出面请霍光喝酒,然后借机杀掉他,废掉汉昭帝,立燕王刘旦为帝。但他们的阴谋还没来得及施行,就被汉昭帝和霍光发觉,全部被杀。
霍光如果碰上一个昏庸的皇上,恐怕早已被斩首了。而昭帝从信中的时间准确地推算出燕王不可能知道近期发生的事,而且又令人去追查送信之人,他这样做的目的只是想给诬陷霍光的人一个威吓,上官桀果然吓得半死。
更为可悲的是,上官桀等人仍不死心,意图谋反,最终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
汲黯进谏汉武帝
汉武帝常常不拘小节,有时连最基本的礼仪都不管不顾。但他惟独对主爵都尉汲黯毕恭毕敬,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如果没有穿戴整齐,是绝不会接见他的。有时,汲黯有要事启奏,由于来得太突然,皇上还没有梳洗完毕,无奈之中,汉武帝宁肯隐坐帐中也绝不随随便便出来相见。
皇上之所以如此尊重他,是因为汲黯不畏高权尊位,不顾自己的得失,敢于直言进谏。并且汲黯向来很自重,从来没有做过瞒上欺下、有贬自己人格的事。
原来,汉武帝一世英名,常常招纳各个方面的人才,可谓求贤若渴。但他生性脾气暴躁,如果有人偶尔犯个小错,或者他自己觉得不合心意,即便是那些素来宠信的大臣,他也不讲任何情面,一律问斩。对此,汲黯早就觉得皇上做得过火了,只是苦于没有机会说出来。
一天,武帝正打算退朝,汲黯上前一步说:“臣还有话要说!”皇上只好耐着性子听他说,汲黯借机一吐为快。
“陛下求贤可谓不厌其烦,可是您毁才可谓不计其数,那些未尽其用的贤才实在是可惜。人才毕竟有限,这样长此以往,臣恐怕会有人才穷尽的那一天。臣恳请陛下以后要三思而后行,拥有贤能之士才有助于治国啊!”汲黯一番话语重心长,但可能他确实惋惜那些死去的人才,因此语气并不冷静,并且面带怒容。在场的大臣都为他捏着一把汗,心想,如果汉武帝觉得下不了台阶,说不定一怒之下会把自己素来尊重的汲黯也给杀了。
只见汉武帝强忍着心中的怒火,反而笑着说:“我堂堂大汉朝人才济济,还怕没有人才吗?只怕是没人能识别人才!我要的人才就要能为我所用,如果他们不能发挥作用,或者派不上用场,那就形同废器。要我白白养活着,还不如杀了,留着又有何用?”
汲黯觉得皇上这套理论简直不可理喻,心中不服,于是梗着脖子继续说:“虽然我不能说服陛下,但还是以为陛下说得不对。臣恳请陛下从今以后能爱惜人才,不要滥杀无辜!不要以为臣不懂道理,胡搅蛮缠!”
汉武帝很是恼怒汲黯咬住不放,和自己针锋相对,不过他也认为汲黯说得很有道理,于是竭力忍住心头旺盛的怒火,避开这个话题,冷笑一声说:“要说汲黯喜好揭短,我看倒也不是,不过他说自己糊涂,倒还真是这样。”
皇上“王顾左右而言他”,居然没有龙颜大怒,也没有给汲黯任何惩罚。
樊姬进贤
春秋时期,在中原大地上,各路诸侯群雄逐鹿,纷纷争霸。其中楚国庄王的夫人樊姬,是一位深明大义、贤良聪颖的女子,对楚国最终称霸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楚国称霸以前,楚庄王十分喜欢打猎。樊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深知作为一国之君,常常喜欢打猎,就会因玩物丧志而荒于国事。于是樊姬就多次去劝阻他,而楚庄王始终不听。没有办法,樊姬就断绝肉食了。她的意志和行动终于感化了楚庄王,使他觉悟过来,并改过自新。
楚庄王从此不再惦记着打猎这类的事情,而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国家政事上,而且处理国事也变得越来越勤奋和谨慎。
那时候,作为一个君王拥有许多嫔妃也是平常之事,楚庄王当然也不例外。这件事在眼光深远的樊姬看来,却不是一桩小事,因为她明白,一个君王若是沉迷于女色之中,那是十分危险的事情,甚至很容易因此而导致亡国。
为了避免楚庄王误入歧途,樊姬就亲自负责从各地寻访美女。当然,能被樊姬所选中的美女,都是品行容貌俱佳的女子,而不是那种只重外表不重品德修养之人。樊姬的这番举动,不仅从根本上杜绝了楚国国君身边的隐患,同时也深深感动了楚庄王,使他对夫人樊姬更加尊敬。
后来,樊姬得知楚庄王十分宠信一个叫虞邱子的大臣,而且经常废寝忘食地听他讲话,心中感到是又喜又忧。于是,她就在一次下朝后,特意走出来恭迎楚庄王,并问:“是什么重要的事情,竟然让您经常这样废寝忘食?”楚庄王高兴地说:“和贤能的忠臣说话,真是不知道什么是饥饿和疲倦。”樊姬接着又问:“您说的贤能忠臣是哪一位呢?”楚庄王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虞邱子了。”
听了楚庄王的回答,樊姬心中一惊,却又立马镇静下来,并且禁不住捂住嘴巴,开始大笑起来。楚庄王见状,就不解地问:“夫人为什么如此大笑?”樊姬就非常认真地说:“如果说虞邱子是聪明之人倒还勉强,然而他未必算是一个忠臣。”楚庄王听后感到十分疑惑,就追问道:“为什么这样说呢?”
樊姬看着满脸疑惑的楚庄王,温和地娓娓道来:“我服侍君王,算起来也有十一年了。我曾经访求品貌俱佳的女子,献给君王。现在比我好的有两个人,和我同等的也有七个人。我为什么不千方百计想办法,排除她们,一个人独自霸占您的宠爱呢?”
樊姬稍微停顿了一下,一边观察着楚庄王的神情,一边又接着说:“因为我知道,您是一国之君,身边需要有更多的贤德女子来照顾您的生活,我不能只考虑个人的得失,而耽误了选用贤德之人辅助您和国家。”
见楚庄王听得心悦诚服,樊姬就进一步说道:“现在虞邱子做楚国里的丞令尹,也有十多年了。除了他自己的子弟宗族亲戚以外,他从来没有保举过好人进来,也没有听说他罢免哪个不贤之人,难道贤能的忠臣就是这样的吗?挡住了真正贤德之人为国尽忠的道路就等于蒙蔽君王。知道别人贤德也不举荐,就是不忠;不知道别人的贤德,就是没有智慧。我刚才所笑的,难道不对吗?”
听了樊姬的一番话,楚庄王觉得十分有道理,仔细思量,确实如此。第二天上朝,他就将樊姬所说的话告诉了虞邱子。
虞邱子听完楚庄王的话,吓得赶紧离开坐席,站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心中也感到万分的惭愧。于是,他下朝以后,回去躲在家里再也不敢出来,直到派人把一个贤能的忠臣——孙叔敖迎请过来,并亲自举荐给楚庄王。
楚庄王经过考察后,重用了孙叔敖,让他帮助治理楚国。三年之后,孙叔敖果然以其贤能辅佐楚庄王在诸侯国中得以称霸。
包拯为官清廉
开封府是皇亲国戚、豪门权贵集中的地方。以前,不管哪个当这差使,免不了跟权贵通关节,接受贿赂。包拯上任以后,决心把这种腐败的风气整顿一下。
按照宋朝的规矩,谁要到衙门告状,先得托人写状子,还得通过衙门小吏传递给知府。一些讼师恶棍,就趁机敲诈勒索。包拯破了这条规矩,老百姓要诉冤告状,可以到府衙门前击鼓。鼓声一响,府衙门就大开正门,让百姓直接上堂控告。这样一来,衙门的小吏要想做手脚也不敢了。
有一年,开封发大水,那里一条惠民河河道阻塞,水排泄不出去。包拯一调查,河道阻塞的原因是有些宦官、权贵侵占了河道,在河道上修筑花园、亭台。包拯立刻下命令,要这些园主把河道上的建筑全部拆掉。有个权贵不肯拆除。开封府派人去催促,那人还强词夺理,拿出一张地契,硬说那块地是他的产业。包拯详细一检查,发现地契是那个权贵自己伪造的。包拯十分生气,勒令那人拆掉花园,还写了一份奏章向宋仁宗揭发。那人一看事情闹大,要是仁宗真的追究起来,也没有他的好处,只好乖乖地把花园拆了。
一些权贵听到包拯执法严明,都吓得不敢为非作歹。有个权贵想通关节,打算送点什么礼物给包拯,旁人提醒他,别白操心了,包拯的廉洁奉公是出了名的。他原来在端州做过官。端州出产的砚台,是当地的特产。皇宫规定,端州官员每年要进贡一批端砚到内廷去。在端州做官的人往往借进贡的机会,向百姓大肆搜刮,私下贪污一批,去讨好那些权贵大臣。搜刮去的端砚比进贡的要多出几十倍。后来,包拯到了端州,向民间征收端砚,除了进贡朝廷的以外,连一块都不增加。直到他离开端州,从没有私自要过一块端砚。
那些权贵知道没有空子好钻,也就只好罢休。后来开封府的男女老少,没有人不知道包拯是个大清官。民间流传着两句歌谣:“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包拯对亲戚朋友也十分严格。有的亲戚想利用他做靠山,他一点也不照顾。日子一久,亲戚朋友知道他的脾气,也不敢再为私人的事情去找他了。
宋仁宗很器重包拯,提升他为枢密副使。他做了大官,家里的生活照样十分朴素,跟普通百姓一样。过了五年,他得重病死了,留下了一份遗嘱说:后代子孙做了官,如果犯了贪污罪,不许回老家;死了以后,也不许葬在咱包家的坟地上。
诚信待人的汪伦
唐朝的汪伦性格爽朗,饱读诗书,特别喜欢结交意气相投的朋友。他对李白仰慕已久,一直希望跟他切磋诗文,学习写诗填词的本事。
一日,他得知李白将要路过安徽,便费尽心思,想要挽留李白。但他知道李白向来狂放不羁,一般的邀请他肯定不屑于赴约。他绞尽脑汁思索了半天,想起人们曾说过李白的四个爱好:“一爱桃花二爱酒,三爱作诗四爱走。”如果自己投其所好,说不定可以让他停下脚步。不一会儿,他就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很快李白收到了汪伦写来的一封信,信中热情洋溢地邀请李白在泾川驻留几日。信中写道:“敬闻你喜欢桃花和美酒,我们泾川风景优美,十里桃花,远近闻名。美酒飘香,万家酒店一定让你流连忘返。欣闻你将经过此地,诚请你不辞辛劳,前来游赏,你将不枉此行。”
李白看到信后,非常高兴。十里桃花将是怎样一副迷人的景致呢?若可以卧醉于一万家酒店,那岂不是人间天堂?这个诱惑实在是太大了。李白当即改变既定的行程,到了泾川就径直寻汪伦去了,只是疑惑一路上并没有见到信中描述的景象。
一见面,汪伦深深地作揖,向李白道歉说:“请原谅我对你的欺骗。信中所说的十里桃花,并不是真有桃花,而是距离此处十里远的地方有一个深潭,叫做桃花潭;所谓的万家酒店,也不是真有一万家酒店,只是店主姓万,俗称万家酒店。”
李白大失所望,不禁问道:“那你为何邀请我到这个地方来呢?”
汪伦诚恳地说:“久闻大名如雷贯耳,我早就想一睹你这位豪侠之士的风采,想和你交朋友。想来想去,只有投其所好,编出这段话引诱你。”
李白听后爽朗地大笑起来,为汪伦的一片诚心感动不已,心中郁积的不快和失望很快就一扫而空了。再看看面前的汪伦,风流倜傥,透出一丝儒雅之气,也非庸俗之辈,更备感欣慰。
两个人一起谈诗论剑,饮酒对歌,汪伦对李白照顾得无微不至。不知不觉半个月过去了,分别的时候到了,汪伦送给李白十匹锦缎和大量物品,依依不舍地为李白送行。李白对他的热情款待心怀感激,写了一首诗来答谢他,这就是流传千古的《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海瑞以俭治家
海瑞,字汝贤、国开,自号刚峰。海南琼山人。嘉靖二十八年以《治黎策》中举人,嘉靖三十二年到福建延平府任南平县儒学教谕。嘉靖四十五年世宗皇帝迷信道教,讲究长生之术,不理朝纲,以死上疏,条奏《直言天下第一事疏》,触怒皇帝,被罢官入狱。世宗皇帝死,穆宗即位,恢复海瑞原职,改任兵部武库司主事。隆庆三年升金部御史巡按应天。此期间,他黜贪墨、搏豪强、整治宿弊,使权豪势宦敛手屏息,同时也触怒权贵,遭到打击。隆庆四年因抑制豪强,被劾离职,返回原籍。万历十二年朝廷又召回起用,任通政司左通政,万历十三年任南京右佥都御史,未到任就改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后升南京都御史。万历十五年因病卒于任上。
海瑞不仅秉公执法,而且为政清廉,就是在生活上也十分俭朴的。海瑞原籍广东琼山人,他调淳安任县令时他的母亲也随同他到了淳安。尽管儿子当了县太爷,老太太却仍然节俭如一,洁身自好,不忘劳动人民的根本。在海瑞的提议主持下,老太太也和家人一起挖地种蔬菜,以供全家日常食用。平日海瑞穿的是布袍,吃的是粗粮;全家老少也同他一样过的是一般平民的清淡生活,当地的百姓都称他是“布袍淡饭”的父母官。
海瑞持家俭朴,执政就更是清廉。有一次他的顶头上胡宗宪的儿子,经过淳安,仗势横行,搜刮民财,对驿站的官吏还大耍淫威。海瑞得知是胡宗宪的儿子,故意佯装不知,并命令部属把他拦截,经过搜查他的行囊,发现箱笼里有几千两银子。海瑞当即下令:全部将其没收充入国库。同时他又巧妙地将情况写成报告派人飞报胡宗宪。报告大意是:“胡公以往巡察部属时,总是一再吩咐各地要廉洁,所以我们都是照你的指示执行的。现在拦截的这个家伙竟敢冒充是您的公子,我们只好把他搜刮到的钱财全部没收,充入国库了。”胡宗宪看了这份报告,真像吃了一颗又粗又塞喉的苦果,哭笑不得。
率先垂范的李嘉诚
李嘉诚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不论何时何地都以身作则,给员工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他常常告诉自己的员工:“自己没有做好,怎么可能要求别人做到呢?”在公司里,李嘉诚虽然贵为公司的最高管理者,但也跟普通员工一样遵守公司的各项规定,从来不敢违反公司的各项规定。为了节省时间,提高开会效率,李嘉诚要求高级主管开会时一定要注意时间,每次会议不能超过45分钟,如果超过45分钟就要终止会议,没有说完的事情就要自己找时间处理。很多人一开始都无法适应,会议的时间常常超过限制。
有一次,李嘉诚和公司的几名董事开会,大家都忘记了节省时间的要求,一眨眼就过了一个小时。李嘉诚发现后,马上决定散会,但几名董事就提醒李嘉诚事情非常紧急,希望破例一次。只见李嘉诚语重心长地告诉这些董事:“大家都是公司的高层人员,公司上下数千双眼睛都盯着我们看,我们要给员工做出一个好的榜样。”李嘉诚不仅在开会时遵守公司的节省时间规定,而且他非常勤奋工作。
李嘉诚总是第一个到公司上班的人,也是最后一个离开公司下班的人。当所有人下班离开公司时,他还要重新检查一下公司的各个地方,以防员工因疏忽而忘记了关紧门窗。李嘉诚的敬业精神让员工非常感佩,很多年轻员工都说,“李先生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还如此勤奋,我们年轻人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奋进呢?”
如果在李嘉诚公司打听一下,“在高级主管中,哪个经理的工资是最低的?”10个人至少有8个人会告诉你,李嘉诚的工资是比较低的。他每个月只从公司领取几千元港币的工资,从不多拿一分。每次当有人问起李嘉诚为什么拿比较少的薪水时,他总是摆摆手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公司的员工有钱赚才是最重要的。”
以身作则最具说服力
“身为一名主管,要比员工付出加倍的努力和心血,以身示范,激励士气。”前日本经联会会长土光敏夫先生如是说。
土光敏夫是一位地位崇高、受人尊敬的企业家。他在1965年曾出任东芝电器社长。当时的东芝人才济济,但由于组织太庞大,层次过多,管理不善,员工松散,导致公司业绩滑落。
土光敏夫接掌之后,立刻提出了“一般员工要比以前多用三倍的脑,董事则要十倍,我本人则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口号,来重建东芝。
他的口头禅是“以身作则最具说服力”。他每天提前半小时上班,并空出上午七点半至八点半的一小时,欢迎员工与他一起动脑,共同来商讨公司出现的问题。
土光敏夫为了杜绝浪费,还借着一次参观的油轮机会,给东芝的董事上了一课。
一次,东芝的一名董事想参观一艘名叫“出光丸”的巨型油轮。由于土光敏夫已看过好几次了,所以事先说好由他带路。
有一天休息日,他们约好在“樱木町”车站的门口会合。土光敏夫准时到达,董事乘公司的车随后才赶到。董事说:“社长先生,抱歉让您久等了。我看我们就搭您的车前往参观吧!”董事以为土光敏夫也是乘公司的专车过来的。
土光敏夫面无表情地说:“我并没乘公司的轿车,我们去搭电车吧!”董事当场愣住了,羞愧得无地自容。原来土光敏夫为了杜绝浪费,节约公司成本,于是就以身示范搭乘电车,给那位董事生动地上了一课。
这件事过后立刻传遍了整个公司,上上下下立刻小心警惕,不敢再随意浪费公司的物品。由于土光敏夫以身作则点点滴滴的努力,东芝的经营情况乃逐渐好转。土光敏夫说:“要督促政府达成革新,再也没有比国民一齐监督更有效的方法了。”
新力的创始人盛田昭夫是世界知名的大企业家,他能从带领几十人的小公司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五百强企业,就得益于他对年轻人才的重视,经常提拔一些年轻有为的人担当重要的职位。
有一次,盛田昭夫到新力的子公司视察工作,顺便听取财务部门主管的工作汇报。在宽敞的办公室里,盛田昭夫仔细地倾听每个人的工作汇报,并频频地点头表示认同,也显示他对这家公司的业绩表现很满意。
正当大家沉浸在一片欢声笑语时,坐在圆桌后面的一个年轻人突然站起来说:“董事长先生,我认为你可能太过于乐观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并没有您所期望的那样好。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我们公司付出了比其他公司更高的成本。”这句话无疑对盛田昭夫泼了一盆冷水,刚刚好转的心情一下子顿时全无,整个办公室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盛田昭夫转身问这个年轻人:“这样说你心中已有解决办法了,我倒很有兴趣听一下你的看法。”这个年轻人没有丝毫的畏首畏尾,把自己的想法详细说出来,并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盛田昭夫顿时被年轻人提出的新方案所吸引,更对年轻人的勇气啧啧称赞:“年轻人就应该这样,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坚持自己的主张。”盛田昭夫当时就决定撤销这家公司的财务主管,任命这个年轻人担任此职务。很多人劝盛田昭夫是不是要重新再考虑一下,因为这个年轻人刚到公司没有多久,缺乏经验。他立即拒绝了他们的请求,“让时间来检验一下他是否是一个合格的财务主管吧。”
这个年轻人果然不负众望,三年后因为工作业绩突出,被提拔到新力总公司担任财务主管,成为新力历史上最年轻的财务主管之一。
知人善任是管理人才的一种途径。善于发现年轻有为的人,敢于让他们担当重任,只要运用得当就会收到期待的效果。公司的领导者更需要胆量和气魄,因为很多人会为之感到不公平,会产生抵触的情绪,还有会受到来自各方的阻力。妥协退缩,还是坚持到底,任何一个成功的领导者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执着地做下去。
上一篇:忠经全集《冢臣章第三》原文赏析与注解
下一篇:忠经全集《天地神明章第一》原文赏析与注解